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农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农业科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现代农业科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王洪江

半月刊

1007-5739

xdnykj@188.com

0551-5160883,5160716

230031

合肥市庐阳区农科南路40号

现代农业科技/Journal XIANDAI NONGYE KEJI
查看更多>>《现代农业科技》是由安徽省农科院、安徽省农委、安徽省农垦局等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农业技术期刊,创刊于1972年。大16开本,136页,封面250克铜版纸。2005年由月刊改为半月刊。该刊为全国农业核心期刊,国家级优秀农业科技期刊,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全国农业领域职称评定认定刊物,《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技术。每期定价5.00元整,全年订价120.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278/S,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5739。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41,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皖江地区主要湿地土壤酸碱度及污染评价

    沈华柳丙全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皖江地区主要湿地土壤监测数据为基础,以《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 0295-2016)为依据,对区内土壤酸碱度和重金属综合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调查区表层土壤以酸性为主(82。90%),其次是碱性土壤(10。57%),中性和强酸性土壤分布比例较低,分别仅占 4。51%和 2。02%。调查区以一等(清洁)土壤为主,面积占比约为 97。75%;二等(轻微污染)土壤面积约占 1。78%;三等(轻度污染)土壤面积约占 0。41%,在铜陵、安庆两地沿江地区分布;五等(重度污染)土壤面积占比约为 0。06%,多分布在池州铜山地区,可能受矿山开采的影响。

    湿地土壤监测酸碱度重金属污染污染评价皖江地区

    松阳茶气候品质评价分析

    宋丹胡桂萍姜燕敏钱园凤...
    126-12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松阳茶历史悠久,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通过介绍松阳茶的生长特性和产地环境特征,基于松阳县 1998-2024 年气象观测数据,包括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对松阳茶历年关键生长期热量条件、水分条件和光照条件进行分析;根据行业标准《茶叶气候品质评价》(QX/T 411-2017),建立松阳茶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对 2014-2023 年的松阳茶气候品质进行了评价,结合 2024 年松阳茶品质数据资料,评定2024 年松阳茶气候品质评价结果为特优等级,以期打造松阳茶农业气象品牌,提高松阳茶品牌竞争力,充分发挥气象科技在农业经济中的作用。

    松阳茶气象条件关键生长期气候品质评价模型

    基于神经网络的台州地区气温订正研究

    王鹏秦采薇王宏宇贺立夫...
    129-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浙江省智能网格模式 2m温度预报产品,采用GFS(全球预报系统)预报资料和台州地区气象观测资料,通过神经网络建立气温订正模型。结果表明:浙江省智能网格模式对台州地区 2018-2021年最高气温预报效果良好,2022 年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偏低,且误差较大;对 2018-2021 年最低气温预报效果良好,2022 年最低气温预报大部分站点误差均增大。订正后 2022 年各站点最高气温≤2℃温度预报准确率均有明显提升,提升了 7%~36%,订正后准确率在 81%~86%之间;≤1℃温度预报准确率在 44%~53%之间,提升了 4%~19%;平均绝对误差在 1。4℃以下,下降了 0。2~0。9℃。智能网格模式对玉环站最低气温预报效果较好,订正提升空间较小;其他各站点最低气温订正后,≤2℃温度预报准确率提升了 2%~31%,≤1℃温度预报准确率提升了 3%~25%,订正后平均绝对误差在 1。2℃以下,均方根误差在 1。5℃以下。说明神经网络对台州地区 2m最高、最低气温预报有良好的订正效果。

    神经网络气温订正智能网格模式浙江台州

    临沂市霜冻过程中不同温度要素的变化特征

    李素梅刘新磊蒋煜毛晨旭...
    134-137,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临沂市 10 个国家气象站霜冻期间的气温、0cm地温、草温和露点温度的逐小时观测数据与天气现象视频智能观测仪识别结果,分析了临沂市霜冻过程中不同温度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临沂地区霜冻日数分布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特征,2022 年以前霜冻期间草温日最低值大多在 0℃以下;从日最低温度来看,草温最低,气温最高;从变化幅度来看,草温最大,气温最小;冷空气影响时,各温度降低时间先后依次为草温、0cm地温、气温,草温降至 0℃和气温降至 5℃的时间差可达 2h左右;当无降水发生时,草温与露点温度的日最低值相当或更低,因而草温对霜冻的发生发展有着更明显的指示意义;当有降水发生时,草温对霜冻的指示意义并不明确;随着识别算法的优化,天气现象视频智能观测仪准确性有所提高,但可用数据较少,识别准确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霜冻气温0cm地温露点温度草温天气现象视频智能观测仪温度变化山东临沂

    陇中半干旱区霜冻变化特征及其预报

    郭俊文单红洮郭俊庭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有效减少霜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基于 1971-2020 年陇中半干旱区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当地霜冻变化特征,并建立其预报方程。结果表明:该区域秋霜冻平均初日为 10 月 4 日,春霜冻平均终日为 5 月5 日;秋霜冻初日显著推迟,全年平均无霜期显著延长,无霜期气候倾向率为 3。94 d/10 a;霜冻初、终日及无霜期的波动幅度增大;研究区大范围的区域性霜冻大部分属于平流+辐射霜冻。在建立和完善霜冻防灾减灾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监测、预报预警能力的基础上,建议采用传统防霜冻手段和现代防霜技术相结合,开展霜冻灾害综合防治,以减轻灾害损失。

