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药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药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中药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元四辉

月刊

1001-4454

81888465@163.com

020-87665465,87624708,81889570

510080

广州市中山二路24号中粤大厦10楼

中药材/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家级中药科技学术刊物。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主要报道中药材的种(养)技术(GAP),资源开发和利用,药材的加工炮制与养护,鉴别,成分,药理,临床,制剂,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专论、考证、综述、药膳、经验、动态与信息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面广。创刊二十多年来,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荣获全国医药信息成果奖,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中药材》杂志排第81名(统计刊源为1372种)。《中药材》杂志发行全国医药卫生行业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国外发行日本、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发行量较大的科技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UPLC的蒲黄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唐敏孙飞梁生旺王淑美...
    1894-1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UPLC法建立蒲黄指纹图谱和8个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Kinetex©EVO C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检测波长为254、28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μL.建立31批蒲黄UPLC指纹图谱,并对其中8个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从蒲黄UPLC指纹图谱中共标定了15个共有峰,并指认了10个色谱峰.31批蒲黄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00.4-羟基苯甲酸、槲皮素-3-O-(2G-α-L-鼠李糖基)-芸香糖苷、槲皮素-3-O-新橙皮糖苷、山柰酚-3-O-(2G-α-L-鼠李糖基)-芸香糖苷、香蒲新苷、山柰酚-3-O-新橙皮糖苷、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柚皮素的含量分别为0.008%~0.018%、0.055%~0.135%、0.024%~0.078%、0.023%~0.067%、0.284%~0.533%、0.052%~0.116%、0.303%~0.498%、0.057%~0.156%.结论:采用UPLC建立的蒲黄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为建立蒲黄的质量控制体系提供参考.

    蒲黄指纹图谱含量测定

    基于GC-IMS技术鉴别红参、西洋参、人参

    王振洲张浩李军鸽孟珈同...
    1899-19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红参、西洋参、人参中的挥发性成分差异,并对红参、西洋参和人参的产地和生长年限进行区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C-IMS)对红参、西洋参以及人参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结合Gallery Plot插件和Dynamic PCA插件分析其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从红参、西洋参和人参中分别获得14、13、22个特征成分.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将三者区分开;同样也可以对不同年限的红参和西洋参进行区分,同一产地不同生长年限的人参之间挥发性成分含量存在差异.不同产地的人参可以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区分.对于未知的人参样品,可以先判断其产地,然后判断其生长年限.结论:该研究首次采用GC-IMS联用技术建立鉴别红参、西洋参和人参的方法,该方法具有高效无损、样品处理简单、结果准确的特点.通过GC-IMS系统联合数据分析软件易实现参类的产地溯源,为人参的鉴定及临床用药的准确性提供依据.

    红参西洋参人参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不同采收期及气候因子对枇杷叶品质的影响研究

    高伟城王小平方瑞燕陈荣珠...
    1908-1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期及气候因子对云霄枇杷叶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浸法测定其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和总三萜酸含量,HPLC法测定野鸦椿酸、山楂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熊果酸5个三萜酸类成分的含量;采用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不同采收期枇杷叶的整体质量,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不同月份气候因子对枇杷叶整体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采收期的云霄枇杷叶中醇溶性浸出物、总黄酮、总三萜酸及上述5个三萜酸类成分的含量分别为27.29%~34.33%、10.77~13.96 mg/g、46.30~68.23 mg/g、4.671~9.366 mg/g、2.578~4.537 mg/g、4.635~10.323 mg/g、1.832~2.590 mg/g、8.473~11.185 mg/g;其中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以11月份采集样品最高,总黄酮、野鸦椿酸、山楂酸、科罗索酸含量以10月份最高,总三萜酸含量以5月份最高,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以12月份最高.熵权TOPSIS法分析结果显示综合质量评价排名前2位的采收期分别为10、12月.灰色关联度法分析结果显示日照时数是影响枇杷叶综合质量的首要因素.结论:枇杷叶的采收期以上半年5月或全年10月为佳,日照时数充足适合枇杷叶生长.

    枇杷叶三萜酸熵权TOPSIS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气候因子

    基于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法评价三叶青地上部分质量

    张煜炯罗益远陈宏降李士敏...
    1914-1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熵值赋权,建立TOPSIS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三叶青地上部分的质量进行比较.方法:建立HPLC同时测定22批不同产地三叶青地上部分中牡荆苷、异牡荆苷、荭草苷、异荭草苷、lucenin-2、vicenin-2、lucenin-1、vicenin-3、vicenin-1的含量,对各含量熵值赋权后,分别建立TOPSIS和灰色关联度模型,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建立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快速、灵敏、准确;22批不同产地三叶青地上部分的TOPSIS法综合评价指数为0.0449~0.7383,灰色关联度为0.3532~0.7794;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法的质量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浙江丽水、衢州和金华产地的三叶青地上部分质量较优.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简单客观,可为三叶青以及多组分多指标的中药综合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三叶青地上部分黄酮碳苷HPLCTOPSIS法灰色关联度法

