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能源与环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能源与环保
能源与环保

王春林

月刊

1003-0506

zzmttg@163.com

0371-67575989

450001

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枫杨街17号

能源与环保/Journal China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州煤炭》重点刊登介绍煤炭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经验、新产品的文章和信息,兼容经营管理。面向煤炭系统和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技术工人和大专院校师生。本刊为双月刊,彩色封面,国际标准大16开本,112页,月下旬出版,自办发行。每期定价10元,全年6期60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L型"疏放水系统构建及其在松散层防治水中的应用

    陈彦昭王礼侯建军张伟...
    71-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井突水在矿井生产中始终是一个安全隐患,特别是对于顶板松散含水层,处理不当可能会发生溃水溃砂事故.为确保研究区薄基岩厚松散含水层下煤层的安全开采,采用疏降或疏干含水层水是一种有效方法,但井下疏放受松散含水层塌孔影响无法顺利实施.以赵家寨矿为例,通过"L型"顶板水疏放系统构建,将上覆新近系松散含水层水由顶板水转化为底板水,从井下巷道排出,解决了薄基岩厚松散含水层下煤层综放开采问题,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对类似水文地质条件下的煤层开采具有推广价值.

    松散含水层顶板水安全开采疏放水技术

    新疆侏罗系煤层地下"水库"型水害防治实践研究

    闫顺尚刘晓王玲张晓阳...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地区侏罗系含煤地层广泛发育,其水害防治逐渐成为影响煤炭资源勘探开发的关键问题.通过对新疆侏罗系含煤地层赋存特征的总结分析,探讨了煤矿水文地质特点及水害要素,结合火烧区积水和老空区积水防治案例,提出地下"水库"型水害防治方案.研究表明,新疆地区探明矿区主要集中在6个片区,侏罗系煤层开采直接充水含水层主要为顶底板碎屑岩孔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弱,但在火烧区、老窑和采空区、断层破碎带易形成积水区,造成地下"水库"型水害.通过防治案例发现,采用地面物探和钻探验证确定积水区,利用井上下钻孔疏排的方式可以较好地解决水害威胁,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新疆侏罗系煤层地下"水库"型水害水害防治

    煤矿布袋除尘优选研究与应用

    孔文源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避免布袋除尘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除尘效率过低或设备高配低用造成浪费,采用三维建模软件对加装了布袋除尘器、密闭罩的煤矿粉煤灰卸灰仓转载点的整套粉尘治理系统建模,并运用CFD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其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调节布袋除尘器排气口风速,得到不同风速下的整套系统的除尘效果、需风量及总阻力,优选出最佳风速,从而确定适合系统的滤袋、风机、管路等设备.将优选好的设备进行现场应用,密闭罩两端开口处的粉尘浓度分别从607.4、54.7 mg/m3降到3.7、0.3 mg/m3,降尘效率分别为99.4%、99.5%,除尘效果满足需求且无浪费.

    煤矿转载点粉尘治理布袋除尘器数值模拟

    帷幕注浆封堵寒武系灰岩导水通道效果定量判识

    孟红伟岳俊超张平卿王怀...
    8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注浆堵水是煤矿水害防治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而注浆效果定量判识是注浆工程中的关键环节.以平顶山煤田七矿寒武灰岩导水通道帷幕注浆封堵工程为研究对象,遴选注浆量、单位时间注浆量、延米注浆量、终孔压力、终孔层位及岩石力学强度变化为帷幕注浆堵水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因子的主观、客观及综合权重,应用模糊可变集模型定量判识了帷幕注浆堵水效果并进行了排序.研究表明,通道治理效果的综合排名为:6号通道最佳,依次是3号、2号、1号、5号和4号通道,所有钻孔和通道的注浆效果均达到合格或以上,总体表现良好.导水通道注浆封堵后,由于七矿与五矿之间水力联系较为紧密,导致两矿的水文情况显著变化.七矿动水补给量和五矿排水量在枯水期合计减少435.74 m3/h,在丰水期合计降低809.98 m3/h,帷幕注浆堵水效果显著.

    帷幕注浆模糊可变集动水补给量排水量

    基于岩石力学性质的砾岩油藏油层分类研究

    但顺华郑是竞夏平王焱...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玛湖地区致密砾岩油藏是准噶尔盆地规模上产的主力区,但不同层系储层特征存在差异,岩性复杂,物性及力学性质差异大,同时,地质特征与生产动态表现出一定的矛盾,物性条件好的区域产量并不一定高,传统意义上基于各项地质参数的油层分类模型不能较好地解释产量差异的原因,严重制约后续井进一步提产的潜力评价.利用地质工程一体化思路,制定了低脆性岩屑砾岩划分标准,通过横波、动静态杨氏模量等关键力学参数计算,综合建立了砾岩油藏岩石力学模型,基于岩石力学模型并结合实际生产指标,形成了以资源性(孔隙度、饱和度)为主、改造性(脆性)为辅的"四象限"砾岩油藏油层分类新标准.力学模型预测精度大于90%,模型解释结果与岩心实验数据及产液剖面等测试资料吻合良好;砾岩油藏油层分类为水平井产能精细评价提供了有利依据,精准指导了不同品质储层的水平井压裂设计优化及生产调控,实现了单井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砾岩油藏油层分类岩石力学产能评价压裂设计

