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正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正骨
中医正骨

郭维淮

月刊

1001-6015

zyzg1989@126.com

0379-63551943、63546705

471002

河南省洛阳市启明南路82号

中医正骨/Journal Th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中医骨伤科学术性刊物。其宗旨是:突出中医骨伤特色,反映学术进展,交流新经验,报道新成果,传递新信息,介绍新技术、新器械,探讨新理论、新方法。 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以理论和临床研究为主,兼顾实验研究;为弘扬中国传统医学宝贵遗产,普遍提高中医骨伤科学术水平和医疗、科研、教学质量,促进中医骨伤现代化服务。读者对象为: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及中医大中专院校的骨伤专业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复方杜仲汤干预终板软骨退变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王庆敏沈毅弘李毅嵩谢强...
    1-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杜仲汤干预终板软骨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取 4 周龄SD大鼠 80 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和空白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每日灌胃相应剂量的复方杜仲汤药液,空白组每次用与中药低剂量组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早晚各1 次,共灌胃7d。灌胃干预结束后24 h,抽取各组大鼠腹主动脉血,制备相应药物浓度的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取4 周龄SD大鼠60 只,雌雄各半,摘取终板软骨组织,分离、提取终板软骨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终板软骨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空白血清组、低剂量含药血清组、中剂量含药血清组和高剂量含药血清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5 组细胞均加入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进行诱导。诱导后,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和空白血清组分别加入制备的低、中、高剂量的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进行干预。观察复方杜仲汤对终板软骨细胞活性、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以及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核转录因子红系2 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抗氧化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信号通路的影响。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各组终板软骨细胞的活性,计算细胞存活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终板软骨细胞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IL-1β、IL-6 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扩增法检测终板软骨细胞中Nrf2、Keap1、p53、Runt相关转录因子 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3,MMP13)和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盒转录因子9(sex-determing region of Y chromosome-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9,Sox9)的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终板软骨细胞中Nrf2、Keap1、P53、Runx2、MMP13 和Sox9 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①复方杜仲汤对终板软骨细胞活性影响的检测结果。模型组、空白血清组、低剂量含药血清组、中剂量含药血清组和高剂量含药血清组终板软骨细胞存活率均低于空白对照组。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细胞存活率均高于模型组和空白血清组。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细胞存活率均高于低剂量含药血清组。高剂量含药血清组细胞存活率高于中剂量含药血清组。②复方杜仲汤对终板软骨细胞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影响的检测结果。模型组、空白血清组、低剂量含药血清组、中剂量含药血清组和高剂量含药血清组终板软骨细胞中MDA、TNF-α、IL-1β和IL-6 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SOD、CAT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终板软骨细胞中MDA、TNF-α、IL-1β、IL-6 水平均低于模型组,SOD、CAT水平均高于模型组和空白血清组。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终板软骨细胞中MDA、TNF-α、IL-1β和IL-6 水平均低于低剂量含药血清组,SOD、CAT水平均高于低剂量含药血清组。高剂量含药血清组MDA、TNF-α、IL-1β和IL-6 水平均低于中剂量含药血清组,SOD、CAT水平均高于中剂量含药血清组。③复方杜仲汤对终板软骨细胞中Keap1-Nrf2/ARE信号通路影响的检测结果。模型组、空白血清组、低剂量含药血清组、中剂量含药血清组和高剂量含药血清组终板软骨细胞中Keap1、p53、Runx2、MMP13 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Nrf2、Sox9 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空白对照组。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终板软骨细胞中Keap1、p53、Runx2、MMP13 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和空白血清组,Nrf2、Sox9 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和空白血清组。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终板软骨细胞中 Keap1、p53、Runx2、MMP13 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低剂量含药血清组,Nrf2、Sox9 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低剂量含药血清组。高剂量含药血清组终板软骨细胞中Keap1、p53、Runx2、MMP13 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中剂量含药血清组,Nrf2、Sox9 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中剂量含药血清组。结论:复方杜仲汤可能通过调节Keap1-Nrf2/ARE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终板软骨细胞的活性,降低细胞内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从而起到干预终板软骨退变的作用,且其干预效果呈剂量依赖性。

