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

宛晓春

双月刊

1672-352X

ahnydxxb@163.com

0551-5786705,5786369

230036

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安徽农业大学学报》为安徽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信所)、中文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和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现被6种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它们分别是: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文摘》(CSA)、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中心数据库(CABI)、英国《动物学记录》(ZR)和国际农业文献检索(AGRIS International),同时被国内万方、同方、《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农业文摘》等十几家数据库及文摘期刊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拿大一枝黄花和小飞蓬共同入侵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何孟莹解青松李玥尹宣懿...
    359-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阐明两种入侵植物共同入侵下入侵植物和其他植物的共存机理,以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和小飞蓬(Erigeron canadensis)共同入侵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样方调查法分析不同入侵程度条件下植物群落的组成、多样性、生态位宽度和功能性状,阐释 2种入侵植物共同入侵对地上植物群落多样性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2种入侵植物在入侵地与未入侵地的植物群落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与单一入侵相比,共同入侵增加了植物群落的植物种类数,增幅为 20.00%~66.67%.(2)无论是单一入侵还是共同入侵,均显著降低了植物群落多样性,其中物种数目减少 18.75%~37.50%;Shannon多样性指数降低 29.33%~65.33%;Pielou均匀度指数降低 38.60%~52.31%.(3)加拿大一枝黄花和小飞蓬共同入侵地的优势种比单一入侵地的多 1~3种;共同入侵条件下,入侵种和伴生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度高于伴生种之间.(4)与单一入侵相比,共同入侵增加了共存植物种的 5种功能性状:茎粗、叶面积、叶长、叶宽和地下生物量,也增加了 2种入侵植物的叶面积和叶长,增幅分别为 13.70%~684.95%和 32.10%~71.55%.该研究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和小飞蓬共同入侵拮抗性影响了植物群落多样性,可为阐明两种入侵植物共同入侵下的入侵植物和其他植物种的共存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共同入侵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植物小蓬草地上植被特征

    氮沉降对城市森林凋落物养分元素含量及其耦合性的影响

    陶晓邵曦媛钟环环潘象阳...
    368-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氮沉降增加呈现全球化趋势,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已成为生态和环境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为探讨氮沉降增加对城市森林凋落物养分含量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城市森林养分循环过程,为区域城市化进程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国家森林公园凋落物为研究对象,在连续 3年模拟氮沉降实验后(氮添加设置 3种水平,分别为对照组:0 kg·hm-2·a-1、CK;低氮:50 kg·hm-2·a-1、LN;高氮:100 kg·hm-2·a-1、HN),研究氮沉降对城市森林凋落物(枝叶果碎)养分元素含量及其耦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施氮水平下,凋落果内CK与HN中C元素含量,凋落叶中CK与LN、碎中LN与HN两组中N元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2)凋落物不同组分间,N沉降显著影响Ca元素含量(P<0.05),对C元素含量无显著影响;凋落枝组分间K含量差异显著(P<0.05),凋落叶与其他各组间N含量差异显著(P<0.05),凋落果与其他各组间P含量差异显著(P<0.05);凋落叶与凋落果间Mg元素差异显著.(3)N沉降对各组分间的C/N、C/P、N/P等生态化学计量比无显著性影响,但对凋落叶、凋落果中C/N值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4)N沉降显著影响C、N间相关性及Ca、Mg间相关性,且均表现为LN显著增强相关性,HN显著抑制相关性;N沉降显著增强了P、K间的相关性,而显著降低了K与Ca、Mg的相关性.(5)N沉降对C/N与N/P、C/P与N/P间的耦合性有显著影响,且均表现为LN显著增强生态化学计量比间的耦合性,HN显著降低二者耦合性.研究结果为城市森林凋落物养分循环过程对N 沉降的响应提供了理论依据.

    氮沉降城市森林凋落物养分元素碳氮含量

    蜀葵品种的数量分类研究

    陈曦李意峰刘才磊李秀...
    376-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在蜀葵品种分类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指标以及建立全面的蜀葵品种分类系统,以75个蜀葵品种为研究材料,对各品种的性状进行观测,选定26个性状指标进行R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去掉相关性较大且累积贡献率较小的性状指标,然后对 75 个蜀葵品种进行Q型聚类分析.R 型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除了少数指标相关性较大外,其他指标较为分散,指标选取合理.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26个指标可综合为8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2.818%;Q型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75个品种在不同等级结合线处可以被分为2类、3类、4类和5类,其中叶型、裂叶长/叶长、花型、雌雄蕊瓣化情况、花期早晚、花瓣数、花色等指标在分类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叶型和花型是蜀葵品种分类最主要的标准和依据.因此,可以将蜀葵品种划分为圆叶品种群、裂叶品种群及全裂叶品种群三大品种群.

