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茄子叶际固氮菌的分离鉴定·培养特性及抑菌活性

    幸翀郭青云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Ashby无氮培养基从茄子叶际分离得到1株具有高效固氮性能的自生固氮菌QZ-1,经16S rDNA序列鉴定,该菌株与克雷伯氏菌属各菌株同源性高达99%以上,初步鉴定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其在酵母粉为碳源、pH为5.0时生长最好.菌株QZ-1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对油菜菌核病、葡萄炭疽病、番茄灰霉病抑制效果可达40%以上.自生固氮菌QZ-1 具有固氮和生防作用,可为进一步研发优良的叶际固氮菌肥提供微生物资源.

    茄子叶际固氮菌克雷伯氏菌分离鉴定培养特性抑菌活性

    鹅源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对污水COD的降解性能

    杨伟平龙宜张海艳易力...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鹅粪便中分离筛选具有生产潜能的酵母菌,为水质净化、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动物养殖等提供菌种资源.[方法]使用麦芽汁培养基,采用涂布法和平板划线方法从鹅粪便中分离酵母菌,然后对纯化的菌种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和 2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分析进行鉴定.同时测定酵母菌对模拟污水COD的降解性能.[结果]分离到4株酵母菌,通过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最终将分离到的菌株Y-1、Y-2、Y-3、Y-5分别鉴定并命名为阿氏丝孢酵母菌Y-1(Trichosporon asahii Y-1)、红酵母菌Y-2(Rhodotorula sp.Y-2)、胶红酵母菌Y-3(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Y-3)、隐球酵母菌Y-5(Cryptococcus albidus Y-5).4 株酵母菌中,Y-3 对模拟污水COD的去除效果最好,在菌浓度为1.5×109 CFU/mL、1%接种量、培养96h时,对污水中COD的去除效果达到56.8%.[结论]筛选到 4株酵母菌,其中胶红酵母菌Y-3对模拟污水COD的去除效果最好,可进一步用于后续研究.

    酵母菌分离鉴定系统发育分析COD降解

    巨大芽孢杆菌应用于改善茄芯香气品质的研究

    毛亚浩丁静怡余君陈雄...
    10-1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茄芯烟叶中木质素含量、改善烟叶品质,从烟叶提取液中筛选出一株具有木质素降解能力的菌株,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其中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达到19.03 U/L,锰过氧化物酶活性达到4.35 U/L.使用该菌株进行茄芯烟叶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及中心组合响应面法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接种量7%、发酵温度37℃、起始含水量25%、发酵时间6d.在此最佳条件下,茄芯烟叶木质素降解率达到23.02%,且发酵后中性香气总量较发酵前提高了30.22%.

    巨大芽孢杆菌茄芯烟叶木质素降解酶响应面试验中性香气

    紫茎泽兰内生菌的农用活性潜力研究进展

    缪志杨何江波何菁董廷发...
    16-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我国首批入侵外来物种之一,紫茎泽兰给入侵地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害和经济损失.对紫茎泽兰的研究多年来一直受到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其丰富的内生菌资源一直被忽视.对近年来植物内生菌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对植物内生菌农用活性进行了介绍,并基于现有研究成果通过类比、推理等手段探讨紫茎泽兰内生菌农用活性潜力,进而对紫茎泽兰内生菌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紫茎泽兰内生菌农用活性农业生产应用潜力

    马齿苋中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吴晓红高生平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齿苋具有悠久的药用食用历史,能够清热利湿,凉血解毒.马齿苋的药用价值广受关注,在治疗皮肤病、心脑血管疾病、炎症性疾病、抗肿瘤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马齿苋中富含生物碱类、萜类、黄酮类、有机酸类、多糖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性、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神经保护、降血糖等多重药理活性.但目前马齿苋活性成分与其药理活性之间构效、量效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有限.对近年来马齿苋中活性成分和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马齿苋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马齿苋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药食同源

    覆盖物对大棚芋头生长发育特征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黄春燕殷剑美刘云梅郭文琦...
    25-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大棚芋头生长发育特点,比较了如皋香堂芋在不同覆盖物下,大棚种植和露地种植芋头生长发育动态特征,分析了土壤温度变化趋势以及土壤养分.结果表明,早期(6月前)大棚覆膜处理生长势要高于覆毯处理,但露地覆毯处理在 7 月之后生长势增加较快,明显高于覆膜处理.大棚芋头种植早期可通过覆地膜增温,促进芋苗早发,8 叶期(6 月后)通过覆毯可避免随着气温增高导致气温波动太大,尤其是升温太高,不利于植株生长.生产上需注意铁和钙元素的补充,尤其是要多补充氮肥,同时减少磷和钾肥的用量.研究结果对于大棚芋头种植技术提供技术支撑,也为芋头传统覆膜方式提供了覆盖物替代选择.

