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调节灌溉水镁元素和增施镁肥对烟叶焦甜香风格的影响

    董祥洲陈亚奎朱启法徐粲然...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利用皖南烟区优良的生态和气候特征,建立了1种通过增加定根水镁元素含量和增施镁肥来提升烟叶焦甜香风格的农艺调控方法,并合成了2种新型镁(钙)元素土壤缓释材料.向定根水补充8.36 kg/hm2的MgSO4·7H2 O和旺长期随追肥增施120 kg/hm2的MgSO4·7H2 O的方法使水稻土种植烟叶的焦甜香彰显程度增加到6.5,超过了同年皖南烟区砂壤土出产烟叶的焦甜香风格水平.烟叶成分分析结果显示,Mg元素并非在品吸燃烧过程中直接形成焦甜香香气,而是促进了旺长期烟叶中总糖的有效积累,使糖碱比更接近于10,并减少了品吸杂气的形成.该方法几乎不增加额外的农艺操作,且物料成本较低,使占皖南烟区面积大多数的水稻土出产高品质焦甜香风格特色烟叶成为可能.

    镁肥灌溉水焦甜香烟叶

    一次施钾对夏玉米产量·钾素积累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

    王清和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一次性施用钾肥用量对夏玉米产量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为明确钾肥适宜用量和玉米高产稳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夏玉米品种隆平206为试验材料,在一次施用条件下,设置不同钾肥用量(0、45、135、270、540 kg/hm2),研究钾肥用量对玉米产量、钾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玉米产量呈随着施钾量增加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各处理玉米产量呈K270≈K135≥K45≈K540≥K0的规律,其中,K270和K135处理的产量最高,比对照分别增产20%和18%.兼顾玉米产量、肥料养分利用和损失,认为钾肥用量135 kg/hm2是较为适宜的施钾量,该施钾量条件下,钾肥的表观利用率为64.8%.[结论]综合考虑玉米产量、籽粒钾含量和钾肥利用效率等因素,皖南地区隆平206一次性施用的适宜施钾量为135 kg/hm2.

    夏玉米一次施肥施钾量肥料利用率养分吸收

    施氮量对玉米杂交种邯丰79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丽丽李锐娟苗振振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产量为导向,通过施氮量的调整,探寻玉米杂交种邯丰79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响应,实现氮肥的高效利用,指导农业生产.于2018年在邯郸市邱县梁二庄镇高产试验田,在密度为63000株/hm2的种植条件下,分别设置施氮量为0(CK)、N1(140.10 kg/hm2)、N2(182.13 kg/hm2)、N3(224.16 kg/hm2)和N4(266.19 kg/hm2)共5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处理以基施和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的比例各占50%.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粒数、千粒重以及产量均逐渐增加,而果穗秃尖长度则逐渐缩短;当施氮量≤224.16 kg/hm2时,不同处理的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秃尖长度以及产量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当施氮量>224.16 kg/hm2时,增加氮肥的用量,则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与产量的变化不明显,且施氮量为224.16 kg/hm2与266.19 kg/hm2的各项指标间均差异不显著.进一步对不同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与增产率比较分析发现,N3处理与N4处理的增产率间差异不显著,但N3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高于N4处理.因而,在该试验条件下,N3处理(即施氮量为224.16 kg/hm2)的效果最佳,实现了氮肥的低投入与产量的最大化.

    氮肥施肥量邯丰79产量农艺性状

    不同底肥处理对越夏菜心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佳熊春晖周英肖林长...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鸡粪有机肥、蔬菜秸秆有机肥、蚯蚓粪肥、生物菌肥、亲土一号(商品性配方肥)5个底肥处理及不施肥(空白对照组)对菜心生育期、农艺性状、病虫害发生情况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处理中,从菜心的长势及产量评估,表现为蔬菜秸秆有机肥>鸡粪有机肥>蚯蚓粪肥>亲土一号>生物菌肥>对照,其中施用蔬菜秸秆肥菜心长势最旺盛,产量最高,其株高、茎粗分别提高了7.7%、8.1%,平均产量达1.468×104 kg/hm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提高了15.9%.从菜心高产、高品质方面综合比较,蔬菜秸秆肥可推选为赣南越夏菜心生产中的优选底肥.

