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临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临床研究
中医临床研究

王仰宗

半月刊

1674-7860

zy@cjocm.cn

010-59431886

102218

北京市昌平区102218-59信箱

中医临床研究/Journal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血浊理论浅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治

    梁朋朋张风霞王新陆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极易发生的一类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症状多呈一过性、可逆性,发作时间短,易反复.临床上TIA与脑梗死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可独立引发脑梗死.西医治疗该病以"双抗"和稳定斑块为主,疗效不佳,且长期服用西药会有诸多不良反应.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新陆教授总结出"血浊论",为这两种疾病建立起了桥梁.血浊是TIA前期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后期又可加重病势.王教授认为,治疗上当以清化血浊为基本原则,辅以化痰、祛瘀、温阳等治法,方可使浊邪祛除,气血调和.文章结合案例,介绍王教授以"血浊论"治疗TIA的成功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血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清化血浊化浊行血汤

    迟继铭教授运用清心莲子饮治疗肾脏疾病验案举隅

    郝迎秋迟继铭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心莲子饮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方治疗忧思抑郁,烦躁发热;或肾阴虚而致心火上炎,口苦咽干,消渴;或遗精淋漓;或因热邪扰动营血以致血崩等证.慢性肾脏疾病病机复杂,治疗上需紧抓本虚标实这一病机,攻补兼施,才能有所疗效.迟继铭教授临床工作四十余载,精于辨证,在中医治疗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初始阶段多气虚、阳虚,日久而成气阴两虚;慢性肾盂肾炎病情迁延,日久不愈或反复发作,其辨证多为气阴两虚,膀胱湿热,多以慢性肾脏疾病脾肾虚损为其病机关键,二者阳虚气虚,日久则演变为气阴两虚,所谓"阳损及阴",故益气养阴与清热利湿并用.方中以石莲子清心火、秘精微,为君药,对外泄蛋白尿起到收涩作用,党参、黄芪益气健脾升阳,麦冬、地骨皮滋阴,黄芩主清上焦心肺之热,茯苓、车前子淡渗利湿,柴胡清心利湿、益气养阴.临证治疗时紧守病机,抓住主证,善于变通,遣方灵活,根据临床疾病的不同特点增减药物,收效甚佳.文章分析迟继铭教授运用清心莲子饮治疗肾脏疾病的临床经验并附验案三则,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盂肾炎各一例,以期为相关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中医清心莲子饮肾脏疾病

    杨文信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经验

    夏雯麟杨春艳姚丽萍杨文信...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颜面再发性皮炎是临床上常见的颜面部红斑鳞屑性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主要临床表现为颜面部轻度局限性红斑、细小糠状鳞屑,自觉瘙痒,易反复发生.该病发病原因不明,不但影响颜面部美观,还对患者造成严重身心损害,甚至使患者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因此为皮肤科医师所重视.导师杨文信教授为四川省名中医,从事中医药临床和科研工作30余年,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对外交流,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对皮肤性病的认识和辨证治疗有较深的造诣.杨文信教授认为,颜面再发性皮炎主要是因为外感湿热毒邪,血热之邪上行,搏结于面部而发病,主张以血热为本,从湿、热、毒方面,结合舌、脉、症之辨证统一论治,治法以清热凉血疏风为主,方选九味消风散化裁,采用血热为本、脉症合参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同时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及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培养,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笔者有幸师从杨文信教授,颇有收获,现介绍杨文信教授结合西南地区的地域特点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的经验,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颜面再发性皮炎中西医结合血热为本脉症合参名医经验

    PI3K/Akt信号通路在高血压病发病及中医药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赵会林丁天龙王丽蓉刘凯...
    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慢性病,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近年来,不良生活方式、城镇化等原因加速导致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我国高血压病患病例数已经超过2.7亿,高血压病的防治急需取得突破性进展.高血压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PI3K/Akt是机体内一种重要的细胞信号通路.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PI3K/Akt信号通路可参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氧化应激、免疫炎症、巨噬细胞极化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在高血压病的发病及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靶点.中医药在中成药、汤剂、复方、针灸等各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多靶点、多路径的优势,有效干预PI3K/Akt细胞信号通路,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的目的.本研究整理了大量相关文献,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对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及其中医药治疗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防治高血压病提供新思路.

    高血压病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细胞信号通路中医药

    鹿瓜多肽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张媛媛马玲萍王钢
    131-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鹿瓜多肽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搜集鹿瓜多肽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 2023 年 1 月 5 日,由 2 名研究人员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 5.3 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 14 篇文献,1 285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关节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MD =-2.58,95%CI(-5.02,-0.13)]、关节肿胀数目[MD =-2.08,95%CI(-3.25,-0.91)]、握力[MD = 1.63,95%CI(0.31,2.96)]、晨僵时长[MD =-0.61,95%CI(-1.05,-0.18)]、红细胞沉降率[MD =-2.15,95%CI(-3.72,-0.58)]、C反应蛋白[MD =-1.42,95%CI(-2.74,-0.11)]、类风湿因子[MD =-4.39,95%CI(-7.95,-0.82)]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较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鹿瓜多肽注射液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Meta分析

    Meta分析联合网络药理学的连花清瘟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潜在机制探析

    于政凌晓颖陶嘉磊袁斌...
    138-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Meta分析和网络药理学方法,评价连花清瘟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究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连花清瘟方联合常规西药对比单纯常规西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 2022 年 3 月,按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 系统进行Meta分析;而后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连花清瘟方中的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映射对比后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关键通路的相关注解,探讨连花清瘟方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最终纳入文献 20 篇,总样本量为 2 031 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咳嗽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患儿CD4+、第1秒用力呼气量、呼气流量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安全性高于对照组.网络药理学通过在线数据库得到连花清瘟方中化学成分 234 个、相关靶点 646 个,其中 80 个靶点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相关,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靛蓝、色胺酮可能为治疗的主要成分,主要涉及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IL-17 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17细胞分化等通路.结论:连花清瘟方可提高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在改善临床症状、增强免疫力、改善肺功能方面具有优势,主要通过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等达到治疗目的.

    连花清瘟方肺炎支原体肺炎Meta分析网络药理学潜在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