    双羊喉痹通颗粒HPLC指纹图谱及4个成分含量测定

    陈贇曾令琴徐文芬赵武霞...
    1919-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双羊喉痹通颗粒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多指标成分同时定量分析.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双羊喉痹通颗粒的指纹图谱,并对10批样品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以相应对照品进行共有峰指认,并通过与该制剂原药材的相关性分析进行共有峰归属.同时以没食子酸、岩白菜素、绿原酸、木犀草苷4个成分为指标,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结果:10批样品指纹图谱标定18个共有峰,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指认2号峰为没食子酸,6号峰为岩白菜素,7号峰为咖啡酸,8号峰为绿原酸,12号峰为木犀草苷,15号峰为异绿原酸A,16号峰为异绿原酸C.上述4个成分含量分别为0.051~0.135 mg/g、0.568~0.672 mg/g、0.044~0.084 mg/g、0.042~0.126 mg/g.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双羊喉痹通颗粒HPLC指纹图谱和多指标成分含量同时测定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简便可靠,能较全面地反映该制剂的内在质量,可用于双羊喉痹通颗粒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双羊喉痹通颗粒指纹图谱多指标含量测定质量控制高效液相色谱法

    丹参饮在正常与心肌缺血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廖昔威张月红谢天林辉...
    1924-1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丹参饮中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酚酸B、丹参素4个成分在正常及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方法:将健康大鼠连续3 d腹腔注射5 mg/kg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心肌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单次给药模型组、多次给药模型组,另设单次给药正常组、多次给药正常组.单次给药组给药1 d,多次给药组连续给药7 d,各组于末次给药后0.083、0.25、0.5、0.75、1、1.5、2、3、4、6、8、12 h眼底静脉丛取血,LC/MS测定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酚酸B、丹参素血药浓度,PK solver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建立的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酚酸B、丹参素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生物样品的定量分析要求;单次给药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内丹参酮ⅡA的Cmax、AUC0-t、AUC0-∞及隐丹参酮的Cmax、AUT0-t升高(P<0.05或P<0.01),丹酚酸B的AUC0-t有所下降,MRT、t12缩短;多次给药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内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酚酸B的Cmax、AUC0-t、AUC0-∞升高(P<0.01),t1/2、MRT延长,丹参素的Tmax降低,Cmax、AUC0-t、AUC0-∞升高.结论:心肌缺血状态下,药物的吸收情况要比正常状态下好,多次给药可以提高药物在体内的血药浓度,增加生物利用度.

    丹参饮心肌缺血药动学

    UHPLC法测定经典方大柴胡汤中6个成分含量

    李洁陈宛文王宝龙邹方强...
    1931-1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UHPLC同时测定大柴胡汤中黄芩苷、黄芩素、柚皮苷、柴胡皂苷B2、橙皮苷及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月旭C18(100 mm×3.0 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检测波长为310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2μL.结果:上述6个成分均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7),黄芩苷、黄芩素、柚皮苷、柴胡皂苷B2、橙皮苷及芍药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3164、5.8002、5.3924、0.7632、6.4254、4.9001 mg/g.结论: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评价大柴胡汤的质量.

    大柴胡汤HPLC成分含量测定

    基于层次分析法及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黄连-吴茱萸药对提取工艺

    王旭华徐顶巧陈艳琰乐世俊...
    1935-1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选黄连-吴茱萸药对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7种成分(盐酸小檗碱、表小檗碱、黄连碱、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结合正交试验,优选黄连-吴茱萸药对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优选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8(g/mL),提取3次,提取时间为1.5 h.结论:优选的黄连-吴茱萸药对提取工艺合理可靠,重复性良好,可为其后续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黄连-吴茱萸最佳工艺权重分析层次分析法

    金银花酚酸类成分的提取优化及其成分分布

    熊乐文张龙霏李佳蒲高斌...
    1939-1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金银花酚酸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对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部位金银花样品进行酚酸类成分的定性研究.方法:以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和甲醇浓度为考察因素,3种酚酸(绿原酸、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含量为评价指标,利用Design-Expert 12.0软件设计Box-Behnken实验并验证,通过响应面法确定金银花总酚酸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UPLC-TOF-MS技术对金银花酚酸类成分进行鉴定,明确金银花中酚酸类成分的分布.结果:金银花中酚酸类成分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39℃,液料比27:1(mL/g),提取时间56 min,甲醇浓度72%;从金银花中共鉴定出22种酚酸类成分,明确了各成分在金银花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部位中的分布情况.结论:优选的金银花总酚酸提取工艺稳定性好、准确率高,22种酚酸类成分在金银花中的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从无到有或从有到无.

    金银花提取优化响应面UPLC-TOF-MS酚酸类成分

    红花黄色素抑制P38 MAPK通路发挥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马艺杰李丹丹陈培张由建...
    1946-1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红花黄色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红花黄色素低剂量(20 mg/kg)组、红花黄色素高剂量(40 mg/kg)组、红花黄色素(40 mg/kg)+P38 MAPK激活剂Anisomycin(2 mg/kg)组,每组14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的方法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4 h后,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包括LVEF、FS、LVEDP、+dp/dtmax、-dp/dtmax;TTC染色检测大鼠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LDH、Troponin T)和氧化应激因子(MDA、GSH-Px、SOD)水平;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凋亡蛋白和P38 MAP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Bcl-2、Bax、Cleaved-Caspase-3、P38 MAPK、p-P38).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红花黄色素低、高剂量组大鼠LVEF、FS、+dp/dtmax、-dp/dtmax及血清SOD、GSH-Px水平和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心肌病理损伤减轻,LVEDP、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血清LDH、CK-MB、Troponin T、MDA水平和心肌组织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及p-P38/P38比值显著降低(P<0.05).使用Anisomycin可显著减弱红花黄色素的心脏保护作用及其抑制氧化应激和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红花黄色素可能是通过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及心肌细胞凋亡,进而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红花黄色素心肌缺血-再灌注氧化应激心肌细胞凋亡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