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知与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知与行
知与行

双月刊

知与行/Journal Cognition and Practice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时代性内涵的多维阐释

    姚修杰刘亚宁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明作为人类的特质,属于表征着人类社会进步状态的历史性范畴.中华文明亦是如此,不仅承载了中华民族的过去和现在,更是引领着中华民族的未来.新征程上,党领导人民正在努力奋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迈入人类文明新形态,更加需要不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提供强力支撑.因此,我们必须彻底厘清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性内涵.首先,"两个结合"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生成的历史前提;其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再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现实追求;最后,人类的和平与发展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指向.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全球化视域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

    刘冰
    1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在文化道路的自我探寻过程中,基于文化自信发展出来的、区别于西方工具理性主导的现代化文明新形态,它打破了长期以来西方文明被视为人类现代化唯一进步形态的思维定式.在全球化的发展格局中,文化与文明的辩证互动形成了全新的世界文明图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沿着人类世界文明形成与发展的进步方向,形成了自己的生成逻辑,这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积淀、危机中形成的独特文明、文化传统的自然更迭与时代融合的创造性转化的结果.为了保持中国文化的生命活力,确保中华民族文明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和自强的主体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思想品格、坚持人民为主体的根本建设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科学领导.传统与现代的价值互促将从这个演化过程中脱身而出,以越来越代表人类整体本性的文明形态,创造更广阔、更深厚的人类生存价值.

    总体性全球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生成逻辑实践路径

    论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贯通

    温永强
    2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的重大论断,是基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客观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贯通需要厘清二者的概念内涵,从历史的维度透视两者相贯通的理论底蕴,从现实的维度诠释两者相贯通的迫切需求,从理论与实践的耦合探寻两者相贯通的实践路径.一方面需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正确把握和谐的作用,构建价值平等关系;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提炼两者契合之处.另一方面需要坚持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现代化转换,坚持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汲取智慧、总结经验.

    习近平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

    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孙皖江房欣曈
    3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虚无主义借助网络空间和新媒体技术,演变出网络历史虚无主义这一新样态,冲击着大众对历史的正确认知.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充分利用互联网特性进行传播,渗透性很强,给高校思政课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造成了严重威胁.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不断威胁思政课教师的知识主导地位,消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人生信仰和文化信仰,弱化思政课堂育人效果.对此,高校需要加强"灵魂工程师"自身建设以提升课堂吸引力,聚焦课程内容建设以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批判思维,开展多元化"融入式"实践教学以提升育人效果,线上线下相结合以统筹应对历史虚无主义冲击.

    网络历史虚无主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

    "抠组"青年节俭消费的现实表征与生成机理

    李艳馨郭文娟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人以节俭、省钱为主旨聚集而成的"抠门"网络群组在豆瓣网逐渐发展壮大,"抠组"青年成为一个新型消费群体,其节俭消费主张背后的经济诉求和精神诉求形成了"抠罗万象"的"抠组"文化,在物质日益富足的今天赋予"节俭"新的内涵."抠组"青年主动、多样、理性等特点衍生出一系列以"性价比""简约""实用主义""省钱有方"为导向的节俭消费行为,其生成机理包括极简主义的生活理念、环保主义的绿色理念、身份认同形成的圈层引力以及家庭教育造就的行为习惯.

    "抠组"青年节俭消费

    电信诈骗跨境追赃中犯罪资产分享机制的运用困境及疏解

    栾时春刘以恒
    5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打击跨境电诈案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摸索出了有针对性的侦查打击模式,涉案资金的跨境追赃工作与侦查打击同等重要,但在跨境案件中追赃比打击更难.在电诈案件中确立和完善犯罪资产分享机制,不仅具有现实必要性,也是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从目前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来看,犯罪资产分享机制面临着域外对我国判决认可度不高、犯罪资产分享程序运行不畅与对追缴所得资产的管理和监督不到位的困境.为此,应从完善国内基础法律及配套制度、明确各部门的权责及运行程序,以及设立监督和管理追缴所得资产的专职机构三方面入手,推动构建更为完善的跨境电诈案件犯罪资产分享程序.

    跨境追赃犯罪资产分享电诈案件

    民事诉讼独任制适用问题的思考

    庄智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为期两年的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结束,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吸收试点有效成果,正式从立法层面上对独任制的适用规则加以规范,实现了审判程序与审判组织的解绑.民事诉讼独任制的扩大适用不仅是对实践需求的必然响应,也顺应了现代民事诉讼发展趋势,更是对司法改革规律的追求与满足.但该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新问题亟须继续探索与推进.为更好地发挥制度的目标价值,凸显其在司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可从严格限制独任制普通程序简化、规范与细化普通程序独任制适用标准、进一步强化当事人权利保障、健全司法责任制改革配套机制等路径展开探索.

    民事诉讼独任制扩大适用完善路径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文旅产业发展一体化模式探索

    冯丽华邓赛
    7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文旅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尤其是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而发挥重要作用.但当前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数字科技应用率低、数据信息不对称、数字化宣传力度欠缺、智能化数据分析不足、乡村数字化人才缺乏、财政专项投入有限等困境,通过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以创新为特点、以质优为关键、以先进生产力为本质,探索集数字引领、融合发展、技术驱动、人才支持、智能监管、政策扶持的一体化模式,促进乡村文旅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动力和活力.

    新质生产力乡村建设文旅产业

    研学旅行视角下黑龙江省民族地区文旅融合发展对策

    王乐韩福丽
    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学旅行能够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带动民族地区文旅新业态的创新发展,助力民族村镇农文旅深度融合.利用研学旅行推动民族地区文旅融合需关注多维度的民族类研学资源、创新化的民族研学场景、特色化的民族研学旅行基地三个关键要素.根据黑龙江省民族地区的文化特点,可采用民族自然生态文化研学、民族农业生产文化研学、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民族红色文化研学四种发展模式,推动民族文化与研学旅行的主题、课程、体验深度融合,进而推动黑龙江省民族地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研学旅行文旅融合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