    蜀葵品种数量分类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S型控释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

    王树深罗刚舒小伟徐萱...
    384-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缓控释肥具有施用次数少、肥料利用率高的特点,S型热固性树脂包膜控释氮肥(S型控释氮肥)受土壤pH影响小、肥料稳定性好.本研究以S型控释氮肥为试材,分别设置了 6个水稻品种的响应比较、4种氮肥施用量、5种氮肥施用时期及 7种氮肥配施比例的 4个盆栽试验,研究其对水稻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品种比较试验中,S型控释氮肥提高了6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增幅在2.95%~18.57%,平均增加 12.60%;产量提高的原因是穗数或每穗颖花数的增加;S型缓控释氮肥可显著提高供试水稻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但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有所下降.2)控释肥运筹试验中,随着S型控释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比例的增加,武运粳24 号的产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分别以每盆 3 g纯氮处理和控释氮肥占比 80%处理产量增幅最大,作基肥时增产效应更显著;成熟期氮素积累量呈增加和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分别以每盆4.5 g纯氮处理和控释氮肥占比80%处理增幅最大,作基肥时增幅效应更显著;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呈降低趋势,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分别以控释氮肥占比 0%和控释肥作保花肥最大,氮肥利用率分别以控释氮肥占比 80%和控释肥作基肥时最大.3)控释肥对根系性状影响试验中,S型控释氮肥处理提高了武运粳 24号水稻栽后 30天单株不定根总长、根干重与吸收面积,提高了抽穗期单株不定根总长、根干重和根活力;单株不定根数、不定根总长、根干重、根活力的增加是产量、氮素积累量和氮肥利用率协同提高的根系基础.总之,S型控释氮肥可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作为基肥时最优.每盆 3 g纯氮处理、控释氮肥占比 80%左右时产量、成熟期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协同增加,与其栽后 30天、抽穗期根系性状优化有密切关系.

    S型控释氮肥水稻肥料处理产量根系性状氮素吸收利用

    基于SSR标记的紫薇分子鉴定及遗传分析

    杨姝琦杨彦伶彭婵张新叶...
    397-4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紫薇品种Lagerstroemia'Dynamite'(G2)、鄂薇 1号(E1)、鄂薇 4号(E4)以及W9 互为亲本的杂交子代共 40 个优良单株为试材,利用 14 对在种内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对子代进行真杂种的鉴定,并利用GeneMarker、Popgene、Cervus和NTSYS 等软件对紫薇亲本和子代进行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AMOVA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有 38 个单株被鉴定为真杂种,杂种率为 95%.(2)14 对引物的多态信息指数(PIC)平均值为0.540 2,属于高度多态水平,群体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4.5个,平均期望杂合度(He)以及Nei's基因遗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2.602 2和0.594 7,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为1.107 9.(3)来源于湖北野生紫薇品种E1单独聚在一个分支;而来源于美国紫薇品种的E4、W9和G2聚在一个大的分支上,另外一个个体23有别于3个亲本G2、E4和W9,单独一个分支;群体M2的5个个体,与24(M4)和32(M5)聚在一起,总体形成了3个大的组群.其中大部分个体都与其亲本聚在同一分支,但也有部分个体单独聚成一分支,这也说明部分杂交子代发生了遗传变异,体现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4)AMOVA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都表明了不同样本个体内产生了丰富的遗传变异.综上所述,筛选出的 SSR 标记可以有效地鉴定紫薇种内杂种以及反映紫薇种内的遗传多样性,因此该研究为紫薇品种的分子鉴定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后期种质资源收集、构建核心种质以及创制种内新品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紫薇SSR分子标记真杂种鉴定遗传多样性种质资源

    蜜薯茎尖脱毒快繁体系优化与脱毒效果的研究

    魏良文段芝娜李丹丹韦小飞...
    404-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蜜薯病毒病严重的问题,对蜜薯进行茎尖脱毒,研究不同消毒剂与消毒时间对蜜薯外植体消毒效果和脱毒率的影响.通过RT-PCR技术检测蜜薯苗所带病毒种类;针对检测出的病毒进行茎尖脱毒处理,研究不同消毒剂与消毒时间对蜜薯外植体消毒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研究 6-BA、NAA、GA3 和IAA激素浓度配比对茎尖诱导及根诱导的影响,以此优化蜜薯快繁体系;最后,用RT-PCR检测茎尖脱毒效果.结果表明:蜜薯病毒初检发现,蜜薯中主要携带SPVG、SPFMV和SPCSV 3种病毒,其中SPVG带毒率最高;茎尖诱导适宜的外植体消毒方式为:70%酒精清洗 45 s,再用 0.1%升汞溶液浸泡 7~8 min;茎尖诱导适宜的培养基选择为:MS+1.0 mg·L-1 6-BA+0.1 mg·L-1 NAA+1.0 mg·L-1 GA3,生根诱导最适宜培养基为 1/2 MS+0.1 mg·L-1 NAA+0.1 mg·L-1 IAA.经茎尖脱毒后SPFMV脱除效果最好,脱毒率为 100%,SPVG次之,SPCSV脱除效果最差,仅降低了约 3.33%.

