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临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临床研究
中医临床研究

王仰宗

半月刊

1674-7860

zy@cjocm.cn

010-59431886

102218

北京市昌平区102218-59信箱

中医临床研究/Journal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谯凤英运用通窍活血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鼻窒验案二则

    方择秀谯凤英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鼻窒首见于《黄帝内经》,以经常性鼻塞为主要表现,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慢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导师谯凤英教授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任,硕士生导师,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学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耳鼻喉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 余载,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谙熟中医辨证论治,善用经方,临床经验丰富.谯师认为本病病位在鼻,病因多为病程日久,经久不愈,邪毒久留不去,壅堵鼻窍,气停血滞,而致鼻窍不通.治疗上根据鼻塞不通之症,通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从"瘀"立论,以行气活血、化瘀通窍为原则,选用通窍活血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以减轻鼻塞症状.通窍活血汤出自于王清任《医林改错》,是治疗血瘀证的经典古方,具有活血化瘀、通窍活络功效.针刺治疗选用针刺蝶腭神经节及传统鼻部选穴两法,均具有疏通鼻部经络、宣通局部气血、活血通窍止涕作用.通过针药合用,双管齐下,临床疗效甚佳.文章撷取谯凤英主任医师治疗鼻窒常见医案,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以探讨临床辨治鼻窒经验,从"瘀"论治鼻窒及针药结合治疗鼻塞的可行性,为临床提高诊疗疾病效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通窍活血汤加减针刺验案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中医体质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

    赵田汪德芬张梦玉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 2 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从体质方面为治疗及预防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就诊于西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的2 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 200 例,采用收集患者自测表的方法计算并判定纳入病例的体质,收集纳入病例的基本信息、临床指标等.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分析2 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中医体质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的体质分布以阴虚质、平和质、痰湿质、血瘀质、阳虚质所占比例较大,气郁质、气虚质、湿热质、特禀质所占比例较小;(2)随着年龄增加,2 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的中医体质多倾向于阴虚质、阳虚质;肥胖或超重的 2 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多倾向于痰湿质;空腹血糖偏高的 2 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多倾向于阴虚质;血脂偏高的 2 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多倾向于痰湿质、血瘀质;阴虚质 2 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羟基维生素D水平偏高;尿微量白蛋白偏高的 2 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多为阳虚质.结论:随着年龄增加,2 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多倾向于阴虚质、阳虚质,且多存在兼夹体质.体质个体间的差异性往往对某种或某一类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及病变的倾向性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应重视中医体质学的应用,早期辨识各类型体质,将中医辨证与体质辨识相结合,从而更好地防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体质临床指标

    "止痛之祖方"芍药甘草汤治疗颈椎病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

    刘通郁维维刘小敏曾玮...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颈椎病中医常用方芍药甘草汤的网络药理学机制.方法:依据BATMAN-TCM数据库和文献查询选出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并经Uniprot蛋白质数据库对照后获得其靶点,同时从疾病数据库OMIM、GeneCards等和相关文献获得颈椎病靶点.整理收集芍药甘草汤和颈椎病交集,获得共有靶点.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数据库STRING构建已获得的共有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再用生物信息数据库DAVID平台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通路分析芍药甘草汤治疗颈椎病过程中可能相关的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结果:①筛选出芍药甘草汤的活性成分 79 个,潜在作用靶点 442 个;疾病靶点 765 个,药物、疾病共有靶点 45 个;②GO分析显示芍药甘草汤治疗颈椎病可能是通过调节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雌激素受体 1(Estrogen Receptor 1,ESR1)等靶点,并与蛋白质和DNA结合酶相关,还涉及脂多糖反应、细胞凋亡和分化的负调节、细胞对有机环状化合物的反应等多个生物过程;③KEGG富集分析显示芍药甘草汤治疗颈椎病主要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等多条信号通路相关.结论:推测芍药甘草汤主要通过调节调节AKT1、IL-6、EGFR、ESR1 等靶点以调控MAPK、NF-κB、TNF等信号通路,进而干预颈椎病抗凋亡、黏附、髓核细胞外基质降解、血管的生长、炎症和分解代谢介质水平.