    软骨疾病终板软骨复方杜仲汤软骨细胞大鼠,Sprague-Dawley实验研究

    补肾壮骨方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肝肾亏虚证的功效内涵解析及临床验证

    张楚王骁汉马兆臣刘毓东...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补肾壮骨方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NONFH)肝肾亏虚证的功效内涵。方法:①网络药理学研究。检索TCMIP v2。0、ETCM2。0、HERB数据库,收集补肾壮骨方的靶标基因,从项目组前期研究中获取NONFH肝肾亏虚证相关差异表达基因,以NONFH肝肾亏虚证典型症状为关键词检索NONFH肝肾亏虚证典型症状相关基因。将上述基因合并,构建补肾壮骨方治疗NONFH肝肾亏虚证蛋白质互作网络,从中筛选关键靶标基因,并对其进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合文献对相关信号通路进行药理作用分析。以靶标基因与信号通路、信号通路与药理作用的映射关系为基础,结合文献报道,构建补肾壮骨方治疗NONFH肝肾亏虚证"组方中药-关键靶标-信号通路-功效-药理作用-临床症状"关联网络。②临床研究。选择77 例(120 髋)NONFH肝肾亏虚证患者,采用口服补肾壮骨方治疗 6 个月。分别采用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和北京中医药大学X线评价系统进行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疗效评价。结果:①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从构建的补肾壮骨方治疗NONFH肝肾亏虚证蛋白质互作网络中共筛选出556 个关键靶标基因,这些基因共参与 39 条与NONFH肝肾亏虚证有关的信号通路,主要涉及纠正骨代谢紊乱、纠正脂代谢紊乱、矫正免疫-炎症失衡、改善血液循环受阻4 种药理作用。纠正骨代谢紊乱涉及靶标基因183 个,纠正脂代谢紊乱涉及靶标基因176 个,矫正免疫-炎症失衡涉及靶标基因171 个,改善血液循环受阻涉及靶标基因125 个。构建的"组方中药-关键靶标-信号通路-功效-药理作用-临床症状"关联网络直观显示了补肾壮骨方治疗NONFH肝肾亏虚证的功效内涵。②临床研究结果。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显示,治疗 6 个月后患者的髋关节疼痛强度评分、髋关节屈曲功能评分、行走距离评分及临床疗效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5。86±1。96)分,(2。26±1。84)分,t=25。672,P=0。000;(5。76±1。62)分,(3。46±1。68)分,t=38。411,P=0。000;(6。31±1。41)分,(0。78±0。74)分,t=46。771,P=0。000;(5。92±1。18)分,(2。32±1。06)分,t=48。263,P=0。000];临床疗效优88 髋、良28 髋、可2 髋、差2 髋。影像学疗效评价结果显示,治疗后3 年影像学疗效优17 髋、良25 髋、可67 髋、差11 髋;股骨头形态稳定109 髋、进展11 髋,坏死灶改善67 髋、稳定34 髋、进展19 髋,骨关节炎稳定100 髋、进展20 髋。结论:补肾壮骨方治疗NONFH肝肾亏虚证的机制为纠正骨代谢和脂代谢紊乱、免疫-炎症失衡及血液循环受阻,其中纠正骨代谢紊乱可能是最主要的机制。

