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学通报
安徽农学通报

郑之宽

半月刊

1007-7731

ahnxtb@sina.com

0551-62675980

230001

合肥市徽州大道193号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内

安徽农学通报/Journal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查看更多>>《安徽农学通报》是安徽省农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以文字版和电子版两种形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1007-7731 CN34-1148/S是国家职称评定认定学术期刊。融学术性、指导性、实用性于一体,既刊登作物栽培与育种、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园艺、蚕桑、茶园、畜牧、水产及其他农业科学的硬科学研究报告、综述、研究简报和实用技术;也发表农业经济、农业科技管理、农业发展战略、农产品加工及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和对策性文章,是农业推广领域唯一的科技杂志,在省内外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南阳市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张新华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在河南南阳市选择了郑豆196、濮豆206和齐黄34等9个大豆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以生育进程、植株性状、种子性状和产量等作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田块产量排名前5的品种分别为齐黄34(4 325.3 kg/hm2)、中黄37(4 015.6 kg/hm2)、濮豆206(3 871.2 kg/hm2)、周豆46号(3 816.3 kg/hm2)和中黄61(3 425.6 kg/hm2),这5个品种的全生育期为110~117 d;株型方面,除了周豆46号为紧凑型外,其余4个品种均为收敛型;除了濮豆206、中黄37为亚有限结荚特性外,其余均为有限结荚习性;种子性状方面,周豆46号籽粒为黄色圆形、褐色脐,齐黄34为黄色椭圆、黑色脐,其余3个品种均为黄色椭圆形、褐色脐,除齐黄34无光泽外,其余4个品种均表现为微光或有光泽.表明郑豆196等5个品种农艺及产量结构因子表现较为协调,可在研究区及相似生态区位推广种植.

    大豆大豆产量农艺性状种子性状品种筛选

    现代设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分析

    吴华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结合安徽歙县设施蔬菜发展实际情况,分析指出现代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具有环境、基地、品牌、规划和交通等各方面优势,其发展面临着基础设施、抗灾能力、种植结构和配套技术等方面的挑战.结合地域生产实际,提出了加强现代设施农业改造,提升优化蔬菜标准园建设;结合休闲农业,打造智能化温室工厂示范点;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提高生产力水平和加强技术培训;以及强化队伍建设等发展对策.目的在于为现代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设施蔬菜高质量发展技术推广智能化农业旅游

    食用菌方舱栽培模式研究

    吴道贵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食用菌方舱栽培的主要设施设备、方舱栽培模式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该技术是利用先进设备和设施满足食用菌栽培需要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生长条件,实现食用菌标准化、现代化生产.该模式有明显的优势和潜力,具有建设投产快,生产效率高、生产收益好和产业发展迅速等优势,同时也面临着投入成本较大、能耗较高等挑战.研究结果为该模式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食用菌方舱栽培标准化生产空间利用率

    渔业可追溯研究的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

    牛轲儒宋彦臻周栓林尹增强...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渔业可追溯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本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的核心合集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和VOSviewer,对2001-2021年全球渔业可追溯领域文献发文量和主题、发文国家和机构分布、文献和期刊被引情况、关键词共现和研究趋势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渔业可追溯领域的文献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学科融合比较紧密,以食品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和渔业学为基础,同时涉及农学、国际关系和海洋与淡水生物学等;机构之间发文量差距较大,各机构间独立开展研究,与其他机构之间合作较少;相关研究文献主要发表在海洋政策、食品控制等领域的期刊;研究重点集中在标识和鱼类等方面,关键词聚类主要包括"鱼和渔业产品(fish and fishery products)""追溯和身份保存系统(traceability and identity preservation system)""食品安全(food safety)"和"食品科学(food science)"等主题;近几年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管理、贸易、启示和源产地等.综合分析结果,建议进一步加强机构间的合作交流,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以推动渔业可追溯的高质量发展.