    蜜薯茎尖脱毒病毒检测快繁分生组织培养

    四川省4个主栽核桃品种对炭疽病的生理生化响应

    李润董茂坤吴雨桦刘华...
    41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四川省栽培面积较大的 4个品种,'旺核 2 号'、'川核 66'、'盐源早'和'硕星'为研究对象,进行人工侵染炭疽病,测定染病后叶片发病特征与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最后综合评价其对炭疽病的抗性.结果表明:随炭疽病侵染时间延长,4个品种的叶片发病率、病斑面积、新增病斑扩增比例以及病情指数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发病率、病斑面积最大的是'旺核 2 号'和'硕星',最小的是'盐源早';叶绿素含量与CAT活性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MDA 含量、POD 活性、SOD 活性呈上升或下降的趋势.相关性分析以及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4个品种的POD含量与病斑面积、新增病斑面积扩增比例和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绿素含量与病斑面积、发病率、新增病斑面积扩增比例及病情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核桃品种各项抗病性指标的综合关联度顺序为POD活性>MDA含量>SOD活性>CAT活性>叶绿素含量.

    核桃炭疽病抗性评价生理生化病情指数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紫娟'茶树叶片花青素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白艳邹瑞王建昭李孟...
    419-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紫娟'茶树叶片的花青素含量、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及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对'紫娟'茶树叶片分别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ABA、SA、乙烯利和MeJA)进行诱导处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量'紫娟'茶树叶片的花青素含量;根据国标的方法测量'紫娟'茶树叶片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并对茶树的一芽两叶分制成的干茶进行感官审评.50 μmol·L-1ABA、300 mg·L-1 SA、100 mg·L-1 乙烯利和150 mg·L-1MeJA均显著诱导'紫娟'茶树叶片花青素及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提高,但SA和ABA诱导分别导致了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的降低.此外,喷施ABA、SA或MeJA后的'紫娟'茶样感官审评打分均高于对照.在生产中通过喷施适宜浓度的ABA、SA 或 MeJA 不仅可以增加'紫娟'茶树叶片的花青素及主要生化成分含量,而且还可以提高茶叶的感官品质.结果为调控'紫娟'茶树叶片花青素及主要生化成分的累积奠定了基础,并为改善茶叶品质提供了新的途径.

    '紫娟'花青素生化成分植物生长调节剂

    堆肥化处理的废弃葡萄枝条复配基质对黄瓜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马丽娟魏锋张亚红葛静...
    427-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废弃葡萄枝条等农林废弃物资源浪费和循环再利用问题,以'津冬 626'黄瓜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发酵后的葡萄枝条、草炭和珍珠岩按照体积比 20∶50∶30(T1)、30∶40∶30(T2)、40∶30∶30(T3)、50∶20∶30(T4)和商品基质(CK)混合的理化性质,测定不同复配基质中黄瓜的生长、光合特性、荧光参数、品质和产量等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黄瓜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的理化性质均在果菜生长发育的适宜范围内.与CK处理相比,T3 处理在整个生育期生长较好,荧光参数、果实品质和产量均优于其他处理,光合特性与CK处理差距最小.主成分分析表明,T3 处理能够有效促进黄瓜的生长发育.因此,以发酵后葡萄枝条∶草炭∶珍珠岩为 40∶30∶30的复配基质栽培黄瓜,其生长、光合特性、荧光参数、品质和产量的综合评价较优,可作为废弃葡萄枝条栽培黄瓜的推荐配比.

    葡萄枝条复配基质黄瓜生长光合特性

    中华蜜蜂泛素基因及其全长转录本的发掘及分析

    刘小玉张佳欣高旭泽冯佩林...
    434-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利用三代Nanopore测序技术发掘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泛素(ubiquitin)基因及其全长转录本.基于前期获得的中华蜜蜂工蜂 4~6 日龄幼虫肠道的全长转录组数据,使用BLAST工具将全长转录本的序列比对到 KEGG 和 Nr 数据库以鉴定泛素基因及其全长转录本.采用 Astalavista 软件分析泛素基因的可变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AS)事件,并通过RT-PCR加以验证.通过TAPIS pipeline软件分析泛素基因的可变多聚腺苷酸化(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APA)位点.共鉴定到 48个中华蜜蜂泛素基因和 435条泛素基因相关全长转录本.共发掘到 48个泛素基因的 74次AS事件,包括 31次内含子保留事件,19次可变 3'端剪接事件,16次可变5'端剪接事件及 8次外显子互斥事件.RT-PCR结果证实了 3种AS事件类型的真实性.共预测到 38个泛素基因含有 1个及以上的APA位点,并且在APA位点的上游鉴定到多个motif,一致性序列为:KCWYTDYTMWSYGMW SCARAWCCAGAATGAYCCWYWGGHWVMWGWDRTRGC.研究结果丰富了中华蜜蜂泛素基因及其全长转录本信息,为持续深入开展相关功能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东方蜜蜂中华蜜蜂全长转录本泛素可变剪接可变多聚腺苷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