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曹正逵

月刊

1007-9203

zyyg@chinajournal.net.cn

010-62005172,62005170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查看更多>>卫生管理刊物。旨在指导中医药各级管理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药管理模式在抑制精神类疾病复发中的调控作用研究

    厉慧陈会民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药管理模式在抑制精神疾病复发中的调控机制及其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2021年4月—2022年1月期间在医院精神科收治的70例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提供规范化的专科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中医药学干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对患者的精神症状进行评分,并设计相应的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家庭功能的评价方法。随访时间为12个月,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疾病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入组前的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基线症状严重程度相当。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各症状评分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在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家庭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在上述各项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各项功能评分的提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复发5例,复发率为14。29%;对照组随访期间复发12例,复发率为34。29%。结论:中医药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抑制精神疾病复发,通过调控症状、提升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家庭功能等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本研究为中医药干预在精神疾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实证支持。

    中医药精神疾病干预调控机制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家庭功能

    深化卫生体制改革 改善门诊就医感受——门诊二次分诊智慧系统运维管理

    赵璟张元清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推进门诊二次分诊智慧系统,提升门诊服务效能,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方法:制定门诊二次分诊智慧系统的服务目标,建设智慧门诊运行指标体系,落实具体实施方法,建立协调机制,技术、设备等保障实现就医流程智慧化。结果:门诊二次分诊智慧系统的实施简化了就诊流程;缩短单元就诊时间,提升了运营效率;节约了人力和医疗成本,满意度提升。结论:门诊二次分诊智慧系统的实施能明显优化服务流程,是改善门诊就医感受的有效措施。

    二次分诊简化流程自助机缩短诊疗时间

    早期中医技术干预在防止重症患者不良事件形成中的效果评价

    马栌红吴越娣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例,评价早期中医技术干预在防止重症患者不良事件形成中的效果,为提高重症患者的临床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医院治疗的150名重症患者的数据,时间跨度为2021年1月-2023年2月。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这些患者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接受基础重症疾病管理项目。观察组患者在对照自基础上另外接受早期中医技术干预。统计各组深静脉血栓的总出现率,并采用多功能血管超声仪测量干预前后两组下肢静脉(股静脉、胭静脉)的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的总出现率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前,对照组、观察组股静脉、胭静脉血流速度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股静脉、胭静脉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均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中医技术干预能有效降低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下肢静脉血流速度。

    重症患者中医技术早期干预深静脉血栓血流速度

    三步实现基层康复医学与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互融共生

    寿佳文陈珊珊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三步实现基层康复医学与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互融共生,促进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7月—2023年10月的120例康复科患者归为调查对象,依据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59例康复科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的61例康复科患者给予三步实现基层康复医学与中医药适宜技术管理方案进行护理及干预。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医护人员采用相对应的评价量表对康复科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中医护理能力评分情况及护理干预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价,比较量表评价后得出的分数值。结果:观察组康复科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科中医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科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步实现基层康复医学与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互融共生实践效果良好,经过推广和管理后康复科在护理管理效果、中医护理能力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均有较大幅度上的改善。

    三步实现基层康复医学中医药适宜技术互融共生

    中医整合式产科服务模式下的结构性、过程性、结果性专科服务能力的提升

    李伟晶雷丹洋陈雨霞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整合式产科服务模式下的结构性、过程性、结果性专科服务能力的提升。方法:研究对象为医院产科2021年8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院期间接受产科基础管理。观察组患者在院期间接受中医整合式产科服务模式(产科基础管理+中医药管理)。分别于管理方案实施后1、2、3、4、5、6个月时,进行结构性服务能力、过程性服务能力、结果性服务能力的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结构性服务能力、过程性服务能力、结果性服务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整合式产科服务模式在产科领域中的重要价值和应用潜力。可以从结构性、过程性、结果性等多方面提升专科服务能力。

