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肖传实 王斌全 吕吉元

月刊

1672-1349

zxyjhxnxgbzz@vip.163.com

0351-4639124

030001

太原解放南路85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CSTPCD
查看更多>>《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是2003年1月创刊的,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可冀院士任总编,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知名专家任编委的医学期刊,编委人数41 ,其中博导18 人,硕导 14 人,心血管有 22 人,神经科有 11 人,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冠心病病人心肺功能变化

    冉欣李瑾张淼任梦怡...
    4176-4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冠心病(CAD)病人心肺功能变化。方法:根据胸外科数据库和电子病例资料筛选出合并CAD的NSCLC病人(NSCLC-CAD组,46例),使用倾向性评分法按1:1匹配出单纯肺癌病人(NSCLC-non CAD组,46例)。记录所有病人的症状限制性心肺运动试验(CPET)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SCLC-CAD组氧气摄入量的峰值(VO2 peak)、氧气摄入量的峰值/预计值(VO2 peak/pred)、公斤氧气摄入量的峰值(Peak VO2/kg)、最大功率值(WRpeak)、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最低值(VE/VCO2 nadir)均高于NSCLC-non CAD组(P<0。05),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 slope)低于NSCLC-non CAD组(P<0。05或P<0。01)。NSCLC-CAD组峰值时氧气的摄入量(VO2)、二氧化碳的排出量(VCO2)均低于NSCLC-non C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NSCLC-CAD组不同状态下(静息、热身、无氧阈、峰值时)潮气末的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均低于NSCLC-non CAD组(P<0。01),潮气末的氧分压(PETO2)均高于NSCLC-non CAD组(P<0。05)。NSCLC-non CAD组热身、无氧阈、峰值时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2)、氧气通气当量(VE/VO2)均高于NSCLC-non CAD组(P<0。05或P<0。01)。结论:与NSCLC-non CAD病人相比,NSCLC-CAD病人运动耐量减少,通气效率下降,心肺功能受损。

    冠心病非小细胞肺癌心肺运动试验心肺功能

    LP(a)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预后的影响

    周晶刘影李晶潘三葱...
    4181-4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脂蛋白(a)[Lp(a)]对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晋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19例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临界值分组。主要终点是全死因死亡;次要终点是缺血再次血运重建、心源性死亡。结果:平均5年随访中,35例(3。9%)病人发生全因死亡,其中21例(2。3%)发生心源性死亡。LDL-C<1。4 mmol/L组、LDL-C 1。4~1。8 mmol/L组、LDL-C>1。8 mmol/L组Lp(a)升高比例分别为25。7%,34。2%和40。6%。多因素调整后,Lp(a)升高与总队列中5年全因死亡有关[HR=1。243,95%CI(1。001,1。544),P=0。048]。分析各个类别时,LDL-C>1。8 mmol/L病人Lp(a)与心源性死亡存在相关性[HR=1。642,95%CI(1。139,2。367),P=0。008]。结论:Lp(a)升高与长期预后风险增加相关,从LDL-C升高的个体中筛查高Lp(a)可能对预后不良风险进行分层。

    冠心病脂蛋白(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围术期联合应用依替巴肽与抗凝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张元元薛红梅马明峰
    4185-4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依替巴肽联合抗凝药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围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8月在山西省汾阳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430例,依据术中用药情况分为比伐芦定组、依替巴肽联合比伐芦定组、依替巴肽联合肝素组。收集并比较3组临床资料及手术资料。终点事件为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微出血、Q波心肌梗死、消化道大出血及院内全因死亡的复合终点事件。并对组间基线资料及终点事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比伐芦定组211例(49。07%)、依替巴肽联合比伐芦定组92例(21。40%)、依替巴肽联合肝素组127例(29。53%)。3组年龄、不稳定型心绞痛占比、Q波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Q波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TIMI微出血事件发生率及血红蛋白下降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替巴肽与肝素联合应用可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冠状动脉血流灌注以减少Q波心肌梗死发生,且未增加出血风险。

    急性冠脉综合征依替巴肽比伐芦定肝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人不同中医体质与高血压患病情况分析

    王爱坤宋超张洪江鲁成新...
    4189-4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老年人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探讨66~90岁老年人不同体质与高血压患病情况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云南省安宁市老年人健康体检数据,从中筛选出、依据中医体质分类判定表辨识出的体质标准和测量高血压数据2014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体质与性别、年龄及高血压患病情况的关系。结果:老年人平和质体质占28。6%,阴虚质占28。2%。痰湿质、血瘀质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体质类型主要以平和质和阴虚质为主;与血压正常老年人相比,痰湿质、血瘀质型老年人患高血压概率更高。

