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杨发展

月刊

1002-2147

029-85308197 85212152

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为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服务;为思想政治课改革服务。紧密配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反映全国各地的政治课改革,教学中的新鲜经验和政治理论研究中的新观点及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新情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的三重意蕴

    刘晓雪
    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打造出独立、富强的中国,也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模式,成为备受瞩目的话题。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在于它所具有的民族维度与世界维度,是中国与世界的现代化;蕴含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三大关系,是追求人的解放的现代化;诠释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遵循客观规律的现代化。研究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的三重意蕴,即"两大维度""三大关系""三大规律",有利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发展,加快实现我国的"千秋伟业"与"崇高事业"。

    中国式现代化两大维度三大关系三大规律

    文化自信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互动逻辑

    周静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自信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种辩证的互动关系。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初步探索、不断推进和全面建设,文化自信也经历了从萌芽、发展到增强的演进历程。文化自信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条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文化自信的根本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能够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互动逻辑

    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人学价值

    郝淑芹杨玉强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梳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人学价值,把握马克思人学观的真谛,从人民、中心、发展三个关键词展开对人民意识、中心意识、发展意识的深入探讨;从人学价值出发研究"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方法论意义,才能在鲜明的人民性、发展的价值性、中心的至上性中,校准人民需求,把准社会主义方向,瞄准中国现代化发展新路径,凸显发展之价值关怀的人民方向和现实主体,确立符合历史规律和时代要求的人民观与发展观,才能在新历史阶段上开创新发展格局,不断推进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目标的实现。

    人民发展价值方法论

    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生成逻辑·核心内容·时代价值

    王一安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思想内核,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红色基因的原初表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红色基因的影响,可以明晰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生成逻辑。文章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新年贺词为视角,强调红色基因蕴含的坚定的理想信念、人民至上的立场宗旨、开拓创新的精神、艰苦奋斗的力量等核心内容,阐明新时代红色基因对于坚定理想信念、秉持人民至上、实现创新发展、保持艰苦奋斗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

    红色基因生成逻辑核心内容时代价值新年贺词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建构逻辑及现实价值

    白明晶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一个逻辑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主题论、领导论、属性论、本质论、特征论、原则论、动力论、目标论、阶段论、保障论等十大基础理论。这些要素结合构成一个有机的理论体系,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文章从理论与实践双重逻辑入手,重点研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内部各理论之间的学术框架与逻辑体系,明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现实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主要内容建构逻辑现实价值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研析

    李键江王利华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三进"的根本要求,是完善高校"三全育人"模式的内在要求。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育人实效,亟须在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师专业基础等方面协同发力,加快促进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度融入课程教学。

    党的二十大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育资源

    教育家精神融入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刘星辰任嘉羚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师范生教育是培养教育人才的主要途径。教育家精神融入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培养师范生教育报国的爱国之志、心系学生的仁爱之心、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俯身躬行的实践之力。通过深化课程思政、传承优秀文化、加强科学研究、注重社会实践四条路径,将教育家精神融入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增强教育、科技、人才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教育家精神师范生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深刻领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四维探讨

    赵静闫金龙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原因在于真理性与价值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内在统一。从真理维度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于对三大规律科学认识;从价值维度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于站在人民至上立场上;从理论维度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于阐明"两个结合"的融通机制;从实践维度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于推动复兴之轮扬帆远航。从以上维度认识和把握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更好地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三大规律人民至上两个结合民族复兴

    以问题为导向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探索

    陈菲陈柏如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问题导向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方法论指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问题互动式教学尤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契合课程教学内容理论特质,有助于课程育人目标最终达成,拓展了课程教与学方式方法。以问题为导向强调将"问题"作为联系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纽带,需要遵循问题设置的真实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问题链式教学作为以问题为导向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具体呈现,应从构建核心主链、形成深化子链和打造串联承接链三个层面着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导向教学方法

    地方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改革探索

    栾茂峰沈雨燕刘维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是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关键课程,实践教学是检验和提升思政课育人效果的重要手段。地方高校通过打造高质量思政课实践基地等方式,积极探索提高实践育人效果的新方法、新路径。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制约地方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改革持续推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完善实践育人过程管理机制、优化网络实践平台监管体系及推动实践教学平台资源整合等有效手段,不断提升 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水平,探索高校实践育人改革新路径。

    地方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实践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