    股骨头坏死肝肾亏虚补肾壮骨方网络药理学临床试验

    浮针疗法联合口服消髓化核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程慧郑伟张暑岚时晓华...
    17-2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浮针疗法联合口服消髓化核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6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消髓化核汤治疗组,每组30 例。联合治疗组采用浮针疗法联合口服消髓化核汤治疗,消髓化核汤治疗组单纯采用口服消髓化核汤治疗。浮针疗法每隔3~4d进行1 次,共治疗5~6 次,消髓化核汤连续口服20 d。比较2 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d的腰腿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治疗结束后12 个月的腰椎间盘突出重吸收率。结果:联合治疗组退出3 例、消髓化核汤治疗组退出5 例。治疗结束后1d,2 组患者腰腿部疼痛VAS评分、ODI 均低于治疗前[(7。07±1。71)分,(2。97±1。81)分,t=27。981,P=0。000;(7。18±1。52)分,(3。99±1。87)分,t=28。198,P=0。000;(33。53±7。60)%,(9。20±6。47)%,t=29。734,P=0。000;(33。40±7。70)%,(14。00±7。62)%,t=29。541,P=0。000];治疗前,2 组患者腰腿部疼痛VAS评分、ODI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3,P=0。793;t=0。067,P=0。946);治疗结束后1d,联合治疗组患者腰腿部疼痛VAS评分、ODI均低于消髓化核汤治疗组(t=2。155,P=0。035;t=2。631,P=0。011)。治疗结束后 12 个月,联合治疗组患者椎间盘突出重吸收率高于消髓化核汤治疗组[(36。61±15。31)%,(22。47±9。72)%,t=-4。268,P=0。000]。结论:浮针疗法联合口服消髓化核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促进椎间盘突出重吸收,且疗效优于单纯口服消髓化核汤。

    椎间盘移位腰椎浮针疗法消髓化核汤重吸收

    双袢与"Y"形三袢TightRope纽扣钢板内固定治疗新鲜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对比研究

    沈哲源彭巧英李恒郭松华...
    22-2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双袢与"Y"形三袢TightRope纽扣钢板内固定治疗新鲜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 年1 月至2019 年5 月收治的74 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双袢TightRope纽扣钢板内固定治疗者43 例(双袢组),采用"Y"形三袢TightRope纽扣钢板内固定治疗者31 例(三袢组)。比较2 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喙锁间距差值、肩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肩关节量表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双袢组的手术时间短于三袢组[(31。37±4。03)min,(50。94±5。66)min,t=17。387,P=0。000)]。术后 6 周、24 周、1 年以及末次随访时,双袢组的喙锁间距差值均高于三袢组[(1。60±1。76)mm,(0。26±0。23)mm,t=4。220,P=0。000;(2。11±2。11)mm,(0。31±0。31)mm,t=4。695,P=0。000;(2。19±2。19)mm,(0。38±0。37)mm,t=4。536,P=0。000;(2。21±2。21)mm,(0。40±0。39)mm,t=4。499,P=0。000]。末次随访时,2 组患者的肩部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t=32。538,P=0。000;t=24。849,P=0。000),2 组患者的肩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6±0。70)分,(0。55±0。72)分,t=0。058,P=0。954]。末次随访时,2 组患者的UCLA肩关节量表评分均较术前增高(t=-108。72,P=0。000;t=-52。267,P=0。000),双袢组的 UCLA肩关节量表评分低于三袢组[(47。02±1。71)分,(49。32±2。77)分,t=-2。490,P=0。015]。末次随访时,2 组患者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均较术前增高(t=-63。617,P=0。000;t=-67。607,P=0。000),双袢组的 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低于三袢组[(94。58±2。70)分,(94。61±3。12)分,t=-2。135,P=0。036]。双袢组2 例发生锁骨骨溶解,三袢组1 例发生切口感染。2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双袢与"Y"形三袢TightRope纽扣钢板内固定治疗新鲜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均能减轻肩关节疼痛,但双袢固定的手术时间更短、"Y"形三袢固定的肩关节功能恢复得更好。

