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建筑
安徽建筑

石冬冰

双月刊

1007-7359

jian5891@mail.hf.ah.cn;ahjz5891@163.com

0551-2860925(主编室)2860963(编辑部)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环城南路28号

安徽建筑/Journal Anhui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安徽省工程建设领域的综合性科技刊物,有着30多年的办刊历史,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由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中国版本图书馆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实验课教学改革与探索

    蒋裕丰牛龙龙
    9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地质学实验课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学习工程地质学的重要实践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疫情期间受其影响,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和野外地质实习模式无法正常开展,文章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条件,多角度提升教学质量,研究了小班化教学下实验教学的新模式,将多媒体教学环节、动手实操环节及课程思政环节相结合,多维度地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为疫情下其他实验实践类教学课程提供了新的思路.

    工程地质学实验实践教学新模式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要点探究

    郑秀梅杨增增宁作君王树伟...
    10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概况、学情分析及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课程思政的实施要点主要在于要发挥专业教师"主力军"的作用,确定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融合的课程目标,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和利用信息化的小组学习式的教学实施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以知识学习为基础、能力培养为核心,寓价值引领于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中.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思政能力培养

    强度折减法在边坡锚喷支护中的优化设计

    王鹏熊志鹏丁跃强徐文鹏...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锚喷支护在边坡工程中的稳定性及优化设计,文章以某边坡为研究背景,通过FLAC3D模拟出边坡无支护时不稳定,对坡面布置锚杆,研究结果表明安全系数随锚杆竖向和水平的间距增大分别呈三次函数和抛物线下降,而锚杆长度不变时,随倾角增加抛物线先增加后减小,长度不同最优锚固角度也不同,范围为5~25°,随长度增加而减小.锚杆倾角小于25°时,随长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存在最优锚固长度;当倾角大于25°时,随长度增加逐渐减小.在坡面中下部布置单排锚杆安全系数较高,单根锚杆中下部受力最大,向两侧减小.

    边坡稳定性优化设计锚杆间距锚杆长度锚杆倾角

    深基坑邻近砌体房屋安全风险评估与管控研究

    周建威
    106-10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深基坑工程多处于城市的繁华地带,周围环境比较复杂,又有大量的建筑靠近基坑,使得其施工越来越困难.在深基坑施工中,既要确保自身结构的安全,又要确保相邻建筑物受力处于安全范围之内.因此需从整体分析深基坑工程的危险因素,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控制方法,降低基坑结构和相邻建筑物的变形.基于此文章以深基坑工程中相邻砌体房屋为例,对其进行风险评价,探讨了影响其变形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深基坑砌体房屋安全风险评估与管控

    增加荷载后的基坑支护加固

    许光夏红萤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汉某基坑深度5.6~6.8m,原设计方案为悬臂桩,桩顶后设置卸土平台及放坡.支护桩施工完后,现场临时决定将2 m桩顶卸土平台取消,紧临桩顶后面增设一条临时施工道路,导致已施工支护桩桩长配筋无法满足要求.文章通过对两种方案即增设锚杆、桩前留土加斜撑进行综合分析,最后选定桩前留土加斜撑方案.施工过程和监测结果显示实施效果较好,可为类似场地布置条件改变的情况提供借鉴.

    基坑加固设计桩前留土斜撑

    桩侧土空洞对桩基检测影响分析

    李健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桩基作为隐蔽工程,由于其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因此会存在地下空洞情况,给桩基的施工和检测带来严重的影响.文章根据工程实例,探讨了嵌岩桩桩侧土空洞对桩身完整性检测和承载力检测的影响.研究发现空洞对端承桩的承载力影响较小,在低应变时域曲线上会引起入射波同向反射信号,通过钻芯验证此反射信号是由桩侧土空洞引起的,从而影响桩身完整性的评判.

    嵌岩桩桩侧土空洞桩基检测

    黏土基坑桩间土拱效应分析

    耿鹤良杨弋涛刘毛方杨成斌...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桩间土分为土拱效应主应力区、土拱效应边缘区、非土拱临空区、土拱效应非主应力区、非土拱土体内部区,指出土拱效应主要发生在主应力区,非土拱临空区为桩间土最危险区域.对同一桩径不同桩间距进行数值分析,当桩间距较大时,土拱效应逐渐消失;对不同桩形桩间土状态进行模拟分析,初步得出桩形对土拱效应形成的影响.

    土拱效应桩间土支护桩基坑黏土

    超前预支护下管廊开挖的地表沉降数值分析

    丁猛猛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西安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PPP项目Ⅱ标段临潼区人民路段为背景,基于有限分析软件MIDAS GTS/NX对人民路地下管廊开挖项目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管廊上方土体地表沉降变化曲线基本吻合,数值模拟最大值为5.83mm,比实测数值偏大了 1.22mm.在验证数值模拟准确性的同时,并对现场施工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管廊超前预支护浅埋深挖数值模拟监测

    载体桩设计过程中参数敏感性的模拟分析

    邢锋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载体桩与一般桩型存在较大的差异,载体桩由混凝土、填充料及挤密土体组成,是一种典型的端承桩.随着近些年开发单位对降低施工成本的要求越来越高,载体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过程中,但载体桩设计过程中容易忽略桩径、载体尺寸、桩间距及持力层等因素对载体桩沉降的影响.文章采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设计参数下的载体桩进行了二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分析及对比了载体桩设计过程中各参数对桩基沉降的敏感性,该模拟成果对载体桩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载体桩桩径载体尺寸桩间距PLAXIS

    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研究及应用

    崔艺馨张毅王涛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一种快速路面,建设和维修养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时道路建设、旧路面快速抢修等处,其应用被认为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但其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设计和施工标准缺乏、工厂化技术水平偏低、行业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文章对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文献分析,对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力学分析、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预制路面板的生产工艺、应用情况和施工工艺进行梳理,研究结论可为相关人员了解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技术特点和进行其路面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装配式水泥混凝土力学响应制备工艺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