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杨发展

月刊

1002-2147

029-85308197 85212152

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为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服务;为思想政治课改革服务。紧密配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反映全国各地的政治课改革,教学中的新鲜经验和政治理论研究中的新观点及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新情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实现路径——基于政治心理学的分析

    王月琴
    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民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彰显着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理念。基于政治心理学,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实现路径可从人民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和状态、心理归宿的逻辑进路展开分析。从心理动力看,"以人民为中心"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心理过程和状态看,"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发展人民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从心理归宿看,"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实现人民幸福。由此,形成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内在动力、以发展人民积极有为精神状态为展开过程、以实现人民幸福为最终归宿的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实现路径的思想有机体。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实现路径政治心理学

    征稿启事

    3,封4页

    新时代大学生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探析——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启示

    赵五一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新时代高校"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模式的组成部分,大学生美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和渗透性特点,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美育课程与思政课程融合、美育活动与价值引领融合、美育浸润与时空留白融合三个维度考察蔡元培"以情感陶冶来健全人格""以美育代宗教""五育并举不可偏废"等思想观点,对于新时代开展大学生美育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大学生美育思想政治教育蔡元培美育思想"五育并举"

    时代楷模群体画像:结构分析·品质特征·作用成因·精神传播

    赵喜军刘洋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代楷模"是由中央宣传部集中组织宣传的全国重要先进典型,是具有很强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和典型性的先进人物。他们具有崇高炽热的理想情怀、恪尽职守的责任担当、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品质、无私奉献的博大胸襟、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事迹厚重感人、道德情操高尚、影响广泛深远,具有重要的示范导向、传承引领和凝聚感染作用。针对宣传接地气不够、学习持续性不强、评判呈现苛求化等问题,须从三方面发力:首先,驰而不息抓好公民道德建设,厚植时代楷模精神土壤;其次,有力有序推进体制机制建设,强化时代楷模制度保障;再次,提高公民向上向善道德自觉,营造楷模辈出良好氛围。

    时代楷模道德精神土壤道德自觉

    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场演进、系统构建与运行优化

    朱永刚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郑重提出并系统阐发的标识性话语创新范畴和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从出场演进看,遵循"历史条件—思想渊源—发展阶段—话语演进"的分析范式,深度探赜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脉络,可以透视其接续演进、动态发展的出场演进逻辑;从系统构建看,运用"学理谱系—内在架构—动力系统—要素系统"的分析框架,可以深入释析中国式现代化的建构基点、主脉主线、基本内核、鲜明特色等基本逻辑架构;从运行优化看,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必须准确把握一个逻辑前提、五项重大原则、六个重大关系、"两步走"战略安排。

    中国式现代化出场演进系统构建运行优化

    新时代推进劳动教育一体化逻辑分析

    杨丽孟文迪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劳动教育一体化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时代诉求,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新时代,推进劳动教育一体化需要扩展劳动教育形式、创新劳动教育模式、延展劳动教育时空、构建劳动教育共同体,实现劳动教育一体化"大劳动"教育体系。

    劳动教育一体化价值维度实践维度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价值与对策探析

    崔道伟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教育职能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之一。运用网络调研、对比分析、实践总结等方法,对高校图书馆思政阅读推广的概念、意义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有助于提出"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要完善阅读推广工作机制、强化阅读推广与思政课程互通融合、加强阅读推广资源建设、建立多元化阅读推广渠道、重视思政阅读推广导师队伍建设、营造思政阅读推广氛围,助推高校图书馆育人服务高质量发展,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

    "大思政"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

    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价值意蕴·核心要点·路径选择

    卓玥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是高校思政课发挥立德树人重要作用的内在要求,也是激活大学生志气、骨气、底气和筑牢大学生历史自信的客观需要。高校思政课要在历史主动精神的唯物史观底蕴、历史主动精神的理论内核和历史主动精神的青年担当三方面重点发力,在坚持教师引导与自我培塑相统一、理论引领和实践引领相融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协同中推进历史主动精神融入。

    历史主动精神高校思政课价值意蕴路径选择

    载人航天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论

    张力转马新宇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载人航天精神伴随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启动逐渐形成,展现了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品质,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常珍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载人航天精神能够协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够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增强实效性,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目前,载人航天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融入的广度、深度和途径方面仍存在种种问题。高校应通过思政课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网络媒体平台等途径,将载人航天精神更有效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它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载人航天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智能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风险隐忧与价值建构

    刘丽娟王斌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算法推荐、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为代表的智能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智能时代。智能时代正在深刻革新着大学生思政教育样态,推动着思政教育向精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在智能时代,智能技术背后潜藏的认知风险、隐私风险、公平风险极易遮蔽思政教育的思想性、人文性和意识形态性。基于此,为防范与化解风险、以道驭术,需要从优化算法设计与推荐、加强教育数据安全治理、建立多方协同治理机制入手,建构起应对智能风险的思政教育价值路径,以期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健康发展。

    智能时代智能平台智能技术大学生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