    渔业渔业可追溯前沿动态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

    高原山区稻鱼综合种养技术推广运用及效益分析

    梁顺华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发挥稻田的多功能性,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推动高原山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稻鱼综合种养技术推广运用为例,详细阐述了稻鱼综合种养技术在高原山区应用的关键要点,涵盖了选址要求、田埂建设、进排水口设计、沟溜开挖、鱼种投放与管理等多个方面.针对鱼病防治、水位控制、施药准备和科学用药等关键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指导.深入分析了稻鱼综合种养技术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包括减少成本、增加收入、促进就业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积极影响.该技术通过推广应用,实现了降本增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品质,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

    高原山区稻鱼综合种养种养技术绿色农业

    高分六号宽幅遥感影像在复杂山区地物分类中的应用

    张禄明王宝江孙洪钟昆...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估其在多类地物分类中的有效性,本研究利用GF-6宽幅遥感影像(WFV),对四川西南部复杂山区开展大尺度地物分类研究.通过波段组合和植被指数计算,提升对植被健康状况的监测能力.特别是红边波段(B5)和黄波段(B8)的引入,为植被和土地利用分类带来了技术优势.在监督分类方法方面,采用了马氏距离、极大似然法、卷积神经网络(CNN)和支持向量机(SVM)4种方法.结果表明,SVM在处理高维光谱数据和复杂地形条件下表现出色,分类精度最高.马氏距离和极大似然法的分类精度较低,主要受数据假设和样本量限制的影响,而神经网络方法的表现不佳,主要是由于训练样本数量和多样性的不足,导致模型的泛化能力不强.综合以上结果,GF-6 WFV影像在地物分类中展现出优异性能,尤其在精准农业和林业管理方面.未来研究应关注多源遥感数据的整合,优化算法以提升分类精度,并减少计算资源消耗.

    山区地物分类宽幅遥感影像多光谱信息红边波段支持向量机监督分类

    大连国际机场场内和航线下有毒植物调查与鸟类保护

    杨国正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有毒植物在降低航空鸟击风险方面的潜力,本研究采用直接观察法、触摸法和嗅味法等方法,对大连国际机场场内和航线下有毒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研究区分布有毒植物24科58种,其中,剧毒植物为狼毒大戟.结合调查结果,对有毒植物驱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对有毒植物的保护,增加有毒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优化生态环境,以及强化科研与监测工作等措施,目的在于保护研究区鸟类种类和数量,减少对鸟类的伤害.

    机场鸟击有毒植物鸟类保护生态环境

    新型肥料市场发展现状与推广应用策略分析

    陆保国胡芹远陈俊阳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阐述了新型肥料的含义、主要产品类型和作用,以及其研发应用现状,分析了新型肥料推广应用需关注的环节.提出注重科技创新、强化肥效验证、筛选实用产品、规范市场行为、加强宣传培训和提升农户认知度等策略,为加快新型肥料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

    新型肥料主要功效推广应用制约因素

    具有解磷、解钾和固氮功能的甘薯茎线虫生防菌的筛选与鉴定

    宋根张宝海王星贾振华...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鉴定出具有解磷、解钾和固氮能力的甘薯茎线虫生防菌,本研究采集甘薯茎线虫发生地的甘薯根际土样,采用LB固体培养基分离出HC-6、GS3-X4等6个细菌菌株.通过初筛、复筛和性能测试,从6个菌株中筛选出一种对线虫病触杀效果好,定殖能力强,且解磷、解钾和固氮能力优秀的菌株,为GS4-S2;经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命名为HM-6.该菌株可作为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微生物菌肥研发材料,对于线虫病害防治和菌肥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甘薯茎线虫病生防菌解磷解钾固氮

    不同杀虫剂对水稻褐飞虱的田间防效评价

    张向前秦学峰孙俊铭韦刚...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比较不同杀虫剂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以及对水稻安全性的影响,开展了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10%异唑虫嘧啶悬浮剂、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和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较好,对水稻生长相对安全,尤以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135 g/hm2对褐飞虱防治效果好、药效期长,施药后14 d防效仍在92%以上.水稻生产上建议用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135 g/hm2、10%异唑虫嘧啶悬浮剂300 g/hm2、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150 g/hm2以及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600 g/hm2交替、轮换施药.

    水稻褐飞虱杀虫剂防治效果持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