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中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药材公司

赵润怀

月刊

1673-4890

zybjb@163.com

010-88468213,88468211

100195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5号依斯特大厦8层

中国现代中药/Journal Modern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以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为己任,宣传国家有关中药政策,传递科技与市场信息,研究探讨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和经济问题,交流推广中药研发的技术成果和经验,力求为政府宏观决策、企业生产经营、科技研发教育等广大中药界人士提供交流平台和全方位服务。《中国现代中药》2012年对栏目设置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后的栏目分别为专稿、中药科技、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文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色泽量化与UPLC指纹图谱的不同产地荆芥药材质量评价

    王寿富田甜谢明晏崔婷...
    812-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色泽量化原理分析荆芥药材粉末颜色与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指标成分含量、浸出物的相关性,同时对不同产地荆芥药材的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UPLC测定不同产地荆芥药材的指纹图谱,采用分光测色仪测定药材粉末颜色(L*、a*、b*值),同时测定醇溶性浸出物、水溶性浸出物及指标成分含量,运用SPSS 26.0软件分析色度值与各项测定指标的相关性,结合聚类分析法、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型、熵权TOPSIS法对13批不同产地的荆芥药材质量进行评价.结果:13批荆芥药材的UPLC指纹图谱共确定21个共有峰,相似度较高,指认出橙皮苷、迷迭香酸、胡薄荷酮3个成分.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峰1分别与L*、b*、总色值(E)呈高度正相关,胡薄荷酮含量、峰17分别与L*、b*、E值呈高度负相关,橙皮苷含量、峰9分别与b*值呈高度正相关;峰3分别与L*、b*、E值呈显著正相关,橙皮苷含量、峰9分别与L*、E值呈显著正相关,峰7、18分别与L*、E值呈显著负相关,峰5、11、13、14、16分别与b*值呈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可将荆芥药材聚成2类,浙江萧山聚为一类,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河南周口聚为一类.OPLS-DA结果显示,峰17(胡薄荷酮)、9(橙皮苷)、13、10(迷迭香酸)、11、12、14的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均大于1.熵权TOPSIS法结果显示河北安国产荆芥的质量整体较佳.结论:荆芥药材粉末色度值与各项测定指标密切相关,可用于不同产地荆芥药材的质量控制和预测.

    荆芥色度值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质量标志物熵权TOPSIS分析

    基于HPLC多成分定量结合外观性状的金银花质量评价与等级标准的制定

    代熙郭然黄厚钰耿泽宇...
    821-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对比主产区和部分新产区金银花的差异,研究金银花药材质量的分级规律,建立广泛通用的金银花等级质量标准.方法:收集8个地区共计78批样品,测定外观性状指标,包括颜色、黄条率和枝叶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总酚酸和木犀草苷含量;使用SPSS 26.0和SIMCA 14.1软件进行质量评价和等级划分.结果:8个地区金银花样品绿原酸质量分数为1.17%~3.66%,总酚酸质量分数为3.34%~6.59%,木犀草苷质量分数为0.045%~0.185%.主成分分析对比发现甘肃通渭、云南云龙地区金银花同主产区金银花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加工方式处理的金银花区分较为明显.根据综合评分结果将金银花分为4个等级.结论:部分样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总酚酸含量不达标.主产区金银花特征相似,不同新产区的金银花质量差异较大.建立的金银花等级质量标准能够反映药材质量的差异性,为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金银花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木犀草苷质量标准

    千金子制霜前后提取物对人胚肾细胞HEK293的体外毒性作用

    杨子烨张桂梅王佩华王慧楠...
    831-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千金子制霜前后提取物对正常人胚肾细胞HEK293的影响,探究千金子制霜减毒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EK293细胞为体外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千金子生品低、中、高质量浓度(100、200、400μg·mL–1)组和千金子霜品低、中、高质量浓度(100、200、400μg·mL–1)组.细胞体外培养后,分别给予等体积的无血清培养液和千金子生品、霜品提取物溶液,各组均设置3个复孔.采用CCK-8法评价细胞存活率,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数量及形态变化;碘化丙啶(PI)染色法和Annexin V-FITC/PI双重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试剂盒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谷胱甘肽(GSH)、肌酐(Cr)和细胞裂解液中尿素氮(BUN)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千金子生品各质量浓度组HEK293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形态异常,细胞数量减少,G0/G1、G1/G2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LDH、BUN、Cr水平升高(P<0.05,P<0.01),GSH水平降低(P<0.01);与千金子生品组比较,千金子霜品相应质量浓度可显著增加HEK293细胞存活率(P<0.01),改善细胞形态,增加G0/G1期、G1/G2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同时能明显降低LDH、BUN、Cr水平(P<0.05,P<0.01),提高GSH水平(P<0.01).结论:千金子制霜后可能通过减轻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氧化损伤改善肾细胞功能、减少细胞凋亡,从而降低体外肾毒性.

