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药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药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中药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元四辉

月刊

1001-4454

81888465@163.com

020-87665465,87624708,81889570

510080

广州市中山二路24号中粤大厦10楼

中药材/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家级中药科技学术刊物。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主要报道中药材的种(养)技术(GAP),资源开发和利用,药材的加工炮制与养护,鉴别,成分,药理,临床,制剂,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专论、考证、综述、药膳、经验、动态与信息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面广。创刊二十多年来,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荣获全国医药信息成果奖,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中药材》杂志排第81名(统计刊源为1372种)。《中药材》杂志发行全国医药卫生行业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国外发行日本、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发行量较大的科技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ITS2序列鉴定苗药八爪金龙药材及其近缘混伪品的研究

    文琴琴严福林陈丽君王志威...
    830-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ITS2序列在苗药八爪金龙药材及其混伪品中鉴定的可行性,为八爪金龙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提供参考.方法:对收集的63份八爪金龙药材及其同属植物样品进行DNA提取,ITS2引物PCR扩增及其双向测序,使用DNASTAR 7.1进行序列拼接校对,经隐马尔可夫模型的HMMer注释,并预测其二级结构.候选序列在Geneious R11.0.2中应用MAFFT alignment进行比对,应用MEGA 7.0计算遗传距离,构建NJ进化树.结果:ITS2序列能较好地将八爪金龙与同属植物区分开,通过比较ITS2序列的二级结构螺旋区茎环大小、数目及茎环上碱基等特征可以鉴别八爪金龙及其混伪品.结论:DNA条形码ITS2序列能有效区分八爪金龙药材及其同属植物,为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提供了新的鉴别方法.

    ITS2八爪金龙混伪品药材鉴定

    天麻贮藏工艺研究

    管金杰张公信王承潇周涛...
    836-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蒸制断生、真空包装、低温贮藏、生物防腐剂(壳聚糖、连翘提取物)等技术手段对天麻外观质量、内在品质及贮藏期的影响,探究天麻的最佳贮藏工艺.方法:分别利用硬度计、色度计、称重法、HPLC、硫酸-苯酚法测定天麻的硬度、色度、可食率、失重率、天麻素及对羟基苯甲醇总量、天麻多糖含量,并对以上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天麻最佳的贮藏工艺为天麻经蒸制4 min后,通过热风干燥散失40%水分,涂抹2.00%壳聚糖,抽真空后4℃低温贮藏.在此工艺下贮藏6个月的天麻失重率降低为2.42%,硬度为16.47 kg/m3,可食率未见变化,天麻素与对羟基苯甲醇总含量为0.38%,多糖含量为15.45%,色度及滋味无明显改变.结论:鲜天麻经蒸制、热风干燥、涂刷壳聚糖、真空冷藏后能够有效保证天麻质量.

    天麻贮藏天麻素真空冷藏可食率

    综合评分法用于比较香茶菜趁鲜与传统加工品的质量

    毛惠朱加明陈炜颜继忠...
    844-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香茶菜趁鲜加工品和传统加工品的质量差异,为香茶菜趁鲜加工替代传统加工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提供依据.方法:以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及香茶菜中3个指标性成分表诺多星、拉西多宁、冬凌草甲素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建立香茶菜饮片的综合质量评价体系,对比分析产地趁鲜加工与传统加工工艺对香茶菜饮片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批次趁鲜加工工艺制得的香茶菜饮片中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及3个指标性成分的含量计算获得的综合得分均高于传统加工饮片.结论:香茶菜趁鲜加工饮片质量优于传统加工品,趁鲜加工代替传统加工具有可行性,能有效提高香茶菜饮片质量,且趁鲜加工较传统加工操作简便,可避免重复工序,值得推广应用.

    香茶菜综合评分法趁鲜加工

    川芎化学成分研究

    刘洁冯梦晗杨晓芹李月婷...
    848-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D100大孔树脂、PRP-512A大孔树脂、MCI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等柱色谱方法及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波谱学技术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川芎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二甲氧基-5-羟基苯丙酮(1)、4-羟基-3-甲氧基苯丙酮(2)、1-(3,4-二羟基苯基)-1-戊酮(3)、4,7-二羟基-3-丁基苯酞(4)、阿魏酸(5)、臭矢菜素B(6)、(Z)-藁本内酯(7)、洋川芎内酯A(8)、3,4-二甲氧基苯丙酮(9)、4-[(E)-3-乙氧基-1-丙烯基]-2-甲氧基苯酚(10)、洋川芎内酯1(11)、洋川芎内酯H(12)、4-羟基-3-丁基苯酞(13).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6、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川芎提取分离化学成分酚类苯酞类

    苦楝子化学成分研究

    孙晓慧王文琪蔡馥洁赵维...
    853-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苦楝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常规的硅胶柱色谱、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以及重结晶等手段将乙酸乙酯提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苦楝子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 10 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ruticarpside D(1)、enythro-geaiacylglycerol-β-O-4'-siapyl ether(2)、hedyotol C(3)、ficusal(4)、楝叶吴萸素 B(5)、meliasendanin A(6)、diospyrosin(7)、原儿茶醛(8)、异槲皮素(9)、4-O-β-D-gluco-pyranosyl-p-trans-coumaric acid(10).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4、10为首次从楝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7、8为首次从楝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苦楝子化学成分ruticarpsideD

