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中医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韩颖萍

月刊

1001-6910

zgzyyj@yahoo.com.cn,zgzyyj@tom.com

0371-66322705

450004

郑州市城北路7号

中医研究/Journ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报道最新中医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学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五味合化理论发展源流

    管志伟赵琼丁樱史纪...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味合化理论起源于中药之五味药性理论,后经历代医家实践和总结,逐渐形成以"辛甘化阳、酸甘化阴、辛开苦降"为代表的治法理论,其理论的形成贯穿于整个中医学的发展过程,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目前,关于五味合化理论发展源流系统整理的文献相对较少,相关文献多局限于某一治法治则源流梳理,缺乏整体系统的总结.针对目前现状,梳理与五味合化理论有关的古医籍文献,重点从历代著名医家寓有或明确有五味合化理论指导立法制方的文献论述入手,以方析法、以法会理,从萌芽、奠基、发展、成熟不同阶段以"辛甘化阳、发散、酸甘化阴、苦咸泻热、酸苦涌泄、辛开苦降"关键治法治则的发展源流体现五味合化理论的发展源流.立足于《伤寒论》桂枝汤类方、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及《温病条辨》人参乌梅汤著名方剂,从分子生物学、宏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微观层面揭示五味合化理论的"辛甘化阳、酸甘化阴、辛开苦降"关键治法治则的科学内涵,从而达到由古至今、横向至纵向、宏观至微观等多层次梳理出五味合化理论的发展源流.通过关键治法治则的当代科学探索,发现五味合化理论的治法治则和诸多方剂均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的效应机制.因此,系统掌握五味合化理论的发展源流有助于开展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临床实践,以及相关的科学研究.

    五味合化辛甘化阳酸甘化阴辛开苦降发展源流

    有毒中药饮片研究现状及管理策略探讨

    党全伟刘淑钰孟菲马静...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毒性是中药药性内容的重要组成,与临床用药安全关系密切.不同品种的中药对机体的损伤程度不同,使得中药毒性品种具有不同分类和毒性分级,需制定符合中药毒性特点的管理办法以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毒中药饮片与毒性中药的管理是中药药事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毒性中药已纳入特殊药品管理范围,需按照《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进行管理,但对于有毒中药饮片,国家层面始终未出台明确的管理办法,多数医院对其管理处于缺失状态,存在较大的用药安全隐患.通过对有毒中药饮片的现状进行研究,发现目前存在认识不足、定位模糊与管理混乱等问题,有毒中药饮片的定性与定量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需要构建统一的中药毒性研究方法体系,以便为有毒中药饮片管理方法的科学制定和品种目录筛选提供支撑.本研究明确了有毒中药饮片概念与定位,并参照现代高危药品管理理念,提出了分级管理方法,包括毒性标识、调剂重量误差、超给药途径和超给药剂量使用、复核、发药等内容,以便为促进有毒中药饮片合理应用与管理提供依据.

    有毒中药饮片现状管理方法安全用药

    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心力衰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探讨

    张宁王新陆王永霞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期阶段,发病率居高不下.联合中药治疗心力衰竭可因人而异,虚实并治,较单纯西医治疗有更广泛优势.葶苈大枣泻肺汤出自《金匮要略》,是治疗心力衰竭的经典方剂之一,有泻肺行水、下气平喘之功,可泻肺中实水而顾护胃气,在治疗急、慢性心力衰竭和肺心病方面有显著疗效.葶苈大枣泻肺汤及其加减方剂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通过前期文献挖掘,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心衰的作用机制与调节RAAS系统、抑制心室重构等有关,可减少氧化应激、调控炎症因子表达、调节能量代谢、抑制细胞凋亡,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心力衰竭病情复杂,证候多样,应用代谢组学技术,从多通路及通路间的联合作用角度出发,通过临床及实验研究,可为葶苈大枣泻肺汤等中药方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提供确切实验依据,为心力衰竭不同证候的精准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心力衰竭葶苈大枣泻肺汤理论疗效作用机制

    王松龄教授扶正驱邪法在烟雾病中的运用

    苗彦永王峰丁瑞丛王伟民...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烟雾病是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中动脉、前动脉起始部为主的慢性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为特征,并继发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目前,该病病因不明,西医学至今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药物,手术主要采用颅内外血管重建术,疗效不一.名老中医药专家王松龄教授对烟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挖掘整理,并结合西医学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中医学治法和方药,在长期的临床诊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王教授认为该病的主要病机是元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痰浊瘀血,阻塞脉络,清阳不升,脑窍失养,从而引发多种临床症状.治疗上采用扶正驱邪的方法,遵循补元气、调五脏,升清阳、实脑窍,涤痰瘀、通脉络,泻浊毒、洁脏腑的治疗原则,创制了中风防治灵1号、2号方,汤、丸并用,防治结合,长期服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通过对王松龄教授治疗烟雾病经验进行总结,为进一步探索中医药防治烟雾病提供些许经验和思路.

