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绩效评价研究

    吴业东
    199-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层次分析法理论为指导,以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脉络为主线,构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绩效评价模型,运用yaahp软件进行问卷生成、统计与分析,得出各层级指标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绩效的贡献度(权重),从而评价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绩效.结果表明:第二层评级指标对决策目标的贡献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清产核资与成员界定、资产量化与股权配置、运营方式与收益分配、发展模式与资源开发、民主管理与财务制度.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农业产业体系和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建议.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层次分析法运行绩效评价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和绩效实证分析——来自苏州市325个样本的经验证据

    陈燕程培堽周晓明
    203-207,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微观调查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对苏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要素供给行为(土地、资金、劳动力)、经营行为(销售渠道、品牌建设和质量认证、新技术应用、产业结构、农业保险参与度)、经营绩效(经营效益、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以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了拓宽融资渠道、促进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推进农业品牌创建、积极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优化和创新土地流转政策等政策建议.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行为经营绩效

    江苏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价及演化特征分析

    董大朋陆小翠
    208-211,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11-2020年江苏省64个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以GML指数法分析生产率变动的动力来源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整体上实现了平稳且快速增长,其中苏南地区的增长表现要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农业技术进步,而农业技术效率整体上呈现出下降态势,并且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演化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最后,从强化农业技术应用、协调区域农业发展、制定差异化发展政策等方面,提出提升江苏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SBM超效率模型GML指数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西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张娜孟子楚宋连久
    212-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我国政府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给予了高度重视,旨在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以西藏2009-2021年的数据为基础,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西藏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然后运用Tobit模型评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显著提升了西藏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其中技术进步是推动西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农林牧渔从业人员越多,西藏农业全要素生产效率越低;随着西藏农业经济比重增加,农业全要素生产效率也会提升.这些发现不仅证实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方面的有效性,也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业全要素生产率DEA-Malmquist指数法西藏

    文化景观遗产视角下国内乡村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钟雯婧梁盈章
    216-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景观遗产与乡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乡村景观遗产"属于"文化景观"中"有机演进的景观"这一类别.通过CiteSpace软件的分析结果,对近20年国内文化景观遗产研究下乡村主题进行梳理分析,总结研究发展态势与特征.阶段呈现出以下相似特征:研究逐渐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综合框架,核心关键词包括"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乡村景观"等.基于分析结果提出我国在该研究方向的展望,文化景观遗产视角的介入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方向;多学科协作与创新方法是推动研究深化的关键,点云技术、大数据分析为乡村研究提供精确性和应用性.

    Ciespace分析文化景观遗产乡村乡村景观

    苏州农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

    何兵颜雅杰
    221-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州全力推动农业领域"智改数转",形成"谋划为先""技术为本""应用为王"等经验举措.同时,还面临转型发展不均衡、现代农业园区支撑不到位、产业扩散技术渗透不明显、数字人才加持不给力、成本覆盖不乐观、数字价值挖掘不充分等诸多困境.期待通过打造应用场景创新集群、建强农业园区数字支撑、培育全产业示范链条、放大数字人才功能、建立数据平台纽带等,助力农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

    农业数字化转型对策研究

    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探索

    史雨琛徐烁张檀秋
    225-228,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数字化建设赋能乡村多元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普惠,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扩面提质,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几个方面,探讨了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为乡村振兴凝聚合力、筑牢保障、补齐短板、添注动能,纵深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数字化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基于深度学习的甘蓝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模型构建

    马思艳马玲马燕王静...
    229-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判断作物受胁迫程度的关键指标,可以用来衡量植物生长状况,同时也在植物逆境胁迫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甘蓝叶片SOD活性的快速无损检测,提出了一种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深度学习的方法来对甘蓝叶片进行检测.试验共采集了200片甘蓝叶片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光谱信息,通过7 种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优化,最后选用高斯滤波方法为SOD活性的预处理方法.采用连续投影算法、无信息变量消除算法、遗传偏最小二乘算法、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算法和区间变量迭代空间收缩分析算法提取特征波长,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基于优选的特征波长建立PLSR、主成分回归、多元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深度学习模型.结果表明,CARS算法提取的 17 个最佳波长效果较好,最优预测模型CNN的相关系数Rc和Rp值分别为0.909 8和0.823 5,均方根误差RMSEC和RMSEP分别为2.038 2和3.649 2.该研究为今后盐胁迫下植株长势在线无损监测提供技术支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高光谱成像深度学习SOD活性无损检测

    非遗语境下农谚当代传承路径的构建

    李肖黄征
    236-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谚是我国数千年农耕智慧的结晶,具有丰富的内涵,是我国宝贵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遗产,传承农谚具有重要社会价值.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阐述了农谚作为非遗的特征和价值属性,总结了农谚传承工作成果,指出了农谚传承工作面临着传承语境和传承对象日益流失、传承断层等问题,探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度语境下构建农谚的传承路径.

    农谚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传承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自然灾害治理研究——基于武陵山区的双重脆弱性分析

    周丽娟蔡岸雯
    240-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自然灾害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控点.农村自然灾害治理面临以下困境:灾害发生频率高、破坏大;防治投入项目多、资金大但效率低;系统机制和长效机制缺乏.在此背景下,引入脆弱性视角,结合武陵山区农村自然和社会双重脆弱性特征,深入剖析了农村自然灾害治理困境背后的原因,最终提出构建"三个系统"、实行"三个培养"、坚持"三个结合",来推进战略布局、加强生态危机意识、提高灾害应对能力,以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农村自然灾害灾害治理脆弱性武陵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