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中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药材公司

赵润怀

月刊

1673-4890

zybjb@163.com

010-88468213,88468211

100195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5号依斯特大厦8层

中国现代中药/Journal Modern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以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为己任,宣传国家有关中药政策,传递科技与市场信息,研究探讨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和经济问题,交流推广中药研发的技术成果和经验,力求为政府宏观决策、企业生产经营、科技研发教育等广大中药界人士提供交流平台和全方位服务。《中国现代中药》2012年对栏目设置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后的栏目分别为专稿、中药科技、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文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修订背景及主要修订内容

    魏建和王文全王秋玲乔旭...
    743-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理解和贯彻新发布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新版中药材GAP)、促进中药材GAP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推动中药高质量发展,浅谈新版中药材GAP修订背景、过程、主要修订思路、业界关注重点问题的处理及需要进一步细化的内容.新版中药材GAP共14章144条,较试行版中药材GAP增加了4章87条;修订中贯彻的主要思路包括强调对中药材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管理、重视全过程细化管理、以"六统一"和"可追溯"树立风险管控理念;强调高标准、严要求、兼顾中药材生产实际情况及当前技术水平;贯彻"写我要做、做我所写、记我所做"理念,将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制定前置;立足中医药特色和传承,鼓励采用适宜的新技术、新方法;强调药材规范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强化药材流向管理,补充了放行、投诉、退货与召回等管理内容.修订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包括新版中药材GAP的适用范围,"六统一",生产组织方式,产地,种质,农药使用,壮根灵、膨大素等生长调节剂的使用,硫黄熏蒸与磷化铝熏蒸,技术规程与标准操作规程,中药材生产质量追溯体系,批等.

    新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生产规范化质量管理修订背景修订思路

    基于"延伸检查"实施新版中药材GAP各方职责与机遇探讨

    魏建和王秋玲王文全乔旭...
    752-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助于理解新发布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新版中药材GAP)实施的"延伸检查"方式、促进各方建设规范化生产基地、推动中药高质量发展,探讨按"延伸检查"实施新版中药材GAP中药生产企业、中药材生产企业及各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及其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等.新版中药材GAP既没有采取《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采用的认证方式,也没有采用备案管理方式,而是采用了"延伸检查"的新方式.中药生产企业药品标签标示"药材符合GAP要求",有责任开展原料供应商审核,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中药生产企业监管时可按需要延伸检查中药材生产企业,地方政府和各部门鼓励指导中药生产企业和中药材生产企业建设GAP基地.采用延伸检查实施新版中药材GAP可使中药材生产企业走上发展壮大之路,成为中药生产企业保障原料质量、生产优质药品的重要抓手,成为地方政府和中药行业管理部门发展中药材生产的有效手段,也将成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材质量监管的有效方式.

    新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延伸检查"中药材生产企业中药生产企业认证备案管理

    新版中药材GAP建设规范化生产基地的要点探讨

    王秋玲魏建和王文全乔旭...
    758-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推动新发布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落地实施,分析了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要点:明确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关键环节、开展质量风险评估、实施"六统一"、生产全过程关键环节"可追溯"、不违反系列禁止性条款;其总体实施思路是"写我要做,做我所写,记我所做".基地建设需从统一规划、文件编写、选址与准备、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内审5个方面实施,其最终目标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的均一、稳定和可控,并较好地控制生产成本.

    新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生产企业规范化生产基地质量管理建设要点

    安徽省药用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

    覃月健尹旻臻刘鹤龄杨正阳...
    76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外调查中,通过标本鉴定和文献查阅,发现了安徽省1个新记录属、3个新记录种和1个新记录变种,即乌口树属(Tarenna Gaertn.)、白花苦灯笼Tarenna mollissima(Hook.et Arn.)Robins.、毛柄金腰Chrysosplenium pilosopetiolatum Z.P.Jien.、笔罗子Meliosma rigida Sieb.et Zucc.和虎耳草状景天Sedum drymarioides Hance var.saxifragiforme X.F.Jin et H.W.Zhang.凭证标本保存于安徽中医药大学腊叶标本馆(ACM).这些新记录的发现,不仅为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类群多样性提供依据,还丰富了安徽省的植物资源种类.

    安徽省药用植物新记录乌口树属白花苦灯笼毛柄金腰笔罗子虎耳草状景天

    基于MaxEnt和GIS的新疆紫草产地生态适宜性分析

    叶雨樊丛照张际昭赵亚琴...
    770-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新疆紫草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为优质新疆紫草生产基地选址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第四次全国中药普查新疆普查空间数据中129份新疆紫草的基本信息,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分析评价.结果:影响新疆紫草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为海拔、土壤类型、植被类型、6月降水量、12月降水量、10月平均气温、等温性;新疆紫草潜在分布区为和静县、尼勒克县、博乐市、温泉县、昭苏县、霍城县、精河县、伊宁市、伊宁县、裕民县、奎屯市、阿克陶县、巩留县、乌鲁木齐县、乌恰县等;MaxEnt模型预测结果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曲线下面积(AUC)>0.9.结论:新疆紫草的生态适宜性分布区主要集中在天山山脉中段的和静县、尼勒克县、博乐市、温泉县、昭苏县,建议优先选择上述区域开展新疆紫草人工栽培.

