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曹正逵

月刊

1007-9203

zyyg@chinajournal.net.cn

010-62005172,62005170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查看更多>>卫生管理刊物。旨在指导中医药各级管理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药防治老年人共病的特色优势与实践路径

    金婷婷刘巧陈欢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药防治老年人共病的特色优势与实践路径.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老年科2022年8月-2023年9月收治的100例老年人共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其临床疾病防治管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老年人共病患者实施常规疾病防治管理.观察组老年人共病患者实施中医药防治管理.观察两组疾病防治管理质量、老年人共病防治管理能力、应对方式倾向变化,比较两组老年人共病防治管理依从性.结果:管理前,两组补益先天、营养心神、后天调补、平衡阴阳方面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补益先天、营养心神、后天调补、平衡阴阳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饮食调控能力、自我监测能力、运动锻炼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症状判断能力方面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饮食调控能力、自我监测能力、运动锻炼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症状判断能力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积极倾向、消极倾向方面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积极倾向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消极倾向方面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老年人共病防治管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防治老年人共病具有明显特色优势,积极对老年人共病患者进行中医药防治管理对提高临床疾病防治管理质量具有积极效果,对老年人共病防治管理能力能够带来明显提升作用,更有利于帮助老年人共病患者保持积极应对倾向,提高老年人共病防治管理依从性.

    中医药老年人共病特色优势实践路径

    中医药大健康背景对全程专案化管理参与科室管理的效果评价

    金陈英芦亿丽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药大健康背景对全程专案化管理参与科室管理的效果.方法:在2021年4月-2023年4月医院收治的血液科患者中,随机抽取出84例以随机表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科室管理中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科室管理中基于中医药大健康背景进行中医药全程专案化管理.观察两组中医药健康管理质量变化及应对方式变化,统计两组安全事故问题发生情况及管理问题发生情况.结果:管理前,两组中医药健康管理质量中在健康促进教育、信息采集、状态辨识、管理干预4方面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中医药健康管理质量中在健康促进教育、信息采集、状态辨识、管理干预4方面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管理前,积极应对方式两组评分比较、消极应对方式两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消极应对方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观察组跌倒问题、输血问题及管道问题方面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观察组管理缺漏发生率、管理失误发生率、管理投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大健康背景下,中医药全程专案化管理参与科室管理更有利于提高临床中医药健康管理质量,可以对患者应对方式产生积极影响,减少其消极应对方式的产生,能够进一步降低管理期间各种安全事故问题及管理问题的发生.

    中医药大健康背景全程专案化管理科室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质量应对方式

    新医科医教协同背景下中医药防治管理的阻碍因素反思与展望

    李慧琴时倩杜雷涛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新医科医教协同背景下中医药防治管理的阻碍因素并反思促进中医药防治管理的对策.方法:以医院2021年4月-2023年6月收治的80例重症医学科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室自制调查问卷统计其临床管理期间中医药防治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并且采集不同人口特征患者一般资料,对其中医药防治管理态度评分差异进行比较,同时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管理干预对策,对其干预前(2021年4月-2022年7月)和干预后(2022年8月-2023年6月)的中医药防治管理质量变化进行观察比较.结果:80例患者临床管理期间中医药防治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调查显示中医辨证施治、中医膳食调理、中医特色理疗、中医情志疏导、中医四诊合参的经常开展率分别为37.50%、43.75%、40.00%、35.00%、38.75%,偶尔开展率分别为 25.00%、22.50%、25.00%、18.75%、21.25%,从未开展率分别为 37.50%、33.75%、35.00%、37.50%、40.00%.男性、已婚、城镇、重症肺炎患者的中医药防治管理态度评分和女性、未婚/离异、乡村、心肌梗塞的中医药防治管理态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初中以上文化、不存在医疗负担、合并慢性病、中医药认知水平高、病房中医药文化氛围良好患者的中医药防治管理态度评分明显低于龄<6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存在医疗负担、未合并慢性病、中医药认知水平低、病房中医药文化氛围差患者的中医药防治管理态度评分(P<0.05).患者干预后在管理安全性、满意度、个体化、专业性、综合性及适用性方面的中医药防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新医科医教协同背景下中医药防治管理现状欠佳,中医药防治管理工作开展不尽人意,且中医药防治管理的阻碍因素较多,患者的年龄、文化、医疗负担、慢性病情况、中医药认知水平及病房中医药文化氛围等均会对患者的中医药防治管理态度造成一定影响,进而阻碍中医药防治管理开展及发展,需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管理干预对策,以保障中医药防治管理质量,促进中医药防治管理发展.

    新医科医教协同背景中医药防治管理阻碍因素反思展望中医药防治管理态度管理质量

    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在疾病管理中的整合应用效果

    杨明明毛怡芬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在疾病管理中的整合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医院呼吸科住院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疾病介入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工作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干预满意度、出院前的生活状态、干预前后的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有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前的生活状况各个方面都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Barthel指数在干预前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改良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结论:将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策略应用于呼吸科住院患者的疾病管理中,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促进患者生活能力的恢复.