    千金子制霜减毒HEK293细胞肾毒性

    巴戟天中有效成分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转运

    张超华悦李喆史辑...
    837-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巴戟天中的有效成分水晶兰苷、去乙酰车叶草苷酸和耐斯糖在人源结肠癌细胞Caco-2单层模型中的吸收特性.方法: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建立Caco-2细胞单层模型,以细胞形态学特征、细胞跨膜电阻等指标验证和筛选模型.考察不同pH、不同质量浓度的水晶兰苷、去乙酰车叶草苷酸和耐斯糖对Caco-2细胞活力的影响,以确定给药pH和质量浓度.通过Caco-2细胞转运实验探究药物质量浓度、作用时间与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对水晶兰苷、去乙酰车叶草苷酸和耐斯糖吸收转运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水晶兰苷、去乙酰车叶草苷酸和耐斯糖的累积转运量.结果:水晶兰苷、去乙酰车叶草苷酸和耐斯糖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吸收良好,三者低质量浓度的双侧表观渗透系数(Papp)明显大于中、高质量浓度;加入盐酸维拉帕米后,三者的Papp变化不大,说明这3个成分的小肠吸收不需要载体.去乙酰车叶草苷酸的液相色谱图中存在少量水晶兰苷,说明去乙酰车叶草苷酸存在首过效应.结论:巴戟天中水晶兰苷、去乙酰车叶草苷酸和耐斯糖3个特征性成分在跨膜转运过程中均以被动转运为主,且3个成分都存在自身质量浓度抑制现象.

    巴戟天水晶兰苷去乙酰车叶草苷酸耐斯糖Caco-2细胞单层模型跨膜转运被动转运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松花粉调节高脂血症机制探讨

    余泽宇梁士兵高凯石丽花...
    845-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松花粉对高脂血症治疗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获取中药松花粉化学成分;利用PubChem数据库将成分标准化,并导入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其潜在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得高脂血症相关潜在靶点;利用Venny软件将所得松花粉相关靶点与高脂血症相关靶点取交集,并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模型和成分-靶点网络;通过Metascape平台进行交集靶点的基因本体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结果:松花粉治疗高脂血症关键活性成分为山柰酚、香橙素、β-谷甾醇、花旗松素等,关键靶点蛋白有类视黄醇X受体α(RXRA)、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蛋白激酶B1(Akt1)、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α(PIK3R1)、甲状腺素运载蛋白(TT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A)等.松花粉治疗高脂血症的通路主要涉及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卵巢类固醇及类固醇生物生成、脂肪细胞脂解调节、胆汁分泌、胰高血糖素信号通路、脂肪消化和吸收等通路,其主要分子和生物功能主要与脂质结合、类固醇代谢、炎症反应、脂质应答、激素调节等相关.结论:研究结果初步说明了松花粉治疗高脂血症可能的作用机制,体现了松花粉多靶点、多通路、联合调控、调节平衡的作用特点,为松花粉相关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松花粉高脂血症网络药理学靶点预测

    Box-Behnken优化红景天中红景天苷和酪醇的提取工艺

    李杰左想想张南茜刘江齐...
    854-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红景天中红景天苷和酪醇的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时间、含水量及液料比对红景天苷和酪醇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该提取条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法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30 min,含水量26%,液料比38:1,在此条件下,红景天苷和酪醇的提取率分别为11.64、2.02 mg·g–1,与模型预测值吻合.结论: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的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法提取稳定可靠、切实可行,可为红景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红景天超声辅助提取低共熔溶剂Box-Behnken响应面法

