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制造业自动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制造业自动化
制造业自动化

黎晓东

半月刊

1009-0134

ma@riamb.ac.cn

010-82285780

100011

北京德胜门外教场口1号

制造业自动化/Journal Manufacturing Autom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由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主办,国家机械工业局主管,1979年创刊。主要刊载制造业自动化领域所取得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新方法以及自动化技术应用成果、科技动态与信息等。常设栏目有:专家论坛、先进制造技术、CAD/CAM/CIMS、生产自动化、自动化技术与装置、控制与检测、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产业动态等。读者对象为从事制造业自动化技术工作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企业技工、院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下油气管道外检测机器人设计及其动力学分析

    张玉龙侯荣国王瑞吕哲...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气管道由于腐蚀、外力等原因会造成管壁变薄,发生穿孔、泄漏和开裂等事故.管道投入运行时间和管道长度不断增加,以及工作环境日趋恶劣,加大了水下油气管道的检测难度.基于SolidWorks软件设计了一款用于检测水下油气管道腐蚀缺陷的机器人,包括管道直行机构和旋转小车,并对关键零部件及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设计;通过ANSYS FLUENT软件模拟不同水流速度、不同移动速度下机器人壁面受力情况,分析水流速度、移动速度对机器人前端壁面受力的影响规律,发现:随着水流速度与移动速度不断增大,机器人前端壁面受力不断增大,但当移动速度增大到0.4m/s时,变化不再明显;计算得到最大阻力为170.77N,所选用推进器最大推力为110.74N,因此采用双推进器驱动能够支撑机器人前移,满足设计要求.

    检测机器人腐蚀管道ANSYS动力学分析

    提升机内置外转子式永磁电动机设计与优化分析

    李帅耀李家春陈波赵煜...
    120-124,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矿井提升设备中传统类电动机工作效率低、同时造成整机传动结构复杂的缺点,以额定功率为210kW的内置外转子式永磁同步电动机为设计目标,对其完成了电磁结构设计、仿真分析和齿槽转矩的响应面法优化,并制作样机进行了试验验证.利用Ansoft Maxwell软件进行了模型搭建、电磁场仿真和电机性能分析;对齿槽转矩的主要影响因素定子槽口、槽楔宽度和极弧系数展开了参数化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优化了电机齿槽转矩,减轻了转矩脉动.优化前后齿槽转矩降低了55.27%,转矩脉动减小了57.10%.最后制造出样机并进行测验,误差在正常范围内,其各项性能满足设计指标,验证了电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永磁电机电磁性能齿槽转矩响应面法参数化

    基于组合赋权的备件分类方法研究

    侯大立李成成赵凇曹铭家...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备件分类方法中存在分类的主观性较强,导致分类结果具有片面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组合赋权的备件分类方法.在构建备件分类评估指标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求取备件分类指标的主、客观权重.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有机耦合两种权重,实现对备件分类评价指标进行组合赋权,降低备件分类中的主观偏差性和客观片面性;然后利用优劣解距离法(TOPSIS)法,根据库存策略有侧重性地对备件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层次聚类,挖掘备件之间的潜在联系,实现对备件的分类.最后以某天然气管输企业的实际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对企业库存管理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备件分类组合赋权TOPSIS层次聚类库存管理

    融合改进小波变换的小型磁瓦表面缺陷检测方法研究

    侯文庆景会成周易林
    130-13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磁瓦表面光照不均匀且表面纹理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小波自适应阈值去噪方法来消除磁瓦表面复杂的纹理,同时又能较好的保持边缘;针对传统的阈值分割方法面对磁瓦表面照明不均匀不能较好的分离背景和前景问题,将自适应阈值分割方法进行了改进,经过形态学处理和边缘检测实现了磁瓦缺陷的检测.研究表明,所用的滤波方法运行时间为0.0866秒,检测准确度达到了90.6%,并且改进后的自适应阈值分割更有利于提取缺陷,为磁瓦的缺陷检测提供了一种可实现的解决方案.