    产科中医药管理体系专科服务能力中医整合式产科服务模式

    多指标综合评价结合层次分析法探讨中医药技术的应用效果

    孙丹郑莉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多指标综合评价与层次分析法在中医药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14例肛肠外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表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的同时,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探讨中医药技术在肛肠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中医药管理干预方案。观察组临床管理中采用中医药管理干预方案。观察指标包括两组管理前后的中医药技术应用效果,管理后的疼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等,并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管理前,两组中医药技术应用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体质辨证管理、中医膳食管理、中医健康教育、中医技术管理相关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质辨证、膳食管理、中医健康、中医技术等方面管理工作的实施均会影响到中医药技术在肛肠外科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加强对患者进行中医健康教育,将体质辨证、膳食管理等工作落实到位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对于中医药文化的理解程度,而且对患者疼痛、便秘、出血等诸多方面也可以带来明显改善作用,可以进一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多指标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中医药技术应用效果

    三甲综合性医院中医医疗服务情况与趋势预判

    韩铃铃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三甲综合性医院中医医疗服务情况,并进行趋势预判。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对医院中医医疗服务情况开展分析,将2019-2023年综合康复病区每年应用中药治疗、中成药治疗、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中医药健康教育、中医养生服务的病历数据及医护人员配置、床位配置等作为研究基础。采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既往不同年度中医医疗服务效率,采用灰色GM(1,1)模型预判2024-2028年各年中医医疗服务的趋势。结果:2019-2023年病内各项中医医疗服务开展率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护理人员中医技术开展率由2019年的8。00%增长至2023年的54。00%,增幅最高;中成药治疗开展率由2019年的37。00%增长至2023年的90。00%,增幅最低。2019-2023年病区病床张数有逐年增长的趋势;除每床可实施中成药治疗的医生数外,中医医疗服务专业医护人员配置有逐年降低的趋势,增幅-12。90%~-14。56%不等。2019-2023年病区各项中医医疗服务效率有逐年降低的趋势。其中以中药治疗TFP降低幅度最大,其次为中医药健康教育TFP及护理人员中医技术TFP。预判2024-2028年,各项中医医疗服务开展率均有增高的趋势,但除每床可实施中成药治疗的医生数以外,其余医护人员配置以及中医医疗服务效率会出现下降。结论:三甲综合性医院病区中医医疗服务开展率逐年增高,但预判2024-2028年相关专业医护人员配置、中医医疗服务效率会继续逐年降低,需及时采取管理措施针对性干预。

    三甲综合性医院中医医疗服务趋势

    中医文化建设推进科室中医药一体化发展的实践

    周婷婷程岭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文化建设推进科室中医药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效果。方法:医院神经内科自2023年1月起通过开展中医文化建设活动对科室中医药一体化发展进行推进,2022年7-12月为实施前,2023年1-6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5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期间护理人员共18名,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素养评分由实施前的(81。75±4。62)分提高到实施后的(92。33±2。58)分(P<0。05)。科室的病房管理质量评分由实施前的(90。15±2。77)分提高到实施后的(95。46±2。15)分(P<0。05)。患者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可度与中医药治疗的接受度从实施前的87。33%与89。33%提高到实施后的97。33%与99。33%(P<0。05)。结论:开展中医文化建设对于推进科室中医药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素养,提高病房管理质量,提高患者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可度与中医药治疗的接受度。

    中医文化神经内科中医药一体化发展中医药素养

    DRG付费背景下县级公立中医医院骨伤科发展的思考

    谢通李善忠杨本群曹奇亮...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县级公立中医医院承担着县域中医药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等工作,骨伤科是县级公立中医医院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整个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县级公立中医医院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重点阐明了如何加强骨伤科这一学科在DRG付费等政策下的建设和发展,并根据医院实际发展情况,对此进行了分析。

    DRG县级公立中医医院中医中药骨伤科

    中国城乡居民自我药疗现状与影响因素探讨

    范光忠陈佳林何志龙王娅娟...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深入了解中国城乡居民的自我药疗行为与影响因素。方法:基于多篇相关文献,对中国城乡居民的自我药疗行为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该行为的普遍性、安全性认知、以及受影响的多重因素。结果:研究发现,自我药疗在中国广泛存在,尤其在应对常见疾病时成为首选治疗方式。然而,对于安全自我药疗行为的认知相对较低,存在不合理用药和安全隐患。此外,自我药疗行为受到地区差异、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结论:为提高居民的自我药疗素养并确保用药安全性,政府可以制定定制化的健康教育策略,加强对药师服务的宣传和监管,并积极鼓励合理用药行为。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减轻医疗资源压力,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自我药疗用药安全影响因素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