    芍药甘草汤颈椎病网络药理学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预测研究香加皮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机制

    郑梓泓邱锦燕邱锦申李雨露...
    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探究香加皮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用数据库和文献找出香加皮的有效成分及有效靶点、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靶点、香加皮与类风湿关节炎的交集靶点,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中药与疾病的关联图、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筛选拓扑学参数排名靠前的成分和靶点,用分子对接来验证对接结合程度.结果:香加皮的有效成分共24 种,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出了 8 个潜在核心成分与 9 个潜在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发现结合能均≤-5 kcal/mol,且大部分结果<-7 kcal/mol;GO主要富集涉及细胞外基质解体、活性氧代谢以及炎症反应的调节等生物过程;主要通路涉及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炎症介质对瞬时受体电位通道的调控、白细胞介素-17 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香加皮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干预作用机制,可能起到治疗作用,为临床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香加皮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类风湿关节炎

    基于玄府理论探析风药在膝骨关节炎中的运用

    曾勇周红典魏涛马莉鑫...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膝骨关节炎是临床骨科十分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关节软骨进行性退化和缺失,伴有整个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包括滑膜、半月板、关节周围韧带和软骨下骨.临床以缓慢进展的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僵硬或畸形为主要表现,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群的健康,归属于中医学"膝痹"的范畴.玄府作为迄今中医学有关人体结构层次中最细微的结构单位,由细小孙络进一步分化而来,是机体"精神、荣卫、血气、津液出入流行"的道路门户,分布广泛.玄府理论强调"贵开忌阖、以通为顺".玄府郁闭、开阖失司,气血津液升降出入障碍,不通则痛,是膝痹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风药味薄气轻,药性轻灵,升浮发散,得风气之先,畅达机体上下内外,走而不守,既可开发肌表之玄府,又可打通人体脏腑组织的玄府,是临床使用频率最高、疗效最佳的一类开通玄府的药物.风药具有"升、散、透、窜、通、燥、动"等特性,在开通玄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探析玄府理论、膝骨关节炎以及风药特性之间的相关性为出发点,从行气开玄、活血开玄、燥湿开玄、补虚通玄等角度阐述风药在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丰富膝骨关节炎中医药治疗的理论体系,为中医药防治膝骨关节炎提供新思路.

    玄府理论膝骨关节炎风药

    基于"伏阳"理论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

    王天乐刘鹏飞陈少禹于潇...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以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因病机复杂,为导致妇女排卵障碍而不孕的最常见因素,严重影响育龄期妇女的身心健康及生活.现代医学对本病以对症治疗为主,但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对症治疗多为激素用药,治疗周期长且常伴随一定的不良反应和风险,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中医学能够辨证论治,整体调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发挥中医药优势治疗本病逐渐受到患者青睐."伏阳"为机体局部或整体因痰、湿、瘀等而化气不足,阳气困于内部则郁,同时五脏及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不得发挥而呈现病理状态.文章基于"伏阳"理论,从肝、脾、肾气血痰瘀等方面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病因病机,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治疗,认为"伏阳"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病机核心,该病本虚标实,治疗时应标本同治、先后天同调以调经种子,既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特色,又结合了患者的切实需求.从"伏阳"理论出发,可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临床诊疗开拓思路,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提高患者满意度.