    霜冻变化特征预报对策陇中半干旱区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番茄中可溶性糖

    王淑武悦王鹏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番茄中可溶性糖定量检测的适宜方法,采用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对随机抽取的番茄样品进行可溶性糖含量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绘制葡萄糖标准溶液标准曲线,在 0。50%、2。00%和 5。00%这 3 个标准添加量下测出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 90。0%、98。3%和 101。3%,相对标准偏差为 2。49%~5。88%,说明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对 30 批次共 60 份实际番茄样品进行可溶性糖检测发现,结果范围在 0。52%~4。50%之间,且每个样品重复条件下的 2 次独立测试结果相对偏差均小于其算术平均值的 10%。采用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番茄中可溶性糖,在准确度、精密度、重现性等方面表现较优,可以为番茄可溶性糖定量分析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番茄可溶性糖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定量检测分析方法

    不同种类鸡蛋贮存过程中品质及营养物质特征演变研究

    武瑛罗璇杨米娜文达...
    145-149,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不同遗传因素和生长环境,选取 3 种不同种类的鸡蛋(饲料鸡蛋、土鸡蛋和绿壳鸡蛋)置于室温保存。分别于收集蛋后 7、15、30、60 d,采用对比分析法对鸡蛋常规品质指标和营养物质(卵磷脂及卵黄高磷蛋白)含量进行测定,探究不同种类鸡蛋贮存过程中品质及营养物质的特征演变情况。结果表明:室温贮存条件下,鸡蛋的品质指标和营养物质含量会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发生显著性变化,当鸡蛋贮存时间达到 60d时,饲料鸡蛋会变质;绿壳鸡蛋的蛋黄比率变幅显著高于土鸡蛋和饲料鸡蛋;绿壳鸡蛋的卵磷脂含量和卵黄高磷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饲料鸡蛋和土鸡蛋。综上,绿壳鸡蛋的品质指标变幅大于饲料鸡蛋和土鸡蛋,而绿壳鸡蛋和土鸡蛋贮存期长于饲料鸡蛋,鸡蛋最佳食用时间为 30d以内;绿壳鸡蛋的营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土鸡蛋和饲料鸡蛋,其营养价值更高。

    鸡蛋贮存时间品质营养物质卵磷脂卵黄高磷蛋白特征演变

    不同类型烤房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裴隆黄海涛刘昭伟帅开峰...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烤烟传统燃煤密集烤房(燃煤烤房)、燃煤脱硫除尘改造烤房(改造烤房)和生物质燃料烤房(生物质烤房)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各类型烤房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烤后烟叶的叶片结构、身份、油分和色度方面,生物质烤房较优烟叶数量分别高出改造烤房 1。09、1。73、1。04、2。36 百分点,高出燃煤烤房 0。96、2。42、1。80、2。78 百分点;在烤后烟叶平均单叶重上,生物质烤房高于改造烤房 4。14%,高于燃煤烤房 5。01%;在烟叶平均净收益上,生物质烤房高于燃煤烤房 13。94%,高于改造烤房 14。35%。综合分析认为,生物质烤房在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单叶重、经济效益等方面均优于燃煤烤房与改造烤房,烘烤总成本也最低,故生物质烤房烤后烟叶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 2 类烤房。

    烤烟烤房烟叶外观质量单叶重经济效益

    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广东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预测

    张小春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强冷链物流建设,促进农产品主产区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选取 6 种需要冷链物流转运的生鲜农产品产量作为样本对象,通过灰色GM(1,1)模型对广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量进行预测,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科学制订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物流企业进一步加强冷链物流网络建设提供借鉴。结果表明,模型通过了有效性检验和精度检验,平均相对误差为 0。81%,拟合精度较高。模型对广东省未来 10 年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进行了有效预测,以期促进冷链物流体系高质量建设。

    灰色GM(1,1)模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预测广东省

    不同密度下稻蛙种养模式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苏筱竺梁正其
    158-160,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稻蛙共生种养模式是一种生态农业实践,通过在稻田中养殖蛙类来实现水稻与蛙类的互利共生。为了探讨不同黑斑蛙(蝌蚪)投放密度下稻蛙共生种养模式的经济效益,选择了 4 组不同的种养方式:仅种植水稻,不投放蝌蚪(T0);种植水稻,投放蝌蚪 75 万尾/hm2(T1);种植水稻,投放蝌蚪 105 万尾/hm2(T2);种植水稻,投放蝌蚪 150 万尾/hm2(T3)。在相同的稻田条件下进行种养试验,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蝌蚪投放量的增加,水稻产量、黑斑蛙规格和存活率呈下降趋势;黑斑蛙产量则随投放量的增加而提升;投放蝌蚪的T1、T2、T3组总产值和利润均高于T0 组,其中水稻的产值随着蝌蚪投放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黑斑蛙产值和稻蛙种养总产值均随投放量的增加而增加;产投比随着蝌蚪投放量的增加有所降低,以T2 组利润最高,其产投比为 1。24。由此说明,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不同蛙类的养殖密度,以实现稻蛙共生种养模式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水稻黑斑蛙稻蛙共生种养模式密度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