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资源开发与市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资源开发与市场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资源开发与市场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月刊

1005-8141

zykfsc@163.com;zykfysc@188.com

028-68107829;68107828

610015

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24号

资源开发与市场/Journal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主管,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涵盖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重点刊登国内以自然资源为主、兼顾社会经济资源的科学理论研究的创新成果,资源开发中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以及资源与环境、资源管理、开发与保护等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与展望

    余正勇宋志高何情税
    1058-1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产业集聚的高阶段形态,关系着旅游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基于国内外核心期刊检索到的旅游产业集群文献840篇,综合运用计量分析法和文献归纳法,借助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现图谱,分析旅游产业集群文献时间差异和知识演进脉络、识别其热点研究议题和趋势,并围绕旅游产业集群概念辨析、类型与特征、形成机制与演化、发展策略与路径、效应与影响、网络与创新等六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文献梳理评述,进而从丰富旅游产业集群基础理论和分析框架的建构,聚焦旅游产业集群的综合效应、影响和相应的治理策略,拓展旅游产业集群类型和新兴业态的内容研究,深化旅游产业集群网络与创新机制研究四个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集群理论体系和内容议题,为新时期旅游高质量发展和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旅游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旅游产业

    技术创新赋能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刘晴夏赞才
    1067-1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熊彼特创新理论,技术创新通过改变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区域旅游经济效率可持续增长.结合赋能理论,从资本赋能、结构赋能、功能赋能层面探索2000-2020年间旅游技术创新和区域旅游经济效率的演化规律和内在机理,并运用DEA-MI方法、标准差椭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实证分析.研究表明:2001-2020年区域经济效率值逐渐趋于1.000标准线,突破"胡焕庸线"空间限制,其重心向东部移动.旅游技术创新水平分布吻合"胡焕庸线",其重心向中西部移动.但旅游技术创新尚未成为推动中国区域旅游经济效率增长的直接赋能路径,东、中、西部区域存在资本赋能、结构赋能和功能赋能的路径有效性差异.

    旅游技术创新赋能中介效应模型标准差椭圆

    中国传统村落与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关系及形成机理研究

    孙倩刘沛林曾灿申秀英...
    1077-1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落作为特殊的乡村地理单元,拥有丰富的资源禀赋,但由于经济落后,大多数未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成为重要的发展业态,国家政策导向下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得以提出,如何发掘传统村落与乡村旅游的内在关联和逻辑,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六批传统村落和四批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剖析二者之间的空间关系,为实现传统村落的有序开发与活化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传统村落和乡村旅游重点村总体上呈胡焕庸线东侧分布多、胡焕庸线西侧分布少的空间格局;②乡村旅游重点村密度高—传统村落密度高的聚类区域分布在浙皖闽赣聚集区、黔桂湘渝聚集区和晋冀豫聚集区;高—低类区域分布在京津冀地区和苏皖交界处;低—高类区域分布在湘黔桂交界处和云南部分地区;低—低类区域分布在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③传统村落和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关系受社会经济环境、历史文化环境和政府政策环境等因素影响.

    传统村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关系形成机理中国

    中国山地旅游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陈宇葛桐羽岳游松
    1085-1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地旅游涉及文化、体育、康养等多个领域,网络关注度是山地旅游影响力的重要体现.运用年际变动指数、季节集中度指数、区域间变异系数、地理集中指数、泊松回归等方法,基于2011-2022年的百度搜索指数和94家代表性山岳型景区,分析中国山地旅游网络关注度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山地旅游网络关注度在2011-2022年间整体呈上升趋势,季度差异逐年减小,月度差异呈现"中间高,两侧低"的分布规律;②山地旅游网络关注度的空间格局呈现出由东部、中部至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态势,且演进趋势为由西至东不断集聚,东部地区"边缘效应"愈发凸显;③从需求角度看,人均可支配收入、旅游收入、旅游人数、人均体育面积是影响各地区网络关注度的主要因素;从供给角度看,景区门票价格、路网密度、温度、海拔是影响各景区网络关注度的主要因素.

    山地旅游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影响因素

    山西省文化遗产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文物保护单位为例

    段亚鹏张宇宁
    1094-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物保护单位是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研究文物保护单位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义重大.运用ArcGIS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对山西省1 518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分析,归纳其时空分布规律.研究表明:①各时期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呈现出前中期数量较少,中后期数量激增的趋势,宋元明清时期数量最多,且各时期的文物保护单位类型分布具有很强的时代性;②各时期文物保护单位分布重心的空间移动距离逐渐减小,重心移动方向呈现出先向北、再向南、再向北移动的趋势;③文物保护单位总体来看呈现出密集区、较密集区和较稀疏区的分布格局,各时期均呈现集聚分布的状态,且不同历史时期的分布状态各不相同;④运用地理探测器的分析方法可知历史文化与政治、河流水系、交通道路、坡度4个因素深刻影响着文物保护单位的产生、类型、数量和时空分布格局.最后,从保护策略、学科交叉、缓冲带和数据库的构建、资源联动等方面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对策.

    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时空分布影响因素地理探测器山西省

    网红经济时代旅游地意象塑造演化的过程机制研究——以"淄博烧烤"为例

    张家其龙柳光万金金朱莉...
    1103-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焦网红旅游地淄博,参照网络文本分析法,探究旅游地和游客多主体间互动推动旅游地意象持续塑造演化过程机制.结果显示:①网红经济时代"淄博烧烤"意象是在旅游地和游客互动耦合下被塑造并不断叠加演化;②意象演化经历了网络发酵期、政府主导期、游客自发期和意象回稳期,各阶段意象驱动力分别是网络媒介、政府主体、游客行为和稳固意象,且演化过程类似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但因网红经济特性,其生命周期时长及演化速度有所不同;③居民以积极参与和热情态度一改"主客"不平衡关系,勾勒出良好意象的清晰事实,凸显其在意象塑造中的地位和作用.

    网红经济淄博烧烤多主体互动旅游地意象演化机制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冰雪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以长春冰雪新天地为例

    李佳和智璇
    1112-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冰雪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是激活冰雪旅游市场、推动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认知—情感和传播过程理论,提出冰雪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理论假设与模型,通过对长春冰雪新天地的问卷调查,构建冰雪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冰雪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由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构成;传播对冰雪旅游形象的感知发挥着关键作用;信源、信宿、讯息、传播媒介对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起正向影响作用.因此,提升冰雪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需要构建鲜明的旅游认知形象,开发冰雪资源;需要培育丰富的冰雪旅游情感形象,提高情感体验;需要创新营销推广模式,赋能旅游宣传.

    冰雪旅游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结构方程模型长春冰雪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