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曹正逵

月刊

1007-9203

zyyg@chinajournal.net.cn

010-62005172,62005170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查看更多>>卫生管理刊物。旨在指导中医药各级管理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IMB模型结合中医服务对疾病预后与患者参与行为的影响

    孙志月陈春敏马碧君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IMB模型(信息-动机-行为)的中医实践对神经外科患者疾病预后及患者参与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了医院神经外科在2022年8月—2023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医学服务。观察组在术后融入基于IMB模型的中医服务。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了超过1个月的随访,并根据良好、中等、较差和差等级对两组患者的预后状况进行分类。采用患者参与行为效果评价方法,包括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康复活动、信息获取和理解、决策参与、生活方式改变、心理社交参与等项目。结果:观察组的预后状况整体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康复活动、信息获取和理解、决策参与、生活方式改变、心理社交参与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中医实践在神经外科患者的康复中具有积极作用。该模型为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水平及促进康复活动、信息获取和理解、决策参与、生活方式改变、心理社交参与提供了有效的框架。综合评估显示,中医服务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并为患者参与积极康复行为提供了有益的支持。

    IMB模型中医实践神经外科疾病预后患者参与行为

    序贯与循环联合式中医适宜技术在肿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吴云红姚贇涛韩丹劳征虹...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序贯+循环联合式中医适宜技术干预在肿瘤内科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促进肿瘤科患者能更好的度过化疗的全周期,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医院2023年的195例肿瘤内科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是否接受序贯+循环联合式中医适宜技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97例肿瘤内科患者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98例给予序贯+循环联合式中医适宜技术干预。针对不同分组中医护人员实施的相应的干预措施,采用对应的评价量表对肿瘤内科患者评价干预质量情况、康复效果情况、干预满意度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针对上述量表评分值医护人员进行评分差异分析。结果:观察组肿瘤内科患者干预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内科患者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内科患者各项干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内科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序贯+循环联合式中医适宜技术干预方案在肿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其中经过干预后肿瘤患者的干预质量、康复效果及干预满意度均有所改善,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序贯+循环联合式中医适宜技术肿瘤患者康复应用效果

    基层医院加强全程化药学服务提高合理用药及服务质量研究

    牟森峰章小敏陈将刘月波...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加强全程化药学服务提高合理用药及服务质量水平。方法:根据某基层医院实施药物服务的时间,将2022年6-12月接受常规药学服务的8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3年6-12月接受基于药学管理的全程化药学服务的8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处方不规范的情况以及基于药学管理的全程化药学服务指标评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14%(P<0。05)。观察组患者处方不规范情况发生率为2。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47%(P<0。05)。观察组患者对取药等候时间和库存盘点时间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药学服务管理的总体满意度为96。5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8。37%(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加强基于药学管理的全程化药学服务,此管理方案可以减少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率,降低不合理药方出现的概率,提高患者对全程化药学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基层医院药学服务质量。

    基层医院药学管理全程化合理用药服务质量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时令节气与健康"主题新闻发布会

    王青云
    109页

    路径化管理在提高中医病案管理质量中的应用

    陈建霞俞洁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路径化管理在提高中医病案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跟踪近3年的管理情况,选取2021年、2022年、2023年的样本数据,每年随机抽取70份中医病案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评估不同年份病案质量并对比,对比病案管理缺陷发生率。结果:2023年的甲级病案占比显著高于2022年、2021年,3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2年的甲级病案占比显著高于2021年,2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3年病案管理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2021年,2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2年病案管理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2021年,2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3年病案管理缺陷发生率低于2022年,2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跟踪路径化管理方案在近3年的表现,路径化管理能够显著提高中医病案管理质量,提高甲级病案占比,减少病案管理缺陷发生率。

    病案管理中医病案路径化管理质量控制

    PDCA循环管理法在中药饮片处方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徐栋敏王晓玲汪婉君应夏丽...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中药饮片处方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为提高医院中药饮片使用质量,医院从2023年开始采用PDCA循环法对中医饮片处方进行质量改进管理,将2022年的300例含中药饮片处方设为实施前,将2023年的300例含中药饮片处方设为实施后。研究人员对实施前后所有含中药饮片处方进行分析,评估中药饮片处方开具和调剂等管理质量,统计中药饮片处方问题发生率,调查临床医务人员对中药饮片处方管理相关工作的满意度,比较数据差异情况,探讨PDCA循环管理的开展效果和价值。结果:实施后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中药饮片处方问题总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务人员总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中药饮片处方质量改进中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临床整体中药饮片处方管理水平,减少处方问题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对保障临床患者中药饮片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均有积极意义,管理满意度高。

    PDCA循环管理中药饮片处方质量改进效果

    中药敷贴联合中医健康管理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

    周银芳黄青青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敷贴联合中医健康管理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依据便利性抽样的原则,选择2021年至医院就诊接受治疗的罹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94例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敷贴的方式。观察组的患儿在对照组干预策略基础上采用中医健康管理的方法。对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中医症状评分实施对比。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两组儿童干预过程中的安全性。结果:实施干预后,两组患儿的中医症状评分数据与治疗前相比,均出现降低(P<0。05),在干预后的组间比较中,各维度评分均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儿童在干预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敷贴联合中医健康管理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症状、提升治疗效果。这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中药敷贴中医健康管理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效果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儿科疾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陈洋锦施凌笑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儿科疾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随机抽取2023年医院儿科364例患儿作者调查对象根据是否实施中医药适宜技术分为观察组180例和对照组18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药适宜技术,比较两组患儿疾病健康管理质量评分、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质量评分和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疾病健康管理质量评分、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质量评分和患儿家长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儿科疾病健康管理中应用效果良好,可进一步提升疾病健康管理质量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质量,提升家长满意度。

    中医药适宜技术儿科疾病健康管理满意度

    基于中医症状群管理策略的中医健康教育在心内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申祥凤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基于中医症状群管理策略的中医健康教育在心内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4月医院心血管内科的3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基于中医症状群管理策略的中医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水平、健康行为能力、生活质量以及康复依从性。结果:经过为期2周的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得分为(88。74±4。1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2±4。57)分(P<0。05);观察组的健康行为能力评分为(128。97±9。2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7。44±11。89)分(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11。17±1。4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2±1。59)分(P<0。05);观察组康复依从性优良率为9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7%(P<0。05)。结论:对心内科患者开展基于中医症状群管理策略的中医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其健康行为能力与康复依从性。

    心内科中医症状群管理策略中医健康教育应用价值

    康复科患者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的需求调查及管理调整

    吕群杭叶瑾孙富琴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了解康复科患者对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从管理角度进行调整,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2023年,将研究分为两个阶段,2022年为调查阶段,随机抽取100例患者调查中医护理健康教育需求,2023年为管理调整阶段,根据调查结果将康复科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内容都向患者的需求靠拢,从护理流程、管理制度、质控检查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康复科的护理服务质量,2023年同样随机抽取100例患者,对比不同时期康复科患者的中医护理健康教育效果,对比不同时期康复科护士的中医护理健康教育能力,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解不同时期康复科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结果:2023年康复科患者在自身疾病认知、自我管理意识、生活习惯调整方面的认知评分均显著高于2022年,不同时期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3年康复科护士在健康教育时机、健康教育方式、健康教育内容方面的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2022年,不同时期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3年康复科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9。0%,2022年患者的满意度为92。0%,2023年有显著提升,不同时期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查了解康复科患者的中医护理健康教育需求,针对性的进行管理内容调整,可显著提高康复科中医护理的健康教育效果,提升护士的中医护理健康教育能力,改善了患者对康复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

    康复科中医护理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