    烟雾病扶正驱邪元气亏虚王松龄中医师

    "师带徒"模式在中医本科教学中的实践效果研究

    王海波张俊萍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师带徒"模式在中医本科生培养中的实践效果,研究不同教学方法对于中医本科学生培养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扬州大学医学院在校学习的中医类本科学生,根据是否参与"师带徒"模式进行培养将学生分为观察组(参与"师带徒"模式)和对照组(常规学习,未参与"师带徒"模式).汇总学习期间的临床实践考核成绩和相关理论考试成绩,采用对学生和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综合考察.主要观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情况、专业胜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以及对不同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等.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临床技能操作熟练度、专业胜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以及对"师带徒"教学模式融入本科教学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医本科教学中融入"师带徒"教学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能够显著提升中医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师带徒模式中医本科教学教学效果学习效率

    疏肝滋阴降火方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阴虚火旺兼肝郁证的疗效及对中医证候、子宫卵巢容积、性激素的影响

    张晓莹马书鸽潘碧琦刘嘉芬...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疏肝滋阴降火方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阴虚火旺兼肝郁证的疗效及对中医证候、子宫卵巢容积、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诊断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中医辨证为阴虚火旺兼肝郁证的女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疏肝滋阴降火方(生地黄、牡丹皮、泽泻、茯苓、山茱萸、柴胡、墨旱莲、知母、黄柏、山药、鳖甲、郁金、甘草片)加减治疗,1 d 1剂,分早晚2次温服.对照组给予肌内注射醋酸曲普瑞林冻干粉针,100μg/kg,每4周注射1次.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子宫卵巢容积、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结果: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00%(24/3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患儿急躁易怒、烦热盗汗、口干口苦、大便干结等中医证候方面,在减小卵巢容积、降低E2水平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减小子宫容积、降低LH、FSH水平方面,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滋阴降火方治疗阴虚火旺兼肝郁证ICPP患儿可以有效改善各项症状体征,降低性激素水平,临床疗效好.

    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阴虚火旺证肝郁证疏肝滋阴降火方中医证候性激素

    热敏灸联合润肠通便丸治疗阳气亏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所致便秘的疗效及对CSS评分的影响

    袁海滨李春蕾范晓燕杜廷海...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润肠通便丸治疗阳气亏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所致便秘的疗效及对慢性便秘严重度评分量表(CS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阳气亏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所致便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按《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采用规范化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润肠通便丸,6 g/次,3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热敏灸(取穴大肠俞、天枢、上巨虚、神阙、关元)治疗,每日1次.两组均于治疗10 d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14例,有效33例,未愈5例,有效率为91.67%(55/60);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11例,有效31例,未愈14例,有效率为76.67%(46/60).对照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S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依从人数58例,依从率为96.67%(58/60).对照组依从人数52例,依从率为86.67%(52/60).两组依从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能调节阳气亏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脏腑功能,缓解便秘症状,增加患者依从性.

    慢性心力衰竭便秘阳气亏虚热敏灸润肠通便丸疗效

    针刺合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水平、肠黏膜屏障指标的影响

    纪丽高宗跃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合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水平和肠黏膜屏障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补充维生素、调节水电解质平衡,针对性的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缓释片,第1周:4次/d,1 g/次;第2~8周:4次/d,0.5 g/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脾俞、大肠俞、中脘、天枢、合谷、足太阴、关元)联合中药(白头翁、白术、葛根、黄柏、薏苡仁、马齿苋、诃子、白芍、甘草片)保留灌肠,针刺每日1次,每次留针20 min;中药保留灌肠每日1次,每次保留药液2 h左右.两组均连续治疗12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29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36%(53/55);对照组临床痊愈14例,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78.18%(43/55).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改良Mayo、肠黏膜Baron、中医症状评分、内毒素(ET)、降钙素原(PCT)、二胺氧化酶(DAO)指标,以及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23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45%,治疗组为23.6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合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缓解腹泻腹痛等临床症状,改善血清炎症因子及肠黏膜屏障指标.

    溃疡性结肠炎针刺灌肠改良Mayo评分Baron评分炎症因子

    补肺益肾化痰方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疗效及对肺功能、哮喘控制情况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刘鹏田中华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补肺益肾化痰方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疗效及对肺功能、哮喘控制情况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茶碱缓释片,0.2 g/次,2次/d,口服;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经口吸入,吸入后立即规范漱口,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加服补肺益肾化痰方(党参、黄芪、茯苓、炒白术、陈皮、山萸肉、补骨脂、紫菀、杏仁、麦冬、五味子、葶苈子),1剂/d,水煎,100 mL/次,2次/d,早晚温服.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7.88%(29/33);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2.73%(24/33).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喘息、胸闷、咳嗽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和呼气流量峰值、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免疫球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补肺益肾化痰方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有较好疗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控制哮喘发作,增加机体免疫力.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肾气虚补肺益肾化痰方肺功能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免疫球蛋白

    养血强筋膏联合蠲痹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VAS、HSS评分的影响

    张向慧杨豪蒋振营郑永智...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养血强筋膏联合蠲痹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96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蠲痹汤(独活、羌活、秦艽、桂心、桑枝、海风藤、川芎、当归、乳香、木香、甘草片),水煎至400 mL,分2次服用,1剂/d,连续服用1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养血强筋膏基础方(生薏苡仁、阿胶、党参、生黄芪、生白术、熟地黄、当归、牛膝、炒白芍、赤芍、天花粉、菟丝子、黄精、旱莲草、玉竹、麦冬、姜黄、刘寄奴、三棱、莪术、制乳香、制没药、丹参、王不留行、羌活、牡丹皮、生地黄、独活、防风、陈皮、鳖甲、龟板、血竭)加减,每次15 mL,2次/d,早晚开水冲服.每4周服用1剂,共3剂.两组均连续服用12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92%(47/48);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72.92%(35/4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白细胞介素(IL)-1β、IL-6、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水平方面对比,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养血强筋膏联合蠲痹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

    膝骨关节炎肝肾亏虚养血强筋膏蠲痹汤VAS评分HS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