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曹正逵

月刊

1007-9203

zyyg@chinajournal.net.cn

010-62005172,62005170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查看更多>>卫生管理刊物。旨在指导中医药各级管理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平衡理论联合中医适宜技术在慢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陈海琴
    22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平衡理论联合中医适宜技术在慢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医院慢病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行中医平衡理论联合中医适宜技术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与各项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平衡理论联合中医适宜技术在慢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降低患者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多种不良情绪,有助于提升管理质量水平,也利于维护护患关系.

    中医平衡理论中医适宜技术慢病管理

    基层三甲公立医院党支部参与科室重大事项决策的思考

    林婷
    225-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例,通过在党支部建设上积极探索把支部建在科室上,分析党支部在科室管理中发挥作用的现状,探讨党支部在参与科室重大事项决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从而有效增强公立医院的党建效果.

    基层三甲公立医院党支部科室决策

    心内科开展中医思维培养模式的实践

    詹君华徐辽杭张涛
    227-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开展中医思维培养模式的实践情况.方法:为提高临床医师带教和培训质量,医院心内科从2022年开始在常规带教培训中融入中医临床思维培养模式,2022年1-11月为实施后,2021年2-12月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参加带教培训的心内科医生30名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培训效果.结果:实施后参培医生相关知识掌握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参培医生的专业素质和个人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参培医生对培训过程和培训方法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心内科带教培训工作中应用中医临床思维培养模式,能显著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员对培训相关知识的掌握度、专业素质和个人能力,对改善心内科临床带教管理现状及提升带教管理综合水平有积极意义.

    心内科中医思维培养实践

    中医医联体推动中医药优质资源辐射的探索与实践

    丁佳伟黄抒伟吕晓皑蔡利军...
    230-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医联体旨在有效提升基层中医医联体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区域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浙江省中医院大力推进中医医联体建设,在实际工作中,紧密围绕合作协议,发挥省中医院管理、技术、人才、品牌等一体化优势,建立健全中医医联体内同质化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取得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基层中医医联体现代化医院管理水平、中医药服务水平、人才梯队建设和区域影响力提升.同时,努力克服群众就医观念"滞后"、基层中医医联体条件相对较差和信息化水平较低等问题,实现浙江省中医院和中医医联体单位影响力、辐射力的双提升.

    中医医联体中医药优质资源资源下沉

    "健康中国"背景下精神科人员中医技能的应用

    刘道英
    232-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健康中国"背景下精神科人员中医临床技能、素养及现状,分析提高精神科人员技能对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的65例精神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由未进行中医临床技能提升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由进行中医临床技能提升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管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效果中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中国"背景下精神科人员中医临床技能、素养及现状仍然有较大进步空间,经过相应的中医临床技能提升措施后精神科的管理质量、干预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健康中国精神科医护人员中医技能应用

    孵化理论在基层中医医疗机构急诊急救能力建设中的应用

    李晨
    235-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孵化理论及管理模式在基层中医医疗机构急诊急救能力建设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急诊科患者护理质量和水平.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22年1月-2023年4月的79例急诊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管理理论及方法,观察组患者接受孵化理论及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能力中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急救能力中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孵化理论在基层中医医疗机构急诊急救能力建设中具有较好的效果,经过孵化理论及相应管理措施干预后急诊科医护人员的护理能力、护理安全隐患及急救能力均有相应的改善,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孵化理论基层中医医疗机构急诊急救能力建设

    从基层医学管理领域探讨中医经典理论的应用

    黄一
    237-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基层医学管理领域探讨中医经典理论内涵、经方价值与疾病干预实质,以提高面瘫患者的诊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2月-2023年1月在医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40名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所有入组研究对象提供标准的医学管理方案.在观察组的管理流程中,参考中医经典理论内涵、经方价值进行耳鼻喉疾病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前额肌、眼睑闭合、口唇升高和紧闭、口唇展开等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面部运动、面部舒适、眼部舒适、口部舒适、面部表情、社会功能等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中医经典理论内涵和经方价值,在面瘫患者的医学管理方案中进行干预,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中医经典理论和经方的应用为耳鼻喉疾病的干预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可以改善患者的面部功能和生活质量.

    面瘫患者中医经典理论经方应用

    基于党建业务融合理念的药学党支部党建品牌建设实践

    张娜娜邹新花徐文峥胡珍...
    240-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建品牌建设作为新时代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增强党建工作活力的有效路径和有利抓手,逐步成为医院基层党支部开展工作的重要思路.近年来,丽水市中医院药学党部以支部党建品牌建设为抓手,树立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的工作理念,不断开拓思维、创新举措,有效促进了支部党建工作与药学业务工作双提升.

    药学党支部品牌建设融合

    中医类别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实施现状与对策

    王烨钱定华
    242-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中医类别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实施现状与对策,以提高全科门诊患者的诊治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21年12月-2023年4月的167例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84例与观察组8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岗位管理干预主治医师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类别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干预主治医师治疗.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中医类别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实施现状,采用评价量表评价管理对策实施后患者的医疗服务效果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医疗服务效果.结果:全科医生对职业发展满意度按分数高低排序分别为职业发展信心、晋升机会、培训机会、公平竞争机会,分数值分别为(80.33±6.59)分、(78.96±6.12)分、(74.35±4.53)分、(69.08±7.82)分.共调查37名全科医生,其中根据好评率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分别为全科医学基础知识体系、健康问题处理与健康、全科医疗健康档案、基层常见心理与精神问题、全科医疗工作方式、全科医疗临床思维,好评率分别为91.89%、89.19%、86.49%、86.49%、83.78%、81.08%、78.38%.观察组患者医疗服务效果方面的各项数据与对照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当前中医类别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实施过程中全科医生的职业发展满意度及教学模块好评情况仍有进步的空间,经过计划实施后患者的医疗服务效果有所提高和改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有助于解决全科医生的切身利益.

    中医类别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实施现状对策

    从病证结合探讨中医药的合理应用

    张丹霞罗虹
    245-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病证结合探讨中医药的合理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呼吸与危重症科收治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疾病管理,观察组从中医病证结合角度进行中医药合理应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在病因分析处理、病位分析处理、病机分析处理、病性分析处理等方面的管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在病因分析处理、病位分析处理、病机分析处理、病性分析处理等方面的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在咳嗽、胸闷、咳痰、喘息等中医症状方面的积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在咳嗽、胸闷、咳痰、喘息等中医症状方面的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在中医核心理论思想、中医合理用药原则、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中医养生基本原则等方面的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在中医核心理论思想、中医合理用药原则、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中医养生基本原则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中医病证结合角度对患者进行中医药合理应用管理,对临床管理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能够对患者中医症状带来明显改善效果,更有利于帮助其掌握中医药合理应用知识,提高临床管理效果,促进早日康复.

    病证结合中医药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