    现代医学传统医学疾病管理应用效果呼吸科

    以老年综合评估为基础开展的中医药干预在常见老年疾病康复中的运用

    陈丹虹吕妃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以老年综合评估(CGA)为基础,结合中医药干预在常见老年疾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服务流程.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服务流程的基础上,加强中医药干预.通过老年综合评估(CGA)为基础,使用平衡能力测试方法评估患者的动态和静态平衡能力,并使用SF-12量表评价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在平衡能力测试中表现出显著优越性,闭目原地踏步、闭眼单足站立、强化Romberg测试等方面的表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平衡木上行走和起立-走方面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总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合中医药干预在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和生活质量.表明中医药干预在老年康复中可能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对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老年综合评估中医药干预脑卒中偏瘫平衡能力生活质量

    参考中医病案评价与数据统计结果完善综合神经内科整体质控管理

    杨晓刘兰芹俞丽萍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医院神经内科在2019年4月-2022年11月期间收治的70例患者,评估参考中医病案评价与数据统计结果在完善综合神经内科整体质控管理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医学管理项目.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采用经优化的中医药管理方案.设计了认知功能、肌力评定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3个调查问卷,分别评估了患者的认知功能、肌力状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在立即记忆力、延迟记忆力、视觉空间认知和语言流畅性评分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上肢力量、下肢力量、肌肉协调和肌肉耐力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进食活动、洗漱活动、排泄自理能力和社交活动方面的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综合神经内科整体质控管理中,参考中医病案评价与数据统计结果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肌力状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因此,中医药管理方案的优化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补充策略,为神经内科患者提供更全面和个体化的医疗服务.

    中医病案评价数据统计神经内科综合质控认知功能肌力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神经内科疾病管理中的中医药防治体系与现代管理学的融合

    孙锋烽范金美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疾病管理中中医药防治体系与现代管理学的融合,并评估其对医疗服务质量、医生及医护人员、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了 2021-2022年期间在神经内科收治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对照组接受现代医学服务项目干预.观察组接受现代医学服务内容及中医药防治管理项目.设计神经内科管理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医疗服务质量、医生及医护人员、患者满意度等3个主要指标.采用慢性疾病自我管理计划问卷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健康行为和自我效能.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性、治疗效果、病例管理和应急响应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和继续教育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和服务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健康状况、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治疗满意度、社交支持、信息应用和疾病认知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将中医药防治体系与现代管理学相结合,可以提升神经内科疾病管理的综合服务水平,其在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促进神经内科疾病康复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神经内科疾病管理中医药防治体系现代管理学医疗服务质量医生及医护人员患者满意度

    中医养生理论在老龄患者医养康养相结合管理中的应用

    陈昊童翔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中医养生理论在老龄患者医养康养相结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在2022年期间收治的100例内科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作为实验的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应用常规管理理念进行管理.观察组则接受中医养生理论下的医养康养相结合管理理念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及中医证候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后的遵医嘱情况.结果:观察组管理前其在生活管理、睡眠管理、康复管理、情绪管理等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生活管理、睡眠管理、康复管理、情绪管理等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前其在倦怠乏力、头晕头痛、失眠多梦、面色萎黄等方面的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倦怠乏力、头晕头痛、失眠多梦、面色萎黄等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后的遵医嘱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养生理论在老龄患者医养康养结合管理中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了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中医养生理论老龄患者医养康养相结合应用效果

    信息共享基础上的患者参与决策在中医门诊管理中的实践与效果评估

    童舟张路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中医门诊管理中,基于信息共享的患者参与决策管理对患者健康素养和医学知识水平的实践与效果评估,及对医患沟通、药学服务、随访与复查的满意度影响.方法:研究样本包括我院中医门诊2021年6月-2022年5月间就诊的186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在中医门诊管理中接受常规的日常运营及患者管理流程.观察组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信息共享,促进患者参与决策,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和医学知识水平.健康素养评价从药物管理、控制饮食、定期锻炼和了解疾病4个方面进行,医学知识掌握水平评价从参与医疗决策、了解基本健康状况和了解治疗方案3个方面进行.此外,比较两组患者对医患沟通、药学服务、随访与复查方面的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药物管理、控制饮食、定期锻炼、了解疾病方面的健康素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参与医疗决策、了解基本健康状况、了解治疗方案方面的医学知识掌握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对医患沟通、药学服务、随访与复查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医门诊管理中,基于信息共享的患者参与决策管理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素养和医学知识水平,促进了医患沟通,提升了药学服务质量,及增强了随访与复查的满意度.这一实践为中医门诊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有望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疗体验.

    信息共享患者参与决策中医门诊管理健康素养医学知识水平医患沟通药学服务随访与复查

    风险评估单及高危值报备制度对骨科中医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陈美君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风险评估单及高危值报备制度对骨科中医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医院骨科于2022年7月将风险评估单及高危值报备制度加入中医护理中.将2021年7月-2022年6月的60例患者设为实施前,将2022年7月-2023年6月的60例患者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科室护理安全质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施后的护理安全管理评分显著增加,实施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实施后的护理满意率显著提高,生活质量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评估单及高危值报备制度能促进骨科中医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提升,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评分.

    风险评估单高危值报备制度骨科中医护理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