    伏阳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调经种子

    金英胶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朱友华吕健谢雁鸣
    8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金英胶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PI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Wed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等 8 个中、英文数据库,获得关于金英胶囊治疗PID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段从建库至2022年9月.筛选所得文献,提取所需资料,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使用RevMan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 13 项研究,共 2 154 例PID患者.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单用金英胶囊治疗PID的有效率与单用妇炎净胶囊治疗PID的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金英胶囊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PID的有效率高于妇科千金片联合康妇消炎栓(P = 0.047);金英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PID有效率高于单用抗生素治疗PID的有效率,且金英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PID在缩短患者下腹腰骶疼痛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白带增多消失时间,降低PID患者体内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等方面均优于单用抗生素(P<0.05).安全性方面:1 篇文献报道了试验组发生了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英胶囊治疗PID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安全性较好.受纳入文献质量及数量的限制,上述结论仍需开展更多的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金英胶囊盆腔炎性疾病慢性盆腔炎系统评价Meta分析

    基于"化痰祛湿"探讨苍术导痰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肠道菌群的影响

    那丽华刘秋梅李永忠蔡宝风...
    9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 16S rDNA测序技术探讨苍附导痰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性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4 例痰湿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苍附导痰汤治疗3 个月经周期,检测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用 16S rDNA扩增子测序技术对肠道菌群进行分析.结果:苍附导痰汤能明显降低PCOS患者血清性激素的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雄激素(Testosterone,T)和HOMA-IR(P<0.01,P<0.05);增加菌群多样性,在门水平,上调厚壁菌门、软壁菌门、放线菌门、蓝藻菌门和黏胶球形菌门相对丰度,下调拟杆菌门、变形菌门、互养菌门和梭菌门相对丰度下降;上调小杆菌属等相对丰度,尤以光岗菌属、乳酸菌属、双歧杆菌属和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相对丰度增加显著(P<0.01);下调普氏菌属、拟杆菌属、普拉梭菌属、毛螺菌、粪副拟杆菌、考拉杆菌属、嗜血杆菌属和梭菌属相对丰度(P<0.01);下调革兰氏阴性菌,增加革兰氏阳性菌相对丰度(P<0.05).结论:苍术导痰汤丸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上调革兰氏阳性菌相对丰度,下调革兰氏阴性菌丰度,改善菌群多样性,降低HOMA-IR、LH水平和T,达到治疗PCOS的目的.

    多囊卵巢综合征痰湿型肠道菌群苍附导痰汤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治疗产后风湿病用药规律的研究

    杨嵩周明爱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收集、整理、分析治疗产后风湿病的中医处方,为中医临床治疗产后风湿病提供思路.方法:以主题词"产后风湿""中医""产后痹""产后身痛"等检索中国知网 2017 年 1 月 1 日-2022 年 8 月 31 日所收录文献,对文献中高频药物使用频次、功效分类、性味归经、关联规则、聚类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01 篇,筛选出复方116首,涉及中药190味,高频次药物有当归、芍药、甘草等;高频次药物"四气"主要为温性、平性;"五味"主要为甘(淡)、辛、苦;归经主要归肝经、脾经、肺经、肾经.通过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发现,治疗产后风湿病过程中常用的中药以黄芪、桂枝、芍药等药物相互组合形成具有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等功效的药对.其中,核心方药组成为黄芪、桂枝、芍药、甘草、当归.结论:中医治疗产后风湿病以补虚、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等治法进行组方.

    产后风湿病产后痹产后身痛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郭恩绵教授以湿浊毒邪论治虚劳水气病

    包帅郭玲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种肾脏疾病的晚期转归,也是高血压肾损害及糖尿病肾损害的最终结局.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多见慢性虚弱综合征,可累及多个系统及脏器.在此病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疗法可延缓患者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郭恩绵教授从事肾脏病临床诊疗五十余年,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具有深刻体会,郭恩绵教授根据《金匮要略》水气病及脏腑虚损证候将慢性肾功能衰竭命名为虚劳水气病,提出该病病机为"正虚毒蕴",以脾肾亏虚为本,邪毒内蕴为标.临床以湿浊毒邪为其致病因素,且此湿浊毒邪具有毒剧、根深、内伏之特性,致此病难愈,并基于此提出解毒泄浊之法,采用多途径治疗、多脏腑同治,自拟肾衰方口服、降氮煎灌肠等方法,对虚劳水气病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治疗方案,对于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及缓解患者不适症状起到一定疗效.

    湿浊毒邪肾衰方降氮煎名家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