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曹正逵

月刊

1007-9203

zyyg@chinajournal.net.cn

010-62005172,62005170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查看更多>>卫生管理刊物。旨在指导中医药各级管理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宏大且精专:清开灵注射液临床应用日益拓展——清开灵专题研究之三

    靳琦倪健曲昌海董晓旭...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开灵注射液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之日起,就开始逐步在临床上使用。45年来,已经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神经及精神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以及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共八大类疾病,据不完全统计,所治疾病近50种。通过大量前瞻性随机对照大宗病例观察,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上呼吸道感染、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脑血管病等,应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的报道较多。在用药上,既有单独使用清开灵注射液的,也有合用化药或其他中药而取效的。基于临床研究进展,针对清开灵注射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疾病、在某些优势病种上具有突出疗效的客观现实,深入探讨其疗效机理,同时在应用清开灵注射液时注重切入中医辨证,积极探索并证明其证效关系,以显示清开灵作为中药新药在辨证论治中的特色,将有待今后临床工作中进一步加以拓展和深化。

    清开灵注射液临床应用疾病治疗疗效机理证效关系

    基于问卷调查的上海市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现况与提升策略研究

    杜化荣张洋陈润洁潘新锋...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上海市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普及水平现况,研究提升中医药健康文化普及的科学策略。于2023年在上海市16个区分层随机抽取1 920名15~69岁常住居民,采用"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研,采用SPSS复杂抽样模块中的标化率、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数据分析。2023年上海市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阅读率、信任率、行动率分别为94。14%、93。30%、92。28%、66。77%;城乡、文化程度、职业、收入水平、健康状况不同人群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阅读率、信任率与行动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文化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高、身体健康状况越好的人群普及水平越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的独立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城乡、本市户籍;大众媒体阅读率为91。15%,高于非大众媒体的76。06%,手持终端、电视、互联网3类大众媒体阅读率超过70%。上海市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现况为普及率、阅读率、信任率居高但行动率偏低,不同群体居民的普及差异较大,数字媒体、宣传栏、医疗服务机构及所在城市是居民获取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上海市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提升策略包括中医药科研、医疗、教育、科普四位一体协同创新提升行动率,结合大数据分析与人群画像制定针对性普及策略,利用数字赋能提高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供给。

    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调查分析对策研究数字赋能

    中医药院校体育科研的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以某中医药院校为例

    朱萍徐仰才范菁菁陆松廷...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体育科学研究,既可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促进体育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又可提高体育教师综合素质,从而推动学校体育学科的可持续发展、长远优化。文章通过分析某中医药院校体育部2011-2023年纵向科研项目立项情况,提出"转变教育观念,推进高水平科研融入教学过程;强化资源配给,推进有组织科研平台建设;鼓励学科交叉,推进前沿领域纵深拓展;聚焦队伍建设,推进体育科研共同体建设"等优化策略,为相关高校开展体育科研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医药院校体育科研现状分析优化策略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增11种中成药

    罗乃莹
    13页

    BOPPPS教学模式下《中医骨伤科学》课程思政实施探索——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为例

    吴欣阮静茹蔡兴慧许文飞...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中医骨伤科学》课程思政建设,要积极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寻找将思想政治教育融进《中医骨伤科学》课程的契合点、结合点。文章基于BOPPPS模式探讨《中医骨伤科学》中的思政元素,并将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医学生的"大医精诚"精神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中医学的兴趣和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意愿。

    中医骨伤科学BOPPPS教学模式课程思政

    研究性教学背景下中医药院校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

    远薇薇常学辉吕贵英康常园...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性教学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中医药院校不仅承担着培养医学人才的重任,更肩负着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使命。文章分析了研究性教学背景下,中医药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针对课程思政存在的内容形式单一、评价方式不完善、缺乏实践性教学等问题提出对策,认为应采取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形式、完善课程思政多元化评价体系、增加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等措施提高教学效果,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研究型教学课程思政中医药院校

    新医科背景下基于中药全产业链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练从龙张飞朱鑫王利丽...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全产业链模式的快速发展,培养满足中药全产业链需求以及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是新时代中医药大学生培养的重要方向。文章基于中药全产业链需求,对中药全产业链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进行分析,通过明确中药全产业链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培训,多位一体的培养方式并存,打造中医药院校特色"高校+"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跨学科知识体系、全产业链视野、创新思维、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中药全产业发展需求,推动中医药走向国际。

    中药全产业链复合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研究生《中药分析专论》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刘庆普冯素香崔永霞吴明侠...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分析专论》是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重要的学位课程,实践性强,结合实际紧密,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加强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我校《中药分析专论》于2023年获批建设河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文章结合我校实际,对《中药分析专论》的课程建设进行探讨,旨在为相关研究生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研究生中药分析专论课程建设

    儒医文化融入中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刘亚楠王依梵赵彦蕊林智善...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儒医文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对中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意义重大。文章以儒医文化融入中医学专业课程思政为视角,深入挖掘儒医文化的精神内核,揭示其融入中医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并明确具体原则及融入路径,为儒医文化融入中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提供理论支撑和具体策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观,从而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儒医文化中医学专业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理念在中医骨伤科学中的应用

    王上增赵保海殷志颖张仲博...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的背景下,大学高等教育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知识传授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将中医骨伤科学与课程思政联系起来,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文章从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育人目标融入思政元素、思政课程教学手段创新三个方面创建新型课程思政体系,落实思政育人基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牢记教师"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实行多方面、多维度的融入课程思政模块,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使命深深植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

    中医骨伤科学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