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张伯礼

半月刊

1001-1668

jtcmcn@188.com

010-64013162,64014411-3040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中医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建国以后我国中医药学术界创刊较早、发行量最大、在国内外具有较高权威和影响的学术刊物之一。本刊始终坚持发扬中医特色,以中医学术为本,同时推动和关注中医现代研究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提高为主,兼顾普及;面向临床,兼重基础理论的正确办刊方针。本刊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成为国家级核心期刊,并多次在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中获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维视角下构建中医体质分型纲领

    郭逸文付广威王怡涵桑希生...
    985-9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体质学相关文献的梳理,借鉴"素"的概念与方法,将古今诸多的体质学说解构为多个维度的"体质素".将这些体质素分为基础层次和衍化层次,基础层次是体质的最基本要素,包括脏腑/形体、物质两个维度,脏腑/形体维度侧重于人体中固定的功能单位、物质维度侧重于人体流动的功能单位;衍化层次是生命活动中继发的生理或心理状态,包括情志、气化两个维度,情志维度侧重于人体心理活动的状态、气化维度侧重于人体生理活动在寒热润燥等方面的状态.据此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年龄、性别、地域、社会阶层等因素对体质素组合规律的影响,从而形成一套更加全面的体质学分型纲领.

    中医体质学多维度方法体质素体质分型

    从表型组学探讨经络稳态动态映射模型

    孙佳琦蒋璐霞于正杜珍美...
    990-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稳态"应用于经络系统的研究,提出经络系统保持平衡、平稳的状态为经络稳态.经络稳态对维持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可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表型组学实现了从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等微观表型数据到生理状态、行为活动、外在表现等宏观表型数据的跨尺度关联.从表型组学的研究角度出发,提出"宏观征象-微观表达"的经络稳态动态映射模型,将中医四诊等宏观征象、穴位的生物物理指标以及基因、蛋白和代谢等微观表达信息结合,系统性地探究经络稳态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为中医未病状态识别以及精准化诊疗提供思路和参考.

    经络稳态表型组学整体观念

    葛琳仪运用清法分期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袁晓姜宁孙菊李中洲...
    996-10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葛琳仪教授运用清法分期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核心病机为肠腑湿热,提出治疗以清法为基础,立清化、清疏、清润、清养四法.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病机为肠腑湿热、气血壅滞、瘀毒蕴积,治以清化兼清疏为法,清化法常用白头翁汤配伍黄芩、马齿苋、蒲公英为基本方以清化湿热、凉血解毒止痢;同时配合清疏法,常用柴胡、醋香附、木香、枳壳、槟榔等理气之品,当归、侧柏叶、地榆炭等调血之品.缓解期病机为正气亏虚且肠腑湿热瘀毒余邪未尽,治以清养、清润为法,清润法主要针对阴津受损者,自拟清润益肠汤;清养法主要针对脾胃虚弱者,自拟清养健脾汤.

    溃疡性结肠炎清法分期论治名医经验葛琳仪

    闫慧敏运用调理气机法分型论治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经验

    符瑜静刘畅郝静李亚男...
    1001-10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闫慧敏教授运用调理气机法分型论治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的临证经验.认为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病位主要在肺,涉及肝、脾,核心病机为气机不利.临证以调理气机为基础分型进行辨治:肺气虚寒、痰饮内伏证,治宜补肺益气、温化痰饮,常用玉屏风散合小青龙汤加减;痰气郁结证,治宜疏肝解郁、化痰散结,常用半夏厚朴汤合金铃子散加减;气虚血瘀证,治宜补虚扶正、行气活血,常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过程应把握疾病发展动态,分型论治,尤其注重气机变化.

    胸闷变异性哮喘气机名医经验闫慧敏

    "律态和稳"视阈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思路探微

    张丽霞陈爽周芷伊武雪...
    1005-10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天人同律思想,结合阴平阳秘之稳态医学观,提出"律态和稳"观点.认为"律态失稳"贯穿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涵盖节律失衡(近视高危期)、气血失衡(近视前期)、筋膜失衡(低度近视)、精血失衡(高度近视)4个方面.治疗当以"调律和态"为要,使阴平阳秘,目系得养.近视高危期强调通过调整睡眠、增加户外活动以顺时调律;近视前期可增加中医适宜技术如揿针等调和气血;低度近视期当以揿针、耳穴压丸等中医适宜技术为主,辅以当归补血汤加减以柔筋通络;高度近视期应既病防变,注重补益精血,可予驻景丸或四物五子汤加减,以恢复目与全身之稳态.

