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
中学语文

潘纪平

月刊

1000-419X

jiaoxuedacankao@163.com

027-88666211

430062

湖北武昌湖北大学文学院

中学语文/Journal ZhongXue YuWen
查看更多>>分上中下三个月刊分册,分别为《教学大参考》(38-48)《读写新空间》(38-51),2007年出《大语文论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背影》和《台阶》中"父亲"形象的塑造

    徐辑凤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父爱默默无闻,坚定而宽广,"父亲"形象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选项.统编初中语文课本精选的《背影》和《台阶》两文在不同的文学叙事视角下,塑造了经典的"父亲"形象.阅读《背影》和《台阶》,应超越表象,理解如出一辙的人物命运,在作者细致入微地诉说沧桑、巧妙展现的深沉父爱中深刻品味"父亲"形象的文学特点.

    文学创作父亲形象塑造

    事非经过不知难 养儿方晓报父恩——《背影》结尾精析

    方夏夏
    8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朱自清的《背影》结尾段意蕴丰厚,值得细读精析.父亲的主动来信蕴含着难言的生活困顿与人生酸楚,流露出对儿孙的惦记、关爱、不舍与获得儿子理解的渴望;"我"在亲历生活困顿后最终理解了父亲的人生苦楚,体会到了父爱的真挚深沉,流露出对父亲的愧疚、思念与担忧.

    《背影》结尾意蕴精析

    浅析杜甫《客至》的"言外之意"

    吕龚鹏
    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客至》以其质朴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喜悦、友情和反思.分析诗中的隐含情感及这些情感所传达的"言外之意",有助于深入探究杜甫的情感世界.

    《客至》言外之意情感

    纵情山水留踪迹 感忧寻乐觅缘由——三篇游记散文的整合解读

    李清
    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石潭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三篇游记散文因文体相似,是整合阅读的极好载体.三位作者相似的人生境遇与儒道哲学而共有的"忧乐"情绪,为整合阅读提供了依据.

    游记散文整合解读忧乐情绪人生境遇儒道哲学

    浅析概念隐喻与寓言投射的运用——以庄子《逍遥游》为例

    王瑞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文探讨了庄子《逍遥游》中概念隐喻与寓言投射的运用.概念隐喻抽象表达了逍遥自在、追求真善美的思想;寓言投射生动展现了庄子对于社会伦理和个体价值的独特见解.概念隐喻与寓言投射的结合运用,形成了庄子独特的表达风格.文章通过探析这些修辞手法,旨在引导学生深刻领悟庄子的哲学思想,培养其对文学作品深层次理解的能力.

    庄子《逍遥游》概念隐喻寓言投射

    评价量表,"思辨性表达"教学评价的有效工具

    王慧
    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辨性表达"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内容之一,包括书面性表达和口语表达.评价量表被视为自红墨水发明以来最有效的评价手段评价量表的建构和使用对"思辨性表达"教学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思辨性表达评价量表建构和使用

    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作业设计

    温昌丁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高中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内容繁杂、难度把握不准、分层设计不合理等问题,这对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阻碍.基于此,从分类作业、开放作业、趣味作业、研究作业设计角度入手,提出语文作业设计新思路,深入挖掘作业的育人价值,打造有助于提升语文学习质量的作业体系.

    新课标高中语文作业设计新思路

    古代诗歌阅读备考策略

    莫斐
    10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三新"背景下,高考语文越来越强调"教考衔接".学生面对古代诗歌阅读的陌生题型,容易陷入读不懂、答不出的尴尬处境,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没夯实基础且对高考考查变化不明.对灵活性越来越大的新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题,应积极探究备考策略.

    新高考古代诗歌阅读备考策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儿童心理关怀

    王雪
    10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对"三味书屋"的回忆体现出了对儿童心理的关注.家庭要对儿童进行心理疏导,要告知儿童从家庭到学校的原因以及学校生活的乐趣及益处,让儿童有一个接受心理.要注意保护、引导儿童的好奇心理和朴素的求知欲望.关心儿童身心健康,提倡开明包容的教育环境、温和科学的教育手段、和谐互敬的师生关系,反对以打骂为主的粗暴教育.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儿童心理关怀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语文学习场景的开发与应用

    吴燕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桃花源记》为例,探讨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的虚拟语文学习场景的开发与应用.分析《桃花源记》VR虚拟学习场景的应用可以增强学习体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桃花源记》VR虚拟学习场景的应用为语文教育带来了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体验,促进了学生对古典文学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知.

    虚拟现实VR技术虚拟场景开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