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曹正逵

月刊

1007-9203

zyyg@chinajournal.net.cn

010-62005172,62005170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查看更多>>卫生管理刊物。旨在指导中医药各级管理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专科专病中医药在门急诊管理中的利用与需求调查

    王笑酉俞鑫佳金王璐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专科专病中医药在门急诊管理中的利用情况及需求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5月-2023年8月收治的150例患者及30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自制问卷统计医务人员在门急诊管理中的中医药利用情况及患者的中医药管理需求,分析影响需求的因素.结果:医务人员在疼痛处理方面,以穴位刺激利用频率最高,中频和低频利用的中医药项目为艾灸和中成药服用;在心脑血管疾病处理方面,以中成药服用利用频率最高,中频和低频利用的中医药项目为穴位刺激和艾灸;在消化系统疾病处理方面,以艾灸利用频率最高,中频和低频利用的中医药项目为中药贴敷和中成药服用;在外科急症处理方面,以中成药服用利用频率最高,中频和低频利用的中医药项目为艾灸和穴位刺激.患者的中医药管理需求,以穴位刺激需求最高(93.33%),其他依次为艾灸(90.00%)、中药贴敷(87.33%)、中成药服用(83.33%).患者年龄、中医药应用效果、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中医药操作规范性、医疗支付方式及文化程度在中医药管理需求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科专病中医药在门急诊管理中的利用度还有待提高,在不同病证证理方面,医务人员高频利用的中医药技术也不同,而患者的各项中医药管理需求普遍较高,其中医药管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受年龄、中医药应用效果、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中医药操作规范性、医疗支付方式及文化程度的影响,临床需根据患者及医务人员的相关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管理策略,尽最大努力满足不同患者在门急诊管理中的中医药管理需求.

    专科专病中医药门急诊管理利用度需求

    2022年某中医医院门急诊处方点评情况及改进建议

    张金惠周默杨璐冰陶俊杰...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门急诊处方合理用药情况,分析不合理处方,提高医院处方合格率,为临床合理用药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PASS临床药学管理系统抽取2022年门急诊中西成药、中药饮片处方(包括中药饮片、免煎颗粒、999颗粒、全成分颗粒)共4 100张,进行抽查点评,统计不合理处方并进行分析.结果:2022年抽查的处方中,点评为合理处方的3 899张,合格率94.78%;点评为不合理处方的201张,包括不规范处方82张,用药不适宜处方113张,超常处方6张.结论:医院应优化处方点评方法,加大处方点评力度,完善处方点评细则,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及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处方点评处方分析合理用药

    上海市浦东新区老年人使用智慧健康驿站的意愿调查——以潍坊新村街道社区为例

    喻婕汤晶晶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老年人使用智慧健康驿站的情况和使用意愿,分析影响使用意愿的因素,提出管理建议,以使健康驿站更好地发挥健康监测和自我健康管理的作用.方法:对浦东新区潍坊新村街道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开展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 23软件进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96.70%(145人)的人使用过健康驿站;使用频率每月1次以下占比最多.为55.30%(83人).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中,慢病史、医护数量、设备种类是否满足需求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浦东新区潍坊新村街道社区智慧健康驿站的知晓率较高,但使用频率较低,并存在设备设施和医护管理人员配备不合理、信息系统不健全等问题.建议根据居民需求,对健康驿站的软件和硬件设施进行完善,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健康监测和健康管理.

    健康驿站使用现状使用意愿

    某综合医院肿瘤科医护人员预先指示知识和临终关怀知信行调查

    林春贾仙娥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某综合医院肿瘤科医护人员预先指示知识和临终关怀知信行期间进行调查.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4月,以某综合医院肿瘤科的179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预先指示知识和临终关怀知信行情况.结果:医护人员预先指示知识得分较低.不同民族(汉族/其他)、工作年限(2~5年/6~20年/≥21年)、性别(男/女)、职业(医生/护士)、年龄(≤30/31~35/≥36)、学历(大专及以下/本科、硕士及以上)、月收入(≤3 888元/4 000~5 888元/≥6 000元)、婚姻状况(已婚/未婚)、居住情况(独居/与家人同住/其他)、赡养子女(无/1个/≥两个)、有无接受过临终关怀培训(有/无)、宗教信仰(有/无)的知信行得分各不相同.预先指示知识与临终关怀知识、临终关怀态度、临终关怀行为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211、0.209和0.2199,均呈现正相关.结论:医院应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的临终关怀知识水平,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其态度转变,通过正规培训规范临终关怀行为标准.

