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曹正逵

月刊

1007-9203

zyyg@chinajournal.net.cn

010-62005172,62005170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查看更多>>卫生管理刊物。旨在指导中医药各级管理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梁江敏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技术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以评估其在加速康复、提升生存质量和减轻不良反应方面的效应.方法:纳入2019年4月—2022年5月期间在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中医外治技术干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了现代医学常规干预流程.观察组接受了中医外治技术的干预.将腹部症状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作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腹部症状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SF-36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中医外治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加速症状缓解、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住院时间,并显著改善生存质量,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中医技术在消化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急性胰腺炎中医技术康复生存质量不良反应

    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应用

    占珊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现状、挑战与应对方法.方法:在2021年1月—2023年10月期间,将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5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统计其诊疗期间的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应用情况及需求,同时以随机表数字法将15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感染性疾病防治管理.观察组进行中医药感染性疾病防治管理.观察两组感染性疾病防治管理质量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感染科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应用调查显示以中医药膳食疗应用率最高为63.33%,其次分别为中医气功锻炼(60.67%)、中医推拿按摩(60.00%)、中医情志调节(59.33%)、中医熏香疗法(56.67%)、中医针灸疗法(46.67%)、传统中药方剂(45.33%).感染科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应用需求调查显示以中医推拿按摩需要率最高为92.67%,其次分别为中医药膳食疗(90.00%)、中医情志调节(88.67%)、中医气功锻炼(88.00%)、中医熏香疗法(86.67%)、传统中药方剂(85.33%)、中医针灸疗法(83.33%).观察组管理前感染性疾病防治管理质量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感染性疾病防治管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观察组四诊合参、辨证施治、抵御外邪、康复指导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前感染性疾病中医证候积分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感染性疾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观察组纳差、咳嗽、发热、乏力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感染性疾病防治管理中,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应用情况欠佳,各项中医药防治管理项目应用率整体偏低,难以满足患者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需求,及时展开中医药感染性疾病防治管理不仅对感染性疾病防治管理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改善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具有良好效果.

    中医药感染性疾病防治现状挑战应对方法管理质量中医证候积分

    中医药颗粒联合穴位贴敷专项服务在儿科患者中的价值

    张烛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中医药颗粒联合穴位贴敷专项服务在儿科患儿中的临床价值,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0月—2023年10月的134例儿科患儿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8例儿科患儿接受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66例儿科患儿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添加中医药颗粒联合穴位贴敷专项服务干预.依据不同的分组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及干预,医护人员分别使用相应的评估工具和量表对儿科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疾病管理质量评分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价,分别评价后比较各项指标的数据值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科患儿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儿科患儿疾病管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儿科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颗粒联合穴位贴敷专项服务及治疗方案在儿科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后儿科患儿的临床疗效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并且能够较好提高患儿疾病管理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中医药颗粒穴位贴敷专项服务儿科患儿临床价值

    中医药改善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病症的回顾性研究与药物机制分析

    王济邦应勇强吕霞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回顾性探讨中医药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药物机制,通过比较中医干预与标准管理方案在临床效果、中医证候改善及患者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上的差异,为中医药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原则,选择8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于2020年9月—2022年12月在医院就诊.按照管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标准管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额外进行中医药干预方案.治疗2周后评价临床效果,同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两周对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评估.通过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在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改善、睡眠质量改善方面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改善、睡眠质量改善方面的满意程度显著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干预能显著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且中医药的治疗效果优于标准管理方案.

    消化性溃疡中医药临床效果中医证候生活质量睡眠质量

    中医药特色优势在提升门诊服务能力中的应用

    郑倩倩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中医药特色优势在提升门诊服务能力的应用效果,提高门诊科患者护理质量.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7月—2023年12月的145例门诊科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2例门诊科患者给予常规门诊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73例门诊科患者给予中医药特色优势门诊护理服务进行干预.研究人员根据不同的分组分别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后由医护人员结合相应的量表对门诊部患者的护患沟通能力评分情况、门诊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护理干预服务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后比较各项量表的数据值差异.结果:观察组门诊部护患沟通能力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门诊部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门诊部患者的护理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优势在提升医院门诊服务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经过相应的管理措施及护理干预后,门诊部患者在护患沟通能力、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依从性情况方面均有较好的改善.

