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圈
职业圈

尚风

半月刊

1671-5969

zyqbjb@sina.com

010-68632067

100039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83号东九楼509室

职业圈/Journal Occupational Circle
查看更多>>本刊内容丰富,集权威性、实用性、前瞻性与专业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读者遍布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如何增强民办高校的班级凝聚力

    周晓光秦炜琳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和民办高校管理的不断规范化,根据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精神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章根据民办高校班级的特点,阐述了班级凝聚力的概念,分析了影响班级凝聚力的因素,并提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对策.

    民办高校班集体凝聚力

    浅论职业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张新建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职业学校语文课堂评价中,要把握评价的标准和内容,按照一般的程序,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认真、科学的评价,促进教师进步、提高教学质量.

    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透视与分析

    杨永强
    77,69页

    当前科研工作实用方法和经验调查

    王晓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阐述了科研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科研选题、文献资料查找和论文撰写的部分经验和可行方法.

    科研选题文献查找论文撰写

    浅谈声乐艺术教学理念及建构略论

    陈静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现行的歌唱教学模式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文章就是通过对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大师沈湘先生对声乐教学的见解的理解以及本人多年的声乐学习的感受和教学实践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新型的声乐教学理念,必须打破传统的"三种唱法"的思想禁锢,立足本民族声乐艺术基础,借鉴西洋声乐艺术教学的先进经验,正确理解科学的发声机理,运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让学生自然地、优美地唱歌.

    声乐艺术声乐教学理念建构歌唱

    对技工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的认识与定位

    刘建军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校办得好不好,很多时候我们会用"办学质量"这个词来进行评价和衡量.如何找出引导学校发展的、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及与此相联系的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独特地位,使社会公众能理解和正确识别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特征,这就是办学质量的定位认识与评价.文章就技工学校的办学质量应体现和包含什么这一定位问题作出探讨.

    技工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定位认识

    英语专业大学生上网状况的思考与对策

    黄里云
    8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中国快速普及,大学生成为网民的主要构成部分.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的上网状况如何,他们是否能够利用语言的优势充分利用网络为语言学习服务是本文关注的问题.问卷结果表明,英语专业大学生上网状况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上网状况没有太大差别,英语专业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外语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没有形成.网络的特征对英语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英语专业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现代化的工具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英语专业大学生上网现状思考对策

    互动式教学在高校多媒体课堂中的运用

    肖慧
    86-8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多媒体课堂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能够弥补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思维互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文章通过对多媒体教学实践的利弊分析,提出了互动式教学模式以及在多媒体课堂开展互动式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互动式教学教学效果

    中职政治课对话教学的价值赋予与形态创新

    曹家任
    87-8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职政治课教学中引入现代对话教学理论,目的就是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交往,以促进课堂教学的师生沟通合作,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积极促进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的全面发展.对话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方式,又是一种教学思想和原则.当只有当这两者结合到一起的时候,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教学.

    中职政治课对话教学对话方式教学策略

    关注多文化及高信息环境下的儿童认知发展

    郭力华
    89-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文化和高信息环境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迄今的理论成果分别对此进行了探讨,尤以生态系统理论及动力系统论对此做出的贡献为大.文章旨在解释两种理论在面对信息负荷和多文化背景时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儿童认知发展生态系统论动力系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