    近视节律稳态节律失衡气血失衡筋膜失衡精血失衡

    从溺窍辨治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

    胡聿昕陈晔欣高子衡王润泽...
    1009-1012,1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溺窍的角度辨治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rUTI),提出尿路属"溺窍"范畴,认为排尿的生理过程与溺窍的功能密切相关.从窍体、窍枢、窍神三个维度架构了溺窍与五脏功能的生理联系,即肺热阴伤邪侮则窍体失养、心火灼燔神乱则窍神不利、肾虚肝郁脾滞则窍枢不利.rUTI初期以窍枢不利为主,当标本兼治,虚实兼顾,注重伴随症状的治疗,常根据辨证选用滋水清肝饮、肾着汤加减;中期窍体失养与窍神、窍枢不利同时存在,治当利窍通淋,常以清心莲子饮加减;后期以窍体失养为主,需进一步养窍体以防复,常以五子衍宗丸合二仙汤加减.同时针对窍体、窍枢、窍神选用特色药物,以祛外邪、扶正气以养窍体,畅情志、通气机以利窍枢,通心肾、养心神以安窍神.

    尿路感染淋证溺窍窍体窍神窍枢

    从"正气化邪"探析自身免疫病的病机及辨治

    尧忠柳王莘智叶新萍蔡雄...
    1013-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免疫系统在生理与病理状态下的"正""邪"双重性,并结合将"免疫功能"和"正气"类比的认识,提出"正气化邪"理论用以指导自身免疫病的辨治."正气化邪"即机体原本用以防御和清除各有害因素的能力或正常功能活动的"正气",转化为损伤破坏人体的因素或异常机体状态即"邪气".在自身免疫病的发病过程中,提出先天禀赋、外邪影响下的组织损伤、脏腑经络功能异常、气血津液输布气化失常的化邪条件和成因.自身免疫病具有前驱期为邪气化生而伏、发病期为内外感召而发、全周期邪气扩展的动态性病机,还具有正气化邪的特异性、隐匿性和矛盾性等特点.治疗方面倡导攻补兼施之法贯穿始终,专病专方专药的辨病思想,辨析疾病缓解与发作的动态以调整治疗,观察正气化邪之态势变化进行早期干预的治未病思想.

    自身免疫病正气邪气免疫

    益气活血方辅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患者58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陈伟涛曾燕鹏苏连华张红...
    1019-1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方辅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配方颗粒口服,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舒张末期内径(LAEDD)、肺动脉平均压(PAMP)]、六分钟步行距离(6MWD)、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并观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脱落2例,两组各58例纳入分析.治疗组心功能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1.38%(53/58)及96.55%(56/58),均高于对照组的70.69%(41/58)、48.27%(28/58)(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RVEDD水平明显降低,两组治疗后MLHF-Q评分、血浆NT-ProBNP水平、PAMP降低,6MWD升高(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MLHF-Q评分、血浆NT-ProBNP水平、PAMP水平低于对照组,6MWD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异常,治疗过程两组各发生不良反应1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益气活血方可以显著提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患者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且安全性较好.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益气活血方心功能生活质量运动耐量肺动脉高压

    针刺联合点扳抖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50例随机对照试验

    陈春靳蛟莫靖煊林海...
    1026-1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针刺联合点扳抖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0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点扳抖手法治疗,针刺选取腰部夹脊穴(双侧)、阿是穴、肾俞穴(双侧)、环跳穴(双侧)、委中穴(患肢对侧)、承山穴(患肢对侧);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联合穴位超声脉冲透入治疗(穴位同治疗组针刺穴位),每次20min,两组均每周3次,共3周.主要结局指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与体征的评分改善率,分别于治疗1周、治疗3周、1个月随访时、3个月随访时计算;次要结局指标为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包括ODI总积分、坐位评分和站立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3周、1个月随访时、3个月随访时各评价1次;3个月随访时评定临床疗效;记录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心电图情况,评价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各脱落2例,最终纳入分析各50例.治疗1周、治疗3周、1个月随访时及3个月随访时,治疗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与体征的评分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1周、治疗3周、1个月随访时及3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JOA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VAS评分、ODI总积分、ODI坐位评分与站立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时间点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ODI总积分、ODI坐位评分与站立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3个月随访时,治疗组优良率为70.00%(35/50)优于对照组的50.00%(25/5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心电图均未见异常,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 针刺联合点扳抖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患者在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较好疗效及安全性,且疗效优于腰椎牵引联合穴位超声脉冲透入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针刺推拿随机对照试验

    甘桔冰梅片治疗急性咽炎风热犯肺证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临床观察

    赵东铭王光恩高院王子英...
    1033-1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甘桔冰梅片治疗急性咽炎风热犯肺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纳入2022年10月8日至2023年3月31日就诊于6家医院的急性咽炎风热犯肺证患者1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2例.治疗组给予甘桔冰梅片(每次0.4g,每日4次)+甘桔清咽颗粒模拟剂(每次10 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甘桔清咽颗粒(每次10 g,每日3次)+甘桔冰梅片模拟剂(每次0.4g,每日4次),两组疗程均为5天.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咽痛消失率、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进行咽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咽痛消失率(98.61%,71/72)高于对照组(80.56%,58/72)(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咽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咽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为100%,但治疗组痊愈率(73.61%,53/72)高于对照组(62.50%,45/72)(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甘桔冰梅片治疗急性咽炎风热犯肺证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急性咽炎风热犯肺证咽痛甘桔冰梅片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