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学通报
安徽农学通报

郑之宽

半月刊

1007-7731

ahnxtb@sina.com

0551-62675980

230001

合肥市徽州大道193号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内

安徽农学通报/Journal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查看更多>>《安徽农学通报》是安徽省农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以文字版和电子版两种形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1007-7731 CN34-1148/S是国家职称评定认定学术期刊。融学术性、指导性、实用性于一体,既刊登作物栽培与育种、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园艺、蚕桑、茶园、畜牧、水产及其他农业科学的硬科学研究报告、综述、研究简报和实用技术;也发表农业经济、农业科技管理、农业发展战略、农产品加工及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和对策性文章,是农业推广领域唯一的科技杂志,在省内外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分析

    钱跃磊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快速获取各种复杂的地形图和高程特征点,进而快速完成土方量计算.本文以某区域为例,使用大疆精灵四RTK无人机进行"井"字形飞行获取倾斜摄影数据,利用ContextCapture建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三维模型和正射影像数据,在EPS软件中利用三维模型等数据进行土方量计算,快速得到土方量计算结果.以RTK实测数据为真值,检验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土方量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两种测量方法计算的填方量相对误差2.7%、挖方量相对误差7.8%,小于10%的限差范围,均符合土方工程规范要求.以上结果表明,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计算土方量,其结果满足土方工程规范要求,且工作效率高、成本低,可为相关土地整理项目提供技术参考.

    无人机倾斜摄影土地整理三维建模精度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科教融汇研究与实践

    段小凤朱锋钊王锋张华琦...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形式,采取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分析了当前涉农高职院校对于科教融汇的重视程度、行业需求与人才培养匹配度、融汇渠道以及教师队伍4个方面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并开展具体实践.具体对策包括构建"产、学、研、训、创"五位一体的协同发展模式,构建科技创新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相融相辅相成的新模式,搭建平台畅通科教融汇渠道,以及引育结合提升教师团队教科研水平等.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开展科教融汇的具体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包括政、校、行、企、研协同搭建创新驱动基地,创新"六双融通、互育共培"人才培养模式,建成融入山地特色高新技术的教学资源体系,协同攻关纵深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打造"双高三能型"教师队伍.本文为提升涉农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教师教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助推产教深度融合、区域产业发展等提供实际应用参考.

    乡村振兴科教融汇茶叶产业体系中兽药制造生态畜牧业

    生命科学奥秘探索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杜坤傅媛媛郭宾会骆乐...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普及生命科学知识,了解探索生命本质和奥秘的实验技术和方法,根据课程特点和选课学生来源,分析了生命科学奥秘探索实验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并对其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改革实施.必要性而言,开设该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是生命科学学科特点的体现,也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展的需要.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优化实验项目设置,注重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和实验技能培养,并结合社会热点话题安排实验教学内容;坚持将趣味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等"四结合"原则,逐渐形成了系统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并重视实验安全.在教学改革实施方面,优化教学安排,设置小班级授课,并让学生灵活选择上课时间;丰富授课形式,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及其优质的数字化资源,积极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实验教学方法;增设实地参观和野外实习环节,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动植物及自然环境;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考核.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改革有效提高了学生生命科学素养,增强了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并助力教学团队获得省部级奖项.本文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参考.

    生命科学生命科学奥秘探索非生物类专业混合式教学

    林业发展背景下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

    孙操稳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适应林业学科发展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科研成果反哺教学3个方面对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途径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实践成效.具体改革实践包括凝炼尊重和遵循自然规律等森林培育学经典理论,更新教学内容,挖掘新版教材中近熟林阶段的有关内容以及森林的生态功能及其调控等知识;更新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法,引用植树造林修复生态系统、核桃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等实际案例,将人工林培育技术与林木种子、林木抚育等章节的知识相结合;坚持用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在教学中融入人工混交林、经济林以及大径材人工林培育技术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强化基础理论创新.该教学改革实践成效明显,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显著加深,推动了其科研与教学技能的双向促进;选课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与教师的互动显著增强,专业知识面得到了有效拓展.本文为同类课程教学改革、培养林业高素质人才提供参考.

    森林培育学林业林木抚育植树造林

    产教融合视角下园林类专业课程建设实施路径探索

    王丹王倩倩
    134-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基于产教深度融合视域,分析园林类专业课程的系统性设计、职业素养培养、教师教学理念、教材内容以及教学模式等建设现状,并对其实施路径进行研究.具体而言,从专业层面建设课程教学体系,形成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综合实践课三层衔接的课程思政体系;结合岗位需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紧密对接园林规划设计等专业课程的关键岗位群;优化教师教学理念,通过培训活动、激励机制等增强其思政育人能力;完善教材内容,将园林行业最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纳入其中;优化教学实施模式,采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设计与岗位相关的实践活动.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成功申报了省级示范课程,并组织学生编写了《校园植物志》,增强了其专业能力,培养了其社会责任感.本文为园林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的紧密融合提供参考.

    产教融合乡村振兴园林新型城镇化

    汉中绿肥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崔月贞任绪明郝菁陈浩...
    14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肥在提升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陕西汉中地区绿肥产业发展现状,当前绿肥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其产业发展策略.该地2023年绿肥种植面积在11.06 hm2,种植品种以紫云英和毛叶苕子为主,可选择的绿肥品种较单一;以冬绿肥为主,冬绿肥的种植模式主要有稻田绿肥、果园绿肥和茶园绿肥;该地绿肥种子繁育生产基地规模较小,种子供应主要依靠外调,价格呈上涨趋势;绿肥种植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同时减少化肥农药施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具有较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目前,该地绿肥产业发展暂面临优异绿肥种质资源匮乏、绿肥种植积极性不高、绿肥技术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发育不够成熟、绿肥产业发展支持体系待完善、保障和激励效果不明显等挑战.基于此,提出种质资源强化与种业保障提升、多元激励强化与种植动力激发、种植技术体系创新推动与产业融合推动、产业支持体系建设等策略,为推动该地绿肥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绿肥耕地质量种质资源种植模式绿肥技术体系产业链

    《安徽农学通报》成功入选2024中国农林核心期刊目录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