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周帆

双月刊

1009-3583

zysyxb@sina.com

0852-8920464

563002

贵州省遵义市上海路830号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unyi Norm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遵义会议独立自主精神形成的原因探析

    曹心宝肖逸夫
    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遵义会议独立自主精神之所以形成,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共产国际及其"左"倾教条主义者的错误指挥给中国革命造成的惨重损失教育了全党全军,这是遵义会议独立自主精神确立的群众基础;二是长征途中,中共临时中央与共产国际电讯联系的中断,为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上摆脱对共产国际的依赖,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形成独立自主精神,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客观条件;三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的斗争实践中,初步形成了解放思想、不盲目迷信权威、依靠了解中国国情的中国人自己进行革命的独立自主思想,这为遵义会议独立自主精神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

    遵义会议独立自主原因

    遵义会议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汪玲琴李军星汪勇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对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和中国共产党实现自身历史性变革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丰富,再加上网络信息内容良莠不齐,导致部分大学生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方面出现一些问题。将遵义会议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遵义会议精神高校思政课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从"田舜年案"看康熙朝容美土司未改土归流的原因

    杨俊鹏瞿州莲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康熙朝发生的"田舜年案",导因于容美土司与地方官、容美土司内部之间的矛盾,围绕"田舜年案"的处理,引发了容美等土司改土归流问题争议。康熙帝鉴于漠西蒙古的威胁、湖广苗疆形势严峻、容美土司周边局势等原因,对"田舜年案"涉案土司及官员以革职、安插内地、降级、罚俸等处置,并未对容美土司实施改土归流。

    田舜年案容美土司改土归流

    《容阳世述录》辑佚研究

    蒙祖娟朱华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容阳世述录》是一部反映容美区域历史地理的重要著作,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及学术研究价值。与各地乡土志均由地方官奉命组织纂修的成例不同,《容阳世述录》的编撰者是容美土司田舜年。该书已经亡佚,今从诸人书籍、族谱、县志及州志中辑得《容阳世述录》佚文54条。作为容美最全面的史志文献,《容阳世述录》及其佚文对研究容美地方史及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容阳世述录》辑佚容美土司文献价值

    《明代翰林馆课研究》评介

    陈旭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婷婷的《明代翰林馆课研究》一书,系天津古籍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的有关明代科举史领域的最新力作。该书主要是围绕明代庶吉士制度的核心内容和主要考核方式——明代翰林馆课,进行研究和分析。其创新之处主要在于:一是将现存明代翰林馆课汇编进行了摸排;二是对明代翰林馆课的命题情况进行了合理分类;三是从翰林馆课的角度对明代高级文官培养制度——庶吉士制度的利弊得失进行了解读。

    明代翰林馆课庶吉士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仡佬族传统文化的发展研究

    郎丽娜吴秋林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仡佬族传统文化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其实可看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力量对仡佬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仡佬族传统文化实现了"国家化";仡佬族传统文化得到一种新的表达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仡佬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力量介入传统文化,其实是一种文化国家化的介入,也是一种文化国家化的发展,这在我国具有普遍性意义,因为这样的历史进程在多个民族文化发展中都有呈现,且自古就如是,这是基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官方与民间的"二元结构"性质所决定的。

    仡佬族仡佬族传统文化文化国家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州长征文化资源价值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研究

    曹先东魏登云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州长征文化是指红军长征经过贵州时所形成的先进文化,是与长征有关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贵州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党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经济、政治、教育、生态等多重价值。在新时代贵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多重价值的长征文化资源在带动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治理、塑造乡风文明、营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等方面可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贵州长征文化资源价值乡村振兴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诗词中体现的伟大建党精神研究

    刘芳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色诗词,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追求,承载着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责任担当,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意志和精神,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原则和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不朽诗篇。研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色诗词,有助于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也能更深刻地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诗词伟大建党精神

    全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正向机遇、现实梗阻和优化路径

    于克晓卢春洁
    39-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推进思政工作、增强文化自信、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具有个性化、低门槛、易操作等特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正向机遇,同时也带来现实梗阻。对此,我们要充分运用技术手段,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精准传播和有效传播,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命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全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路径创新

    城市人民公社中爱国卫生运动探析

    姚二涛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的爱国卫生运动开始于1952年,在每个时期其侧重都有所不同,1958年在党和政府的指示下逐渐形成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1958年8月城市人民公社开始建立,各公社积极响应中央除"四害"的指示,在公社中发动群众消灭"四害"。除此之外,各公社还在预防疾病、改善卫生条件以及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城市人民公社爱国卫生运动除"四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