    中医药特色优势门诊服务能力应用效果护理措施

    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住院患者对中医药辅助治疗的意向

    李燕燕邱为蒋莉莉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中西结合医院肿瘤住院患者对中医药辅助治疗的意向调查结果,提高肿瘤科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7月—2023年12月的145例肿瘤科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2例肿瘤科患者给予常规辅助治疗及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73例肿瘤科患者给予中医药辅助治疗及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根据不同分组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采用调查问卷了解中西结合医院肿瘤住院患者中医药辅助治疗意向情况,医护人员在干预后采用相应的评价量表对肿瘤科患者的疼痛管理优良情况、疾病管理效果评分情况及生存质量评分情况进行评价,比较各量表得出的评分情况.结果:结果显示肿瘤科患者中医药辅助治疗意向中的中医艾灸、中医耳穴压豆、中医情志干预护理的意向占比值较大.观察组肿瘤科患者的疼痛管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科患者疾病管理效果各维度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科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结合医院肿瘤住院患者对中医药辅助治疗的意向较高,主要为中医艾灸、中医耳穴压豆、中医情志干预护理,经过中医药辅助治疗后肿瘤科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有所提高.

    中西结合医院肿瘤住院患者中医药辅助治疗意向调查

    结直肠外科患者对中西医学服务项目与效应的感知差异

    叶晓晓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结直肠外科患者对中西医学服务项目与效应的感知差异,以深入了解患者对两种医学服务方案的评价和需求,为医疗机构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改进医学服务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医院结直肠外科2023年5-11月期间收治的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例.对照组实施西医学服务模式.观察组实施中医学服务模式.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设计《患者对医学服务模式的感知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包含对中西医学的整体印象、治疗效果、安全性感觉、医生态度和沟通满意度、中西医社会认可度等多个方面的调查项目,采用5分制进行评分.此外,还对患者对两种服务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可及性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在安全性感觉、医生的态度和沟通满意度方面的感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得到足够的认可与推广方面的感知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整体印象、治疗效果方面的感知评分两种服务模式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必要性和可行性评分方面,患者对两种医学服务模式基本相当,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感知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外科患者对中西医学服务项目与效应存在明显的感知差异.患者对中医学服务模式在安全性感觉、医生的态度和沟通满意度方面评价较高,反映出患者对中医学服务的信赖和满意.然而,在社会认可度方面,中医学服务模式受到患者的质疑.因此,医疗机构应充分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见,改进医学服务模式,提高中医学服务的社会认可度和可及性,以实现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结直肠外科患者中西医学医学服务感知差异社会认可度

    中西医结合症状管理与身心医学模式在肿瘤患者康复中的实践

    李欢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中西医结合症状管理与身心医学模式在肿瘤患者康复中的实践效果,提高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2023年8月的98例肛肠外科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结直肠癌患者通过常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观察组结直肠癌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症状管理与身心医学模式进行干预.根据分组分别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干预后医护人员采用相对应的评价量表对肛肠外科结直肠癌患者的症状管理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价,比较各项指标数据值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结直肠癌患者症状管理各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分数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直肠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症状管理与身心医学模式在肿瘤患者康复中的实践效果较好,能够较大程度提高结直肠癌患者康复效果,并且经过干预后结直肠癌患者症状管理、生活质量有所好转,并发症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中西医结合症状管理身心医学模式结直肠癌康复效果

    中医情志理念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急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梅林焱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中医情志理念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急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4年1-6月的128例急诊重症医学科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急诊重症医学科患者接受传统干预措施.观察组急诊重症医学科患者接受中医情志理念+认知行为干预措施.根据分组情况医护人员分别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医护人员在干预后采用相应的评价量表对急诊重症医学科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负性情绪评分情况进行评价,比较各项量表评分情况的差别.结果:观察组急诊重症医学科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诊重症医学科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诊重症医学科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情志理念+认知行为干预应用在急重症患者管理当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治疗心态、提升疗效,同时提升患者对自己疾病的认知,重视健康护理管理,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情志理念认知行为干预急重症患者应用效果

    "互联网+"中医药O2O健康服务模式的探析

    顾佳颖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互联网+"中医药O2O健康服务模式的实践可行性,提高康复科护理效果及质量.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0月—2023年10月的154例康复科患者归为调查对象,依据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76例康复科患者给予传统健康服务方案进行管理.观察组的78例康复科患者给予互联网+中医药O2O健康服务模式进行管理.根据分组给予相应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医护人员在干预后采用对应的评价量表对护理措施依从性情况、自我管理能力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疾病管理效果情况进行评价,比较各量表得出的评分.结果:观察组康复科患者的护理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科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管理效果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联网+中医药O2O健康服务模式在康复科中的实施效果较好,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康复科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整体干预效果,改善患者护理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的护理效果.

    互联网+中医药O2O健康服务模式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