    五味子药材提取工艺优化及8个木脂素类成分含量测定

    朱琳侯丽华刘亮亮陈素娥...
    861-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木脂素类成分的提取方法,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五味子药材中8个木脂素类成分(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当归酰戈米辛H、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酯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超声时间、甲醇体积分数、料液比为考察因素,以8个木脂素类成分总含量为考察指标来优化提取工艺,并验证此工艺.采用Agilent ZB-Extend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5%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35℃.结果:五味子药材中木脂素类成分的最优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30 min,甲醇体积分数为100%,料液比1:50;不同产地五味子的8个木脂素类成分含量有差异,RSD为8.44%~20.02%.结论: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五味子中木脂素的提取工艺科学稳定、准确可靠,建立测定8个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简便准确,可为五味子药材的质量评价及工业化提取生产提供参考.

    五味子木脂素含量测定Box-Behnken响应面法提取工艺

    总评归一法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补肾强筋丸提取工艺

    崔旭辉尚佳李喜香陈国华...
    868-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补肾强筋丸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地黄苷D、马钱苷、莫诺苷、阿魏酸含量和浸膏得率的总评归一值(OD值)为评价指标,以浸泡时间、提取时间、溶剂量为影响因素,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选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水提取2次,每次浸泡时间为60 min,提取时间为120 min,OD值为0.7233.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实测值与预测值偏差为3.0%.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提取补肾强筋丸,为临床应用和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补肾强筋丸提取工艺多指标高效液相色谱法归一化法

    响应面法优化柴黄片包衣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

    郭田甜房兆营窦希波邵明杰...
    876-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柴黄片糖衣包裹易吸潮、霉变,药物有效期短等问题,以柴黄素片为试材,探究了薄膜包衣对柴黄片成品性状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取响应面分析法,以进风温度、包衣液体积分数、雾化压力、滚筒转速为考察因素,以包衣合格率和崩解时限为考察指标,优选薄膜包衣工艺条件.将该条件生产的薄膜包衣片与糖衣片进行加速及长期稳定性对比实验.结果:薄膜包衣最佳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65℃、包衣液体积分数12%、雾化压力0.3 MPa、滚筒转速12 r·min–1,此条件下薄膜包衣片在稳定性试验中性状、吸湿性、崩解时限、黄芩苷含量均优于糖衣片.结论:柴黄片薄膜包衣可以有效延长药物有效期,该方法简便、易行、工艺稳定,可用于柴黄片的包衣生产.

    柴黄片薄膜包衣响应面法黄芩苷稳定性

    HPLC-QAMS同时测定屏风生脉胶囊中9个指标成分含量

    黄孝权何人大魏谭军周殿儒...
    882-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一测多评法(HPLC-QAMS)同时测定屏风生脉胶囊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芒柄花素、升麻素苷、升麻素、亥茅酚苷、麦冬甲基黄烷酮A及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AX StableBond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多波长切换检测(0~36 min,254 nm,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芒柄花素、升麻素苷、升麻素和亥茅酚苷;36~60 min,296 nm,麦冬甲基黄烷酮A和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进样量10µL.以升麻素为内参物,建立其他8个指标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RCF),并计算各成分含量.采用外标法(ESM)测定屏风生脉胶囊中9个指标成分含量对QAMS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测定了3个厂家12批屏风生脉胶囊中9个指标成分的含量,9个指标成分分别在2.68~67.00(r=0.9994)、1.76~44.00(r=0.9991)、2.15~53.75(r=0.9992)、4.37~109.25(r=0.9997)、6.58~164.50(r=0.9995)、2.49~62.25(r=0.9992)、1.88~47.00(r=0.9998)、1.36~34.00(r=0.9992)、1.09~27.25μg·mL–1(r=0.9993)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及RSD分别为99.34%(1.40%)、97.25%(1.13%)、98.73%(1.33%)、100.09%(0.68%)、100.04%(0.77%)、98.46%(1.26%)、97.94%(1.06%)、96.89%(1.03%)和98.90%(0.72%).QAMS与ESM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方法操作便捷、结果准确,可用于屏风生脉胶囊中9个指标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实现多指标质量控制.

    屏风生脉胶囊高效液相色谱一测多评法多指标成分相对校正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