    肿瘤科预先指示知识临终关怀知信行相关性

    新时代背景下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防治重症疾病的应用与展望

    赵彩玲羊文娟石红玲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新时代背景下,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防治重症疾病的应用及展望.方法:基于数据挖掘,在知网、万方及维普等平台检索近10年重症疾病防治相关文献,统计发文量趋势变化,包括中医药防治重症疾病相关文献、西医药防治重症疾病相关文献和中西医结合防治重症疾病相关文献,分析重症医学科疾病分布情况,选取典型文献分析中医药防治重症疾病的应用效果.结果:共挖掘出3 264篇重症疾病防治相关文献,筛选出1 201篇(36.80%)中医药防治重症疾病相关文献,1 075篇(32.94%)西医药防治重症疾病相关文献,988篇(30.27%)中西医结合防治重症疾病相关文献,其中中医药防治重症疾病相关文献和中西医结合防治重症疾病相关文献近10年发文量均呈稳步上升趋势,而西医药防治重症疾病相关文献虽然在2014-2016年的年发文量高于前两者,但2017-2019年开始下降,到2020年开始有所上升,但整体稍低于中医药防治重症疾病和中西医结合防治重症疾病方面的年发文量.1 201篇中医药防治重症疾病相关文献中,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文献237篇,以心肌梗死为主,占50.63%;呼吸系统疾病相关文献211篇,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为主,占52.61%;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文献348篇,以脑卒中为主,占43.97%;感染性疾病相关文献204篇,以重症肺炎为主,占54.41%;外科创伤相关文献151篇,以骨折为主,占比80.13%;其他相关文献50篇.分析典型文献结果显示,在常规重症疾病防治管理的基础上融合中医药防治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康复效果、舌象脉象康复效果、适应能力康复效果和脏腑功能康复效果(P<0.05),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反应(P<0.05).结论:近10年,中医药防治重症疾病受到医学工作者的持续关注,年发文量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研究多围绕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等重症疾病,且中医药在重症疾病防治管理过程中均有良好效果,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改善病情及减轻炎症反应.

    新时代背景数据挖掘中医药防治重症疾病应用效果

    中医内科患者中药用药知识水平和用药行为相关性分析

    俞志刚沙迪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内科患者中药用药知识水平和用药行为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5月在医院中医内科接受中药治疗的35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以问卷形式对患者的中药用药知识和用药行为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50例患者的中药用药知识评分为(71.39±5.82)分;用药行为评分为(90.55±7.44)分,其中用药依从性、用药安全性、用药效果、用药态度评分分别为(17.89±2.33)分、(25.15±1.98)分、(25.86±2.29)分、(21.65±1.77)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中药行为与中药用药知识评分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中度正相关;分别对4个方面的用药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用药依从性、用药安全性评分与用药知识评分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强正相关,用药效果与用药知识评分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中度正相关关系,用药态度与用药知识评分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弱正相关(P<0.05).结论:中医内科患者的用药知识水平一般,用药行为与用药知识之间存在正相关.可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患者的用药知识水平,以改善患者的用药行为,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药物误用的风险.