    机器视觉小波自适阈值去噪自适应阈值分割磁瓦缺陷检测

    双目视觉检测钢卷内护角安装系统设计

    苏旭武吴炎炎徐兰
    134-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国内外钢卷包装生产线钢卷内护角的安装工序普遍采用人工安装,在结构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双目视觉检测的钢卷内护角自动安装系统.以双目摄像头模组为图像采集模块;根据工况建立双目立体视觉模型对钢卷规格范围中任意规格的钢卷内护角安装点坐标提取方法进行重点研究;搭建钢卷位姿检测实验平台.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钢卷在该平台经过图像采集和一系列图像处理流程后得到的钢卷安装点坐标和钢卷位姿角的理论值与实际值的误差较小,满足钢卷内护角的自动固定的精度需求.

    双目视觉检测图像处理钢卷位姿安装点

    铁路平车侧方卸载通用平台设计

    唐玉发刘建安李春伟付文楚...
    14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固定站台的货运站在装卸载大型车辆或设备时通常需借助吊车或大型叉车进行作业保障且作业效率低下等情形,主要以解决铁路平车侧方卸载为研究思路进行通用平台的方案设计,通过载荷计算校核、加工试制原理样机,最后经过静态和动态试验验证了所开发平台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无固定站台货运站大型车辆或设备的安全卸载提供一种解决路线和技术方案.

    无固定站台货运站大型车辆侧方卸载平台通用

    汽车副车架三维数字化特征面拟合与分析

    纪东兵刘春嘉
    145-14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汽车行业对冲压零部件逆向设计的需求,采用三维数字化软件CATIA对汽车副车架点云特征面进行了拟合与分析.运用CATIA软件对处理好的点云进行曲率分析,根据曲率分布情况拟定特征拟合的方法及步骤,按照先基准特征再次要特征的顺序进行逆向设计,并通过QSR模块对特征拟合情况进行检测与分析,确保拟合曲面的精度符合产品误差要求.该拟合设计方法适用于各类复杂冲压件及钣金件,对控制逆向设计产品的精度具有指导意义.

    逆向设计数字化建模特征拟合

    70吨岸边起重机有限元分析及应力监测

    时均莲王庆国孙宝晗魏海...
    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70t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是中国港口的主要装卸设备,为保证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安全稳定运行,需对起重机进行实时应力监测.为分析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受力状态以及确定应力监测点布点位置,对起重机钢结构进行三维建模,依据起重机的使用工况对起重机钢结构进行计算分析,确定拉杆与大梁连接处铰点下方箱型梁、海侧上横梁、陆侧上横梁为应力监测的高风险区域,拉杆为中风险区域,在不同的风险区域共布置22个应力监测点,并对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进行应力实测.研究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较为吻合,测点能够准确的反应该型起重机应力变化,确保起重机安全稳定运行.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钢结构有限元分析应力风险区域划分测点

    基于WOA-VMD-SVM数控机床刀具健康状态评价体系的建立

    王寿元李积元郎永存
    154-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刀具的健康状态直接影响着数控机床的加工性能.对刀具的磨损、破损等健康状态因素进行前期预测和判断,可有效防止因刀具健康状态异常而导致加工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根据刀具在机加工过程中因磨损状况而引起机床机械特性的变化展开分析与研究,即通过采集与刀具健康状态相关联的机床主轴振动信号,并对该信号进行处理和特征提取,建立基于WOA-VMD-SVM刀具健康状态预测识别模型.经实验分析与验证,所建立的模型具有很高的识别准确率,其准确率高达96.8%,高于SVM模型和GA-SVM模型,由此表明该模型能够高效、准确地对刀具磨损状态进行识别和分类.

    数控机床刀具健康状态变分模态分解多尺度加权排列熵支持向量机

    网络协同制造模式及标准化方向研究

    李佳贾仕齐
    161-164,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协同制造作为一种新型制造模式,对于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产业形态变革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当前网络协同制造术语杂、活动多、应用难等一系列问题,在相关国家标准编制过程中,结合多家企业应用实际,提出网络协同制造的通用定义、构成要素、资源模型、活动架构等内容.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下一步网络协同制造顶层框架、关键技术、应用实施等标准化方向,为网络协同制造相关理论研究和产业实践提供相关参考.

    网络协同制造新型制造模式资源模型标准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