    青龙寺煤矿煤层特征综合研究

    杨宏飞王海军吴艳解鹏...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查明陕北侏罗纪煤田新民矿区青龙寺煤矿井田煤层特征,进而为煤炭资源的洗选、加工利用以及煤矿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化开采提供基础地质资料,采用地质钻探、岩心精细描述、宏观/显微煤岩组分分析、煤地球化学分析、煤自然发火试验及发火标志性气体气相色谱分析、比热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根据测试结果,综合分析青龙寺煤矿煤岩煤质特征及其自然发火特征.结果表明,新民矿区青龙寺煤矿各煤层裂隙不发育,煤体的坚固性系数1.5~3.2,属于中硬—坚硬煤体,并提出了注水压裂超前弱化坚硬煤岩体、降低煤岩体强度;煤质具有中—高水分、低灰分、低—特低硫、高发热量的高焦油煤的特征,局部存在高水分煤;煤层均属于自燃—容易自燃煤层、自然发火期短,发火标志性气体为CO、C2H4、C2H6和C3H8,其中C2H2为辅助性标志,5-2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为36 d.煤炭开采过程中,加强对漏风通道的封堵的同时,应加强密闭采空区气体监测、综采工作面通风管理和开采速度的控制,严格落实综合防灭火措施.研究成果可为煤矿煤炭资源清洁利用、加工洗选以及火灾的早期预警和日常防治提供依据.

    煤岩煤质火灾煤矿安全清洁利用富油煤发火标志性气体新民矿区

    榆树田煤矿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对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

    李文赵坤张冲
    111-115,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地质构造特征对新疆榆树田煤矿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数理统计、实验测试等方法对井田地质构造及演化特征、含煤地层埋藏—抬升史、煤层变质作用、瓦斯生成与赋存特征等开展研究,为榆树田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结果表明,井田构造整体表现为向西倾伏的不对称宽缓向斜,属于切向应变主动褶皱作用模式.井田煤层瓦斯主要经历了 3个生成—逸散阶段,煤层所经历最大埋深约2 900 m,所经历最高地温超过110 ℃,煤层瓦斯累计生成量至少50 m3/t,构造抬升造成约80%的煤层瓦斯逸散.受切向应变主动褶皱(向斜)作用及埋深等影响,井田由两翼的低应力—弱应变—高渗透条件逐渐向核部的高应力—强应变—低渗透条件过渡,进而导致煤层瓦斯逸散路径愈来愈长,逸散阻力愈来愈大,煤层瓦斯含量及压力愈来愈高.差异性构造挤压变形作用导致南翼地层相对北翼处于更强的高应力—强应变—低渗透条件,进而导致南翼煤层具有更高的瓦斯逸散阻力、瓦斯含量及压力.

    榆树田煤矿地质构造煤层瓦斯煤层变质夏阔坦向斜

    基于雷达及光学遥感的煤矿地面沉降监测识别研究

    熊慧宋磊吴鑫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分析煤矿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降问题的更多信息,以盐边红果煤矿集中区地面沉降问题为研究案例.首先,基于Sentinel-1A卫星影像数据及DEM高程数据,应用雷达遥感技术,对研究区域内煤矿地面沉降特征进行监测识别,明确了研究区域地面沉降的时间与空间分布特征;其次,应用光学遥感技术对煤矿地面沉降监测的卫星影像进行解译,并通过统计学分析方法,验证了基于光学遥感的煤矿地面沉降监测识别的准确性;最后,分别对矿山开发状态、矿山设计规模和矿山占地类型三方面的要素如何影响地面沉降的情况进行调查和汇总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后续的地面沉降防治措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雷达光学遥感煤矿地面沉降沉降监测

    综合物探技术在露天矿山边坡地质勘测中的应用

    郭子萍陈相帅汪孝博职志攀...
    123-127,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露天矿山边坡矿体内部存在裂隙、节理等岩体结构,对边坡稳定性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单一的物探技术只能获取地质结构某一方面的信息,在地质勘探方面存在局限性.为确保边坡稳定,设计一种综合物探技术下露天矿山边坡地质勘测方法.以地下介质电阻率、密度等地球物理特征为依据,融合瞬变电磁法、高密度电法、地震映像法作为综合物探手段,在Geogiga Front End Free软件工具上,形成地震映像图和视电阻率截面图.根据所得勘测结果显示,通过地震映像法能准确描述出地质形态、地层结构和厚度,高密度电法能够清晰展示出边坡区域下浅层塌陷部分的空间范围及低阻特性明显的填充物,瞬变电磁法能够准确地对超过百米深的地层中的异常体做出响应,证明综合物探技术具有良好的勘探能力.

    综合物探技术露天矿山边坡地质勘测瞬变电磁法高密度电法地震映像法

    高密度电法与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采空区的应用研究

    刘润胜李岩
    128-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探究煤矿矿区采空区的分布特征问题,以义马煤田采空区实际情况展开研究,综合应用高密度电法与瞬变电磁法对目标矿井的采空区进行探查,应用高密度电法分析视电阻值异常区域,判断目标矿井的采空区空洞及充水问题;再应用瞬变电磁法分析视电阻值的分布特征与变化,以此明确目标矿井内存在的现有煤层及采空区分布情况.将高密度电法与瞬变电磁法2种模式下获得的探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进一步获得了测区内采空区引起的电阻率异常分布情况,以此对测区内的采空区进行全面的标记.通过基于地球物理原理与方法的现场钻探方法,印证应用高密度电法与瞬变电磁法对采空区进行探查得到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煤矿采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