    肩锁关节肩脱位TightRope纽扣钢板喙锁韧带重建临床试验

    基于现代文献分析慢性骨病血瘀证的分布及变化规律

    刘毓之颜炎陈卫衡
    28-4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骨病血瘀证的分布及变化规律。方法:选取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坏死、膝骨关节炎及骨质疏松症5 种慢性骨病,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检索这5 种疾病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从建库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从符合要求的文献中提取中医证型及证候表现并进行规范化处理后,分析慢性骨病血瘀证的分布及变化规律。结果:①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共检索到18 255 篇文献,经过逐层筛选最终纳入2929 篇文献,其中颈椎病文献 731 篇、腰椎间盘突出症文献 935 篇、股骨头坏死文献301 篇、膝骨关节炎文献658 篇、骨质疏松症文献304 篇。②证型分布和变化规律分析结果。共整理出 20 个血瘀证相关证型,出现频次位于前5 位的分别为气滞血瘀、瘀血阻络、肾虚血瘀、气虚血瘀和痰瘀阻络。颈椎病早期、中期和晚期血瘀证相关证型占比分别为 88。10%、59。56%、50。57%,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中期和晚期血瘀证相关证型占比分别为 95。90%、83。67%、51。39%,股骨头坏死早期、中期和晚期血瘀证相关证型占比分别为69。44%、58。33%、50。67%,膝骨关节炎发作期、缓解期和康复期血瘀证相关证型占比分别为 56。81%、98。35%、54。61%,骨质疏松症早期、中期和晚期血瘀证相关证型占比分别为97。62%、51。39%、83。97%。综合以上5 种疾病的中医证型,慢性骨病早期、中期和晚期血瘀证相关证型占比分别为 85。78%、74。21%、50。18%。③证候表现分布和变化规律分析结果。共整理出29 种血瘀证相关证候表现,出现频次位于前 5 位的分别为痛处固定、痛处拒按、关节刺痛、舌有瘀斑或瘀点和舌暗紫。颈椎病早期、中期和晚期血瘀证相关证候表现占比分别为 62。20%、40。55%、21。13%,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中期和晚期血瘀证相关证候表现占比分别为 62。32%、59。25%、58。25%,股骨头坏死早期、中期和晚期血瘀证相关证候表现占比分别为50。90%、79。81%、50。63%,膝骨关节炎发作期、缓解期和康复期血瘀证相关证候表现占比分别为 51。02%、65。02%、46。54%,骨质疏松症早期、中期和晚期血瘀证相关证候表现占比分别为 54。40%、44。36%、66。74%。综合以上5 种疾病的证候表现,慢性骨病早期、中期和晚期血瘀证相关证候表现占比分别为 57。83%、62。46%、52。58%。④证候表现聚类分析结果。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坏死及骨质疏松症的血瘀证证候表现均聚为早期、中期和晚期3 个亚类,膝骨关节炎的血瘀证证候表现聚为发作期、缓解期和康复期 3 个亚类。颈椎病早期、中期和晚期的血瘀证证候表现分别以痛处固定、颈部刺痛、肢体麻木等为主,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中期和晚期的血瘀证证候表现分别以痛处拒按、痛处固定、皮下瘀斑等为主,股骨头坏死早期、中期和晚期的血瘀证证候表现分别以髋部刺痛、静息痛、肌肉萎缩等为主,膝骨关节炎发作期、缓解期和康复期的血瘀证证候表现分别以痛有定处、关节刺痛、肌肤麻木等为主,骨质疏松症早期、中期和晚期的血瘀证证候表现分别以面色黧黑、腰背刺痛、痛处固定等为主。5 种慢性骨病早期、中期和晚期的血瘀证证候表现分别以痛处固定、痛处拒按、肌肉萎缩等为主。结论:血瘀证贯穿于慢性骨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主要包括气滞血瘀、瘀血阻络、肾虚血瘀、气虚血瘀和痰瘀阻络等;在慢性骨病的早、中、晚期,血瘀证主要证候表现分别为痛处固定、痛处拒按、肌肉萎缩。随着疾病的发展,脊柱类慢性骨病血瘀证呈现逐渐减少的规律,关节类慢性骨病血瘀证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规律,代谢类慢性骨病血瘀证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规律,整体上慢性骨病血瘀证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规律。

