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月刊

1002-2155

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大校内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Journal Chinese Teaching Reference for Secondary School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旨在紧密结合中学语文课之教学,反映全国各地的教改经验及其动态,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兼顾教与学,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探讨学习方法和自学途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例谈思辨性写作的教学资源与教学路径

    周雨晴项菊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思辨性写作教学实践,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为例,在解析教材写作教学资源重视思辨、理性、逻辑性和批判性等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思辨性写作的教学路径:丰富教学储备,确立教学目标;组织学习活动,拓宽学生视角;借助思维导图,建构写作思路;搭设问题支架,引发学生思考.

    思辨性写作教学教学资源教学路径

    追本溯源 涤荡心灵——从《芣苢》见《诗经》中的劳动风俗

    黄思琦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经》中收录了大量描写劳动过程的作品,彰显着中华民族以劳动为本、以劳动为德、以劳动为美的价值观与追求.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芣苢》,再现先民生动鲜活的劳动场景,揭晓《诗经》时空中的劳动轨迹.教师在教学时可挖掘其中的劳动风俗,引导学生感受先民淳朴的劳动精神,体会《诗经》"观风俗"、予人以心灵教化的功能.

    《诗经》《芣苢》劳动风俗

    征稿启事

    43,封4页

    《朝花夕拾》中的"生命体验"探寻

    臧传玺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以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的故事为主要内容,具有独特的"生命体验"和艺术感染力,历来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宝贵素材.教师在教学时可聚焦《朝花夕拾》中的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探索鲁迅先生对故乡的怀念、对亲情的眷念,以及对成长的回味,感受其中精彩绝伦的"生命体验",了解一个真实的鲁迅及其成长历程.

    鲁迅《朝花夕拾》生命体验

    唐宋诗歌中的石榴意象

    张维洪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自然与社会生活是诗歌意象的重要素材库,花、鸟、树等自然物象常因诗人赋予内心情感而产生独特的审美价值.结合相关作品,对唐宋诗歌中的石榴意象进行分析,从使用石榴意象比喻貌美女子、表达对石榴的赞赏、寄寓男女相思之情,以及烘托落寞伤感之意等四个角度,阐述由石榴衍生出的意象在诗歌中的表达作用.

    唐宋诗歌石榴意象石榴花

    老舍散文中的济南情结

    赵宁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舍先生的作品饱含着对其脚下土地的热忱,拳拳之心在字里行间浮现.老舍更是为被他称作"第二故乡"的济南城倾注了大量心血,撰写了多篇描写济南的文章.结合教学实际,从赞美济南山水以表达热爱之情、为济南城建言献策以展现美好期望,以及关心城市文化以表现价值观认同等方面,对老舍散文中展现的济南情结进行分析,以期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增进学生对老舍其人其文的了解.

    老舍散文深情厚谊济南情结

    语文教学的"源"与"流"

    张忠彦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教学"源"与"流"的发展特征是"流派"与"流派"相互并存、不同教学之"源"共同存在,继而以"固源以开流,纳流以开源"为目标,促进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语文教学之"源"教学流派"源""流"并重

    报章文与新文体——从《最苦与最乐》说开去

    吴铃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最苦与最乐》从文体形式上看,是梁启超运用新文体写作的一篇报章文.意图通过大众媒介实现大众启蒙,从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上实现"文界革命",进而促发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在教学中,可从文体角度探析此文,品读梁任公平白晓畅之语言、明晰严整之结构、具体切实之情境,体认"责任观""苦乐观"之中华人文精神,探究不同媒介文体的表达特点.

    梁启超《最苦与最乐》报章文新文体

    审美的世界 灵动的结构——《济南的冬天》二维解读路径

    宋伟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抒情类文本是一种以形式化的审美话语来表现创作主体审美经验的文学文本,审美的世界、灵动的结构是抒情类文本的基本解读路径.审美的文学世界是融真情于现实、融自我于审美社会、寓真情于审美话语的.灵动的结构表现于文本灵动的音乐性和画面性.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两个维度切入鉴赏抒情类文本,有利于学生掌握阅读抒情类文本的基本路径.

    《济南的冬天》审美的世界灵动的结构诗意的话语

    湘西幽韵,尽揽独特风情——谈《湘行散记》中的奇幻清丽感官之旅

    刘悦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三个方面,即独具魅力的湘西风情、奇幻清丽的感官世界,以及朴实无华的人物画卷,对《湘行散记》进行了深入的赏析,旨在揭示作品中湘西地区的独特魅力和人性光辉,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沈从文的散文艺术.

    《湘行散记》名著导读感官世界人物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