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遵义医科大学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遵义医科大学

双月刊

2096-8159

2043579886@qq.com

0851-28643529

563099

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学府西路6号(新蒲校区)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遵义医学院学报》是经贵州省科技厅及贵州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由贵州省教育厅主管、遵义医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刊物。创刊于1960年(原刊名《大连医学院学报》),现刊名《遵义医学院学报》,双月刊。主要栏目设有:专家述评、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技术与方法、调查报告、综述、学术动态、消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成都市锦江区污水中猴痘病毒的监测及基因特征分析

    陈欣曹誉龄杨颖馨曹昊...
    83-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成都市锦江区污水中猴痘病毒含量,并对其进行分型溯源。方法 2023年7~9月对成都市第九污水处理再生水厂未经消杀处理的污水进行24 h间断采样,共采集26个样本。用聚乙二醇沉淀法将水样从105 mL浓缩到0。6 mL后,提取核酸,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检测猴痘病毒,用猴痘病毒假病毒标准物质制备标准曲线计算相对浓度。对阳性的样本进行猴痘病毒全基因组扩增子测序。结果 8个样本检测出猴痘病毒阳性,检出率30。8%,均为西非分支Ⅱb C。1型。各分离株基因与报道的临床阳性株非常相似,与 2022年猴痘疫情暴发的基因组密切相关。各分离株序列之间也非常相似,相似性为99%以上。结论 污水中的猴痘病毒都与报道的临床毒株高度相似,可以推定污水中的猴痘病毒均来自于患者或携带者的人体脱落物或排泄物。污水中猴痘病毒浓度与阳性报告病例的发生率基本呈正相关,表明污水监测是监测猴痘感染传播趋势的可行方法。

    猴痘病毒污水环境监测扩增子测序

    一款治疗湿疹的中药复方巴布剂的工艺研究

    潘福竺赖华清吴宏伟张建永...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化一款治疗湿疹的中药复方巴布剂的处方及工艺。方法 以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明确巴布剂基质中聚乙烯醇、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甘油的添加量及其对基质性能的影响。并以香榧假种皮、徐长卿和蛇床子为主要原料,同样以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标准,确定中药复方在巴布剂中的最优载药量,优化中药复方巴布剂的配方。结果 各因素对巴布剂基质均匀性、涂展性、皮肤追随性、重复粘贴性、膏体残留量及透布程度的综合影响顺序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聚乙烯醇>甘油,中药复方巴布剂的最优处方为:聚乙烯醇3。50 g,明胶4。00 g,羧甲基纤维素钠1。50 g,甘油10。00 g,载药量30%。结论 根据优化后的处方,制成的中药复方巴布剂成型性好,涂展性和皮肤追随性适中,揭帖于皮肤后无膏体残留。

    巴布剂处方优化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

    肾切除术后并发手术部位白色念珠菌脓肿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孙显武王敏龙寿义梁国标...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后并发手术部位白色念珠菌脓肿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例重度积水无功能肾患者行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后并发手术部位白色念珠菌脓肿的诊治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该患者行尿液和引流液培养、影像学检查确诊,经保守治疗未见明显好转,遂尝试通过窦道放置引流管,引流效果欠佳,后在CT引导下进行脓肿穿刺引流,但未能完全消除脓肿。最后行脓肿清除、异物取出及窦道切除术治疗后,患者治愈出院。结论 对于有高危侵袭性真菌感染需行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患者,术前尿液培养真菌阳性,应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术中减少尿液外溢,彻底冲洗,充分引流,避免生物合成材料等异物的使用。若术后并发手术部位脓肿,穿刺液或脓液培养真菌阳性时可诊断侵袭性真菌病,抗真菌治疗效果欠佳时,早期行脓肿及异物清除手术可能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白色念珠菌脓肿手术部位感染肾切除术

    浙贝母逆转恶性肿瘤耐药的研究进展

    刘万青董语迪罗清
    99-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肿瘤治疗过程中,耐药的出现会大大降低治疗效果,有效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浙贝母具有逆转肿瘤细胞耐药的作用,常用于白血病、乳腺癌、肝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研究中。浙贝母中的化学成分可通过抑制P-糖蛋白(P-gp)的表达、减少药物外排、增加胞内药物浓度等机制,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实现其逆转耐药的作用;亦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进而增加肿瘤细胞内抗癌药物浓度,逆转肿瘤细胞耐药。现通过对近年来浙贝母化学成分及其逆转肿瘤细胞耐药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促进浙贝母的深入研究,为后续应用于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浙贝母恶性肿瘤逆转耐药生物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