    新疆紫草生态因子最大信息熵模型生态适宜性

    西洋参根腐病抗性相关基因PqDELLA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杨姗姗王仪刘紫祺邵慧慧...
    776-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克隆西洋参PqDELLA1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探讨其在西洋参抗根腐病中的表达模式.方法:根据已获得的西洋参转录组数据,设计PqDELLA1基因全长扩增引物,利用无缝克隆的方法获得全长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采用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在线Blastp、DNAMAN和MEGA 6.0等软件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PqDELLA1基因的组织表达及诱导表达模式.结果:扩增得到西洋参PqDELLA1基因,其cDNA序列为1743 bp,编码580个氨基酸;PqDELLA1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63910,理论等电点为5.01,不含信号肽,为非跨膜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与番茄SlDELLA蛋白氨基酸相似度最高.qPCR结果显示PqDELLA1基因在叶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茎,根中最少;该基因的表达受根腐病病原菌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的诱导,接种后5 d内持续升高后降低.结论:首次克隆出西洋参PqDELLA1基因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和表达特性分析,发现该基因可响应F.solani的侵染,为后续解析其参与西洋参抗病反应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西洋参根腐病PqDELLA1生物信息学表达分析

    乌头内生细菌组成分析

    涂然黄文峰冯正平王娜...
    784-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揭示乌头内生细菌的菌群组成及其与生物碱含量的相关性.方法:运用高通量测序分析不同产地乌头叶、茎和根组织内生细菌的16S rDNA V4区,基于测序结果进行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分析、物种分类、差异及相似性分析.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产地乌头叶、茎和根组织乌头类生物碱含量,并对乌头各组织的内生细菌相对丰度和生物碱含量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乌头内生细菌主要由4门,9纲,16目,36属组成;不同产地乌头的内生细菌丰度和多样性均存在差异,但核心菌群组成相似,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占主导;共发现6种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与乌头根组织生物碱含量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不同产地乌头内生细菌组成存在差异但核心菌群相似,部分内生细菌丰度与生物碱含量之间显著相关.

    乌头内生细菌高效液相色谱乌头碱相关性分析

    基于UPLC-Q-TOF-MS/MS的皖贝母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分析

    李莉娅蒲婧哲张亚中杨青山...
    792-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MS)对皖贝母醇提取物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采用CORTECS C18色谱柱(150 mm×4.6 mm,2.7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和10 mmol·L–1甲酸铵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40 mL·min–1,进样体积为2μL.质谱使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扫描采集数据.结果:通过二级高分辨质谱分析结合对照品数据及相关文献,共鉴定出皖贝母醇提取物中14个化合物的结构,包括生物碱类成分12个、非生物碱类2个,其中8个成分为首次从皖贝母中鉴定出来.结论:采用UPLC-Q-TOF-MS/MS建立了快速分析皖贝母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的方法,该法快速、准确,为皖贝母生物碱化学成分鉴定提供了新的策略,并为皖贝母质量控制和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参考.

    皖贝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生物碱

    鸭公树子中生物碱类成分及抗炎镇痛活性研究

    李君梁晓
    799-8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鸭公树子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及抗炎镇痛活性.方法:采用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及高效液相制备色谱法等,对鸭公树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质谱法(MS)等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和小鼠扭体实验分别观察单体成分的抗炎、镇痛作用效果.结果:从鸭公树子三氯甲烷提取部位中分离得到9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樟苍碱(1)、N-甲基樟苍碱(2)、乌药碱(3)、波尔定碱(4)、新木姜子碱(5)、杏黄罂粟碱(6)、异紫堇定碱(7)、烟酰胺(8)、N-反式阿魏酰酪胺(9).新木姜子碱能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P<0.01),并能减少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P<0.0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鸭公树子中分离得到,新木姜子碱显示出明显的抗炎镇痛活性,可能是该植物的活性成分之一.

    鸭公树化学成分结构鉴定新木姜子碱抗炎镇痛

    八角枫的化学成分研究

    岳跃栋付小彬孙国栋
    805-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八角枫科八角枫属植物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Lour.)Harm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经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八角枫根的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异落叶松树脂醇-3α-O-β-D-吡喃葡萄糖苷(1)、(+)-南烛树脂醇-3α-O-β-D-吡喃葡萄糖苷(2)、(7S,8R)-川素馨木脂苷(3)、枇杷苷(4)、(6R,9R)-大柱香波龙烷-4-烯-9-醇-3-酮-O-β-D-(6′-O-β-D-呋喃芹糖基)吡喃葡萄糖苷(5)、马钱酸(6)、(1S,4S)-7-羟基去氢白菖烯(7)、(1R,4S)-7-羟基去氢白菖烯(8)、八角枫碱(9)、尿嘧啶(10)、尿苷(11)、胸苷(12)、5-羟基-2-羟甲基吡啶(13)、2,6-去氧果糖嗪(14)、3,4′-O-β-D-二甲基逆没食子酸(15)、3′-O-β-D-甲基-3,4-亚甲二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16)、水杨醇(17)、香草醛(18)、没食子酸(19)、没食子酸甲酯(20)、没食子酸乙酯(21).结论:化合物1~6为首次在八角枫属中分离得到.

    八角枫八角枫属化学成分木脂素生物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