    中医内科用药知识用药行为相关性分析

    我院心内科中成药管理制度优化路径与实践效果

    丁顺利叶丹丹吴旻闵艳丽...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医院心内科中成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优化药事管理制度对中成药使用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8月对医院心内科的药事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完善制度,优化管理流程,强化监管机制.将2022年3-7月设为实施前,2022年8-12月设为实施后,实施前后随机选取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中成药处方管理指标、中成药用药安全指标及中成药用药指导指标.结果:实施后中成药处方点评率(94.62%)高于实施前(88.59%),中成药处方合理性评价率(97.31%)高于实施前(91.50%),中成药用药错误报告率(1.96%)低于实施前(6.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50%)低于实施前(9.00%),不良反应及时报告率(100.00%)高于实施前(33.33%),不良反应处理正确率(100.00%)高于实施前(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用药知识掌握率(96.50%)高于实施前(80.50%),用药依从率(95.00%)高于实施前(79.00%),用药咨询响应时间(16.01±2.20)s短于实施前(24.71±5.01)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善制度,优化管理流程,强化监管机制,有助于提高药事管理效率,保证心内科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确保用药安全,促进心内科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心内科中成药药事管理制度优化路径

    肛肠科患者中药用药知识知晓度及对药学服务的需求分析

    陈革
    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肛肠科住院患者对中药用药知识的知晓情况,了解其对中药学服务的需求,为提升中药在肛肠疾病治疗的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医院肛肠科的6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自制"中药用药知识知晓度调查问卷",了解患者掌握中药用药知识情况;自制"中药药学服务需求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对中药学服务的需求,包括中药咨询服务、个性化中药处方、中药药物监测、用药指导、药物相互作用评估、中药教育和宣传等.结果:患者的中药用药知识得分集中在2~3分,反映出整体知晓度相对均衡,没有明显偏高或偏低的情况.患者对肛肠科的中药用药知识有一定了解,但仍存在一些知识盲区或需进一步提高的地方.在中药学服务需求方面,患者对中药咨询服务、个性化中药处方、中药药物监测、用药指导、药物相互作用评估、中药教育和宣传等方面的得分集中在3~5分,显示出对这些服务有较高的需求.结论:肛肠科患者知晓一定的中药用药知识,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患者对中药学服务有较高需求,特别是中药咨询服务和个性化中药处方方面.因此,在提升患者中药知识水平的同时,医疗机构应重视并加强中药学服务,满足患者的个性化中药治疗需求.

    肛肠科中药用药知识药学服务患者需求问卷调查

    ICARE理念教学模式在中医院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训中的作用

    祝鹭倩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ICARE理念的教学模式在中医院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训中的作用.方法:为提升临床患者护理质量,医院中医门诊从2022年开始运用基于ICARE理念的教学模式对中医护士进行培训.从2022年3-9月期间参加培训的中医护士中随机选取30名作为实施后研究对象.从2021年2-8月期间参加培训的中医护士中随机选取30名作为实施前研究对象.教学结束后对所有参加培训中医护士进行成绩考核,评估中医护士人文关怀能力、专科护理能力,使用问卷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培训护士对本轮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数据差异情况,分析基于ICARE理念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院护士培训中的价值.结果:实施后参加培训中医护士考核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中医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专科护理能力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参加培训护士总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研究试用基于ICARE理念的教学模式培养中医院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在提高中医护士整体学习成绩、专科护理能力方面也有积极作用,是改善中医院护理培训工作现状、规范教学管理流程的有效举措,参与教学人员均有较高的满意度.

    ICARE理念中医院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训作用

    规范用药培训对提升中医药治疗用药规范性的应用效果

    王蓉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规范用药培训方案对提升中医药治疗用药规范性的应用效果,提高内分泌科医护人员的用药管理水平.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1月-2023年11月的25名内分泌科医护人员归为调查对象,依据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着和观察组.对照组内分泌科医护人员12名接受常规培训方案进行带教干预.观察组内分泌科医护人员13名则给予中医药规范用药培训方案进行干预及带教.根据不同分组给予相应的带教干预,实施相应的干预后研究人员对应使用评价量表对内分泌科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评分情况、用药相关问题发生情况及中医药用药水平考核成绩进行评价,研究人员比较两组医护人员各项数据值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内分泌科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问题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分泌科医护人员各项操作水平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用药培训方案能够提升医院内分泌科医护人员用药规范性,经过干预后医护人员在服务质量、用药问题发生情况及中医用药操作水平均有较好的改善,该培训模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规范用药培训中医药治疗用药规范性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