    海州常山茎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张宇岑银芝陈亮李勇军...
    857-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海州常山Clerodendrum trichiotomum Thunb.茎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硅胶、凝胶、ODS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结合MS、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海州常山茎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弥罗松酚(1)、villoson A(2)、粘霉烯醇(3)、3-O-乙酰齐墩果醛(4)、teuvin-cenone E(5)、异地黄苷(6)、deacylisomartynoside(7)、毛蕊花糖苷(8)、异毛蕊花糖苷(9)、去咖啡酰基毛蕊花糖苷(10)、(+)-南烛木树脂酚-3α-O-β-D-葡萄糖苷(11)、(-)-南烛木树脂酚-3α-O-β-D-葡萄糖苷(12)、南烛木树脂酚(13)、3,12-O-β-D-二吡喃葡萄糖基-11,16-二羟基松香醇-8,11,13-三烯(14).结论:其中,化合物11-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海州常山化学成分苯丙素类结构鉴定

    草珊瑚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陈芳有陈志超刘洋罗永明...
    862-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草珊瑚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藻土、大孔吸附树脂和硅胶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对草珊瑚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应用波谱学方法(MS、NMR)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草珊瑚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istanbulin A(1)、cycloshizukaol A(2)、guaianediol(3)、异嗪皮啶(4)、scopoletin1(5)、伞形花内酯(6)、8-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香豆素(7)、6,7-二甲氧基香豆素(8)、对羟基苯甲酸(9)、原儿茶酸(10)、7-羟基-5,8-二甲氧基二氢黄酮(11)、杜仲树脂酚(12)、表松脂醇(13)和3,3'-bis(3,4-di-hydro-4-hydroxy-6-methoxy-2H-1-benzopyran)(14).结论:其中,化合物3、6、7和11~14为首次从草珊瑚中分离得到.

    草珊瑚地上部分萜类香豆素

    怀菊花茎叶中酚类化学成分研究

    杨颖石静亚李孟邓晓颜...
    86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怀菊花Chi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茎叶的化学成分.方法:怀菊花茎叶的50%丙酮提取物采用Toyopearl HW-40、Diaion HP-20、Sephadex LH-20、ODS、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怀菊花茎叶中分离得到12个酚类成分,分别鉴定为:大豆素(1)、apigen1in-6-C-α-arabinoside-8-C-β-glucoside(2)、3'-甲氧基大豆苷元(3)、猫眼草酚D(4)、高北美圣草素(5)、5,3',4'-三羟基-6,7,5'-三甲氧基黄酮(6)、1-O-(E)-4-methoxybenzoyl-β-D-glucopyranose(7)、3-(4'-羟基-3'-甲氧基苯基)-1-丙醇(8)、3,5-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9)、isoaurostatin(10)、5,7-二羟基色原酮(11)、3,3'-methylene-bis(4-hydroxybenzalde-hyde)(12).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怀菊花茎叶化学成分酚类

    UPLC-Q-TOF-MS/MS法分析养心定悸胶囊的化学成分

    史敏任炳楠吴茵
    870-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UPLC-Q-TOF-MS/MS法建立养心定悸胶囊化学成分快速分析方法.方法:采用Kinetex-XB C18色谱柱(50mm×2.1 mm,l.7 pim);流动相为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正、负离子采集模式下进行质谱全扫描.通过Peakview、Masterview分析软件对比部分对照品图谱,根据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碎片离子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检索及质谱裂解规律,分析推断养心定悸胶囊中的化学成分.结果:共分析和表征出养心定悸胶囊中的51个化合物,其中20个化合物来自甘草,11个化合物来自人参,16个化合物来自地黄,2个化合物来自桂枝,1个化合物来自生姜,1个化合物为甘草、地黄、大枣共有.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为进一步研究养心定悸胶囊的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养心定悸胶囊UPLC-Q-TOF-MS/MS化学成分

    基于UPLC-Q-TOF-MS/MS的桑白皮大鼠体内人血成分研究

    刘瑾徐东川隋在云
    87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MS)初步分析大鼠口服给药桑白皮后的入血成分.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100 mm×2.1 mm,1.7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流速400μL/min柱温40℃;进样量5 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一、二级质谱数据,利用自建二级质谱数据库及相应裂解规律匹配法,结合文献数据鉴定血清中化学成分.结果:在给药后的大鼠血清中分析表征出了 10个化学成分,均为原型成分,依次为:3,4-二羟基苯甲醛、咖啡酸、2,4-二羟基苯甲酸、秦皮乙素、葛根素、7-羟基香豆素、壬二酸、桑色素、桑辛素P、6-姜酚.结论:血清中鉴定出的原型成分可能是桑白皮潜在的活性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依据.

    桑白皮入血成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原型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