    覆盖大棚芋头生长发育土壤性状动态特征

    粳稻重组自交系的品质性状分析

    贾旭东陈虎李永杰刘建...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粳稻重组自交系为研究材料,对其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等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品质性状都在重组自交系群体中都呈连续变异,且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对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碾磨品质性状中,糙米率与精米率、整精米率呈显著正相关;外观品质性状中,白度与垩白粒率、垩白度、长宽比,垩白度与垩白粒率呈极显著正相关;长宽比与垩白粒率、垩白度呈极显著负相关;食味品质性状中,蛋白质含量与脂肪酸值,直链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脂肪酸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此外,粳稻其他不同品质性状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粳稻重组自交系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

    蚕豆F1代果荚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杨新杨峰吕梅媛于海天...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蚕豆F1 代果荚性状关联规律的考察,提高蚕豆优良性状选择效率,为蚕豆优质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方法]利用云豆绿心2号和云豆1183杂交获得F1 代,利用SPSS 17.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籽粒长、籽粒宽、籽粒厚、荚长、荚宽5 个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荚长、荚宽、籽粒长、籽粒宽和籽粒厚与单株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33、0.004、0.005、0.010 和0.006,除荚长与单株产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外,其余果荚性状与单株产量均无显著相关关系.籽粒长与籽粒宽、籽粒长和荚宽、籽粒宽和籽粒厚、籽粒宽和荚宽、籽粒厚与荚宽5对主要农艺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依次为 0.871、0.363、0.367、0.420、0.251;籽粒长与籽粒厚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14;籽粒长、籽粒宽、籽粒厚、荚长和荚宽5个农艺性状符合正态分布,其中荚宽变异系数最大(10.56%),其次为荚长(7.77%),粒长最小(4.81%),5个农艺性状稳定性均较好.聚类分析发现籽粒厚、籽粒宽、籽粒长、荚长主要受母本的影响,荚宽主要受父本的影响.[结论]蚕豆F1 代果荚性状具有紧密的相互关联性且对父母本的遗传力优势指示性强,对更高代次的育种选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蚕豆F1代相关分析正态分布变异系数聚类分析

    姬松茸F1代筛选低富镉高产型菌株研究

    邱春锦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菌丝生长、农艺性状、平均产量以及镉含量等指标,挖掘杂交F1 代低富镉、高产潜力菌株.结果表明,A13、A14 菌丝特征为粗壮、密集、菌索多,生长阶段污染率低;子实体单朵重量分别达25.7、15.9 g/朵,为大粒型、中粒型;菌柄直径为2.2、2.1 cm,占子实体比重54.09%、59.75%;平均产量达8.52、7.84 kg/m2,与出发菌株均达显著水平;镉含量为 2.1、5.9 mg/kg,与出发菌株均达极显著水平.A13、A142个菌株具有同时满足高产、粗柄、低富镉的特征特性.

    姬松茸杂交高产粗柄低富镉菌株

    不同植物配置的生态沟渠对农田排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

    张友德田文凤张甜甜徐欣...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通过设计5种植物配置试验,研究不同植物配置的生态沟渠对农田排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筛选出最佳的植物配置组合.结果表明,5种植物配置均对农田排水中的氮磷具有拦截净化效果.对TN(总氮)的去除效果表现为苦草+金鱼藻+伊乐藻(35.60%~38.73%)>苦草+伊乐藻(34.67%~36.27%)>苦草+金鱼藻(33.20%~35.53%)>苦草(33.73%~34.73%)>土壤空白(29.87%~31.20%).对TP(总磷)的去除效果表现为苦草+金鱼藻(64.00%~65.00%)>苦草+伊乐藻(59.33%~60.67%)>苦草+金鱼藻+伊乐藻(49.33%~53.67%)>苦草(48.33%~52.00%)>土壤空白(42.00%~42.67%).多种植物组合种植的生态沟渠对农田排水中氮磷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农田排水生态沟渠植物配置总氮总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