    辨证慢性骨病血瘀证候文献分析

    F形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邝孝坤田可为范克杰马文龙...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F形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FN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比较F形空心螺钉内固定术(F形固定组)与3 枚空心螺钉平行内固定术(平行固定组)治疗FNF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非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2011 年1 月1 日至2024 年5 月1 日。由2 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16。0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 项研究,其中非随机对照试验 7 项、随机对照试验4 项;共涉及846 例患者,其中F形固定组425 例、平行固定组 421 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平行固定组相比,F形固定组住院时间更短[MD=-2。45,95%CI(-3。42,-1。47),P=0。000]、复位满意率更高[OR=3。49,95%CI(1。88,6。48),P=0。000]、骨折愈合更快[MD=-0。72,95%CI(-0。93,-0。50),P=0。000]、末次随访髋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更低[MD=-2。07,95%CI(-2。39,-1。74),P=0。000]、末次随访Harris评分更高[MD=7。62,95%CI(3。52,11。71),P=0。000]、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更低[OR=0。32,95%CI(0。17,0。61),P=0。001]、骨折不愈合发生率更低[OR=0。42,95%CI(0。23,0。78),P=0。006]、股骨颈短缩发生率更低[OR=0。40,95%CI(0。23,0。69),P=0。001]、内固定失效发生率更低[OR=0。25,95%CI(0。13,0。51),P=0。000];2 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透视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上述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所得结果基本相似,表明研究结果稳健可靠。基于末次随访Harris评分进行发表偏倚分析,Egger's检验结果提示不存在发表偏倚(P=0。114)。结论:现有证据表明,相较于传统的3 枚空心螺钉平行内固定术,采用F形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FNF临床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且不会增加手术操作难度,也不会对患者造成额外创伤。

    股骨颈骨折骨折固定术,内骨螺丝专题Meta分析

    基于五体理论探讨五体与肌少-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及肌少-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张通海王礼宁马勇孙杰...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肌少-骨质疏松症是肌少症和骨质疏松症并存的退行性代谢综合征。皮、肉、脉、筋、骨五体相互联系又内应五脏,与肌少-骨质疏松症关系密切。五体理论以"形"为主,以具体有形结构为基础探讨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对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指导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五体理论,对皮、肉、脉、筋、骨五体与肌少-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及肌少-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进行了探讨。

    肌肉衰减征骨质疏松五体(筋脉皮肉骨)

    基于圆运动理论探讨颈椎病的病机与治疗原则及柴胡桂枝汤治疗颈椎病的机理

    孙怿铖杨少锋段嘉豪李兆勇...
    55-5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颈椎病属中医"痹证""项痹"等范畴,其核心病机为脾土之气亏虚,无力转轴,继而中轴失灵、轮运不畅,最终导致"轮轴同病"。以"中气如轴,四维如轮"为核心的圆运动理论,强调固护中土和调和四维,此治法与颈椎病"由中及外,由轴及轮,轮轴同病"的病机相契合。柴胡桂枝汤具有"固护脾胃以转中轴,和解少阳以畅中轴,调和荣卫以安内外"的功效,符合"轮轴同治"的治疗原则。本文对圆运动理论进行了概述,并基于该理论对颈椎病的病机和治疗原则,以及柴胡桂枝汤治疗颈椎病的机理进行了理论探讨,为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了参考。

    颈椎病痹证六经辨证柴胡桂枝汤圆运动理论

    从《黄帝内经》论椎间盘及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病因病机与治疗方法

    金天翔袁军高俊张曦...
    59-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椎间盘是脊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在中医典籍中并没有直接提及"椎间盘"这一现代医学名词,但古代医家通过对人体生理结构和病理变化的深入观察与理解,早已对椎间盘的作用与功能有了深刻而独到的认识。鉴于此,本文从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椎间盘的性质与功能,探讨了椎间盘与脏腑、经络的联系,并总结了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病因病机与治疗方法,旨在为临床诊治椎间盘突出症提供参考。

    椎间盘《内经》椎间盘移位中医病因和病机脏腑经络

    自体骨髓浓集液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石腾博张孟瑜郭超韡倘艳锋...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体骨髓浓集液主要通过将自体骨髓在体外进行离心浓缩而成,其中富含大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生长因子,能够促进骨与软组织修复。本文对骨髓浓集液的组成与作用机制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在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骨关节炎、半月板损伤、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肌腱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骨髓细胞生长因子间质干细胞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