    高血压老年人中医体质

    瑞马唑仑对颅内动脉瘤病人介入栓塞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与苏醒质量的影响

    段应磊韩冲芳贺建东王志豪...
    4192-4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瑞马唑仑对颅内动脉瘤病人介入栓塞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病人。通过改良序贯法及Probit回归计算瑞马唑仑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病人清醒镇静平稳气管拔管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95%有效剂量(ED95)。将60例颅内动脉瘤病人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瑞马唑仑组。比较两组诱导前、插管即刻、插管后5 min、吸痰时及拔管后30 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情况、呛咳评分与恢复质量评分差异。结果: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病人使用瑞马唑仑清醒镇静时平稳气管拔管的ED50为0。257(0。213~0。273)mg/kg,ED95为0。321(0。282~0。406)mg/kg。瑞马唑仑组与丙泊酚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在插管即刻、插管后5 min、吸痰时及拔管后30 min与诱导前比较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丙泊酚组比较,瑞马唑仑组呛咳评分较低且恢复质量评分升高,拔管60 min后基本恢复到诱导前水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使用瑞马唑仑可稳定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且病人术后恢复时间较短,术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颅内动脉瘤瑞马唑仑介入栓塞术血流动力学苏醒质量

    从朱丹溪"相火论"探讨室性期前收缩的中医防治

    宗慧琪刘红旭李明轩胡哲恺...
    4196-4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室性期前收缩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目前临床治疗多以抗心律失常药物及手术为主,但存在病情反复、费用昂贵等问题,因此,探寻中西医结合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思路与方法尤为重要。室性期前收缩归属于中医"心悸""怔忡"范畴,朱丹溪"相火论"对室性期前收缩具有独到见解,正气亏损、君火不安、相火妄动是导致室性期前收缩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以"相火论"为指导,从滋阴降火立法,提出了节制欲望、控制情绪及对火邪(虚火可补,实火可泻,郁火可发)的治疗方法,令君火安位、相火潜藏,从而稳定病人的临床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以期为室性期前收缩的中医防治提供新思路。

    室性期前收缩朱丹溪"相火论"中医防治

    基于"痰瘀虚滞"病机论治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炎症-线粒体功能障碍"恶性循环

    张毅王帅
    4199-4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作为五脏之大主、血之主、神之居,冠心病伴焦虑抑郁为心的两种功能障碍。结合临床"痰瘀虚滞"为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核心病机,详细阐述了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痰""瘀""虚""滞"交结转化的病机特点与演变规律,并基于多研究提出"痰瘀"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虚滞"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密切相关,"痰瘀虚滞"交结转化与"炎症-线粒体功能障碍"恶性循环契合,以期为探讨冠心病伴焦虑抑郁发病机制、治疗靶点与方向提供思路。

    冠心病焦虑抑郁痰瘀虚滞病机炎症反应线粒体功能障碍

    基于"阴火论"证治病毒性心肌炎

    沈星辰原梦飞张晶芳翁洁琼...
    4204-4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病毒性心肌炎的基本病机"气阴两虚、火邪蕴结"与李东垣阴火论的本质"脾胃不足、火邪蕴结"一致,加之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位主要在心。基于李东垣之"阴火论"论治病毒性心肌炎,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为基本大法,治心与顾护脾胃并重,以李东垣之火郁汤为基础方,临证加减,可能为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证治提供新思路。

    病毒性心肌炎"阴火论"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火郁汤

    中医导引术防治血管性痴呆的理论探讨

    杨馨雨陈温璇孙嘉慧裴卉...
    4207-4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管性痴呆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痴呆类型,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中医药在防治血管性痴呆方面有独特优势,中医导引术通过自主控制肢体运动、呼吸运动、意念活动,达到提高身体免疫力、调节身体亚健康状态的目的,在治疗血管性痴呆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梳理中西医对血管性痴呆的认识及治疗现状,探究中医导引术在防治血管性痴呆中的临床疗效及优势,以期为中医导引法防治血管性痴呆提供理论基础。

    血管性痴呆中医导引术太极拳八段锦

    基于心脾相关理论从脾论治柯萨奇病毒B3感染的病毒性心肌炎

    姜众会陈一帆宋烨闻杜天依...
    4210-4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病毒性心肌炎是年轻人心源性猝死、扩张型心肌病和急性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缺乏针对柯萨奇病毒B3感染的病毒性心肌炎的特异性治疗方法。中医学认为心与脾五行相关、经脉相通、功能相济、共调神志、气机升降相因,在生理、病理等方面关系密切。基于心脾相关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对柯萨奇病毒B3感染的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进展,探讨柯萨奇病毒B3感染的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病机并针对该病机提出相应的治法,从而为中医药防治柯萨奇病毒B3感染的病毒性心肌炎提供思路和措施。

    病毒性心肌炎柯萨奇病毒B3心脾轴心脾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