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杨发展

月刊

1002-2147

029-85308197 85212152

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为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服务;为思想政治课改革服务。紧密配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反映全国各地的政治课改革,教学中的新鲜经验和政治理论研究中的新观点及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新情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争做思政育人"新质生产力"

    陈治儒
    1页

    人物介绍

    3页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之歌

    董长春许邦华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唱响中国经济光明之歌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应有之义,能够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摆事实驳斥各种谬论、作比较展现中国优势、思问题探寻解决之道,能够正确认识唱响中国经济光明之歌的合理性,有助于增强对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信心和底气.

    中国经济光明前景发展信心

    讲好展现中国经济实力的时代故事

    孟庆亮
    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精诚奋斗,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023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充分展现了不凡实力.高中思政课应坚持主流舆论导向,讲好展现中国经济实力的时代故事,促使学生形成对中国经济的准确认知,引发强烈的共情和坚定的政治认同.高中思政课可以通过具身说理、深研悟理、体验晓理等方式,讲好展现中国经济实力的时代故事.

    中国经济实力思政课时代故事

    教育家精神关照下思政课教师的时代使命

    高新民
    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教师队伍高标准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思政课教师应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准确把握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深刻领悟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积极实践教育家精神,肩负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

    教育家精神思政课教师时代使命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策略——以"身边的中国式民主"为例

    鲍静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深、讲透、讲活,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植根学生内心,是思政课必须担负的重大使命,是思政课教师的重要职责.用一体化思维优化教学设计、用生活的微视角讲好大道理、用真实性学习推动素养生成等教学策略,从而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度融入思政课,有利于讲好党的二十大包含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

    党的二十大精神思政课教学策略

    "六个必须坚持"引领高中思政课教学探讨

    陈月强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质,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高中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高中思政课教学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既要增强学生自信,又要增强教师自信;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既要守住思政课的"根",又要创新思政课的形式;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正视问题,敏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推进大单元、跨学科、一体化教学;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拓宽国际视野,以天下为己任.

    党的二十大精神六个必须坚持思政课

    培养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实践探索

    赵士兵张存兵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蕴含政治认同、科 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其中,公共参与是学科核心素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化设计和课外实践活动课程化设计,尝试用三个环节培育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一是整合教学资源,引导中学生公共参与,使中学生学习公共参与知识和技能,积累参与经验、规范参与行为、提升参与兴趣;二是开展主题活动,引导中学生模拟公共参与,增强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法治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理性参与的认知和自觉;三是开发实践课程,使中学生高质量公共参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修养,弘扬创新精神,促进高质量发展.三个环节相辅相成、循序渐进,有助于思政课教师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助于培养中学生家国情怀,引导其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栋梁,从而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 目标.

    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

    善用"大思政课"培育法治意识

    陈永良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为新时代思政课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学法治课培育学生法治意识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南和实践遵循."大思政课"之"大",从思想维度看,主要体现在坚持系统思维和全要素理念;从实践维度看,主要体现在教学课堂的时空突破、教学路径的方法优化及教学评价的体系完善等方面.培育学生法治意识,要善用"大思政课",正确处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关系、守正与创新的关系、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大思政课法治意识法治课堂守正创新教学评价

    以"四个结合"增强"五史"育人有效性

    李雪梅涂志权
    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思政课教师要深度把握教材内容,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有机结合;精心创设情境、设置议题,实现学史、求知、育德有机结合;开发、运用"五史"资源,实现开放性与导向性相结合;强化实践育人,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坚持"四个结合",有助于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

    "五史"育人四个结合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