    越夏菜心底肥蔬菜秸秆有机肥蚯蚓粪肥生物菌肥生长发育产量

    安徽省定远县农田土壤耕层主要属性特征分析

    张兆冬王莉莉王永露
    158-160,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揭示安徽省定远县农田耕层基本属性的空间分布特征,进一步服务于定远县农田的科学施肥和保障农田土壤的可持续性.[方法]基于2014—2018年采样测定获取的定远县460个典型农田耕层土壤pH、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信息,利用IBM Statistics SPSS 20.0、ArcGIS 10.2和普通克里格插值方法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定远县耕层pH介于4.0~8.2,平均为5.7;有机质介于4.7~41.0 g/kg,平均为20.6 g/kg;有效磷介于2.0~49.8 mg/kg,平均为16.4 mg/kg;速效钾介于51.1~333.0 mg/kg,平均为156.7 mg/kg;4个指标的变异系数介于13.04%~57.85%,均属中等变异强度.78.7%的农田样点为酸性或微酸性,有机质基本集中在3~4级水平,有效磷处于2~4级水平,但3级水平最大,速效钾样点分布在1~4级水平,其中近70%集中在2~3级水平.pH较高的区域集中在西部以及小部分的南部区域,东部普遍偏低;有机质整体上没有明显的空间变化规律,但最低值同样出现在东部;有效磷在西部有块状高值,总体上没有明显空间分布规律;速效钾低值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中部.与2008年相比,定远县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均呈现提升趋势,分别升高16.4%、21.5%和36.3%.[结论]定远县农田耕层土壤总体上偏酸,养分含量中等-丰富,空间变异中等,呈现升高趋势,需因地制宜施肥.

    农田耕层p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定远

    3种不同控释肥对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朱金英张书良李升东王旭清...
    161-163,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明控释肥在夏玉米郑单958轻简化栽培上的应用效果,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金正大、施可丰和住商3种玉米专用控释肥分别在288、240和192 kg/hm23个氮素用量水平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量时,施可丰的氮肥利用率高于金正大和住商肥料,住商的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高于金正大和施可丰肥料.综合比较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结果,在鲁北地区的夏玉米上推荐施用住商玉米专用控释肥,推荐氮素用量为240 kg/hm2.

    夏玉米控释肥产量氮素利用

    甘薯地不同施肥处理不同土层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董艳芳李子双李洪杰周晓琳...
    164-16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弄清不同有机肥对不同土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了甘薯地不同施肥处理下不同土层土壤容重、全氮、硝态氮、速效磷、全钾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容重总体上呈增加趋势,0~10 cm土层土壤容重以牛粪处理最低,10~30 cm土层以CF处理最低;0~30 cm土层牛粪处理土壤全氮最高,30~60 cm土层鸡粪处理全氮最高;0~20 cm土层鸡粪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最高,20~30 cm土层猪粪处理硝态氮含量最高,30~60 cm土层CF处理硝态氮含量最高;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速效磷含量总体上呈降低趋势,0~1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以鸡粪处理最高,10~60 cm土层以猪粪处理最高;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全钾含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0~30 cm土层鸡粪处理全钾含量最高,30~60 cm土层猪粪处理全钾含量最高.

    甘薯地施肥土层土壤理化性质

    微球菌Micrococcus NT_1001解磷特性研究

    蒋学剑王志强王志清何珣...
    168-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汤沟酒厂的酒醅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解磷细菌,为革兰氏阳性(G+)菌,菌落表面呈金黄色,且形态圆整,边缘整齐,成堆排列.经16S rDNA序列比对,该菌株为微球菌,被命名为Micrococcus NT_1001.分别以KH2PO4和蛋黄卵磷脂(PC)为底物,考察Micrococcus NT_1001对无机磷和有机磷的分解性能.结果表明,Micrococcus NT_1001可降解无机磷和有机磷,且可转化PC生产甘油磷酸胆碱(GPC);培养温度、pH和培养基中的初始磷浓度对磷分解率、GPC收率有显著影响;Micrococcus NT_1001的最适生长条件为37℃,pH为8.0;初始KH2 PO4浓度为60 mg/L时,KH2 PO4的分解率最高,为97.89%;初始PC浓度为10 g/L时,GPC收率最高,为1.33%;KH2 PO4和PC都对Micrococcus NT_1001存在底物抑制作用.

    酒醅微球菌解磷PCGPC底物抑制

    大蒜油的β-环糊精包埋工艺条件及其稳定性研究

    张轩
    173-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大蒜油的β-环糊精包埋最佳工艺条件及其稳定性.[方法]分别采用超声法和饱和溶液法制备大蒜油的β-环糊精包埋物,以大蒜油包埋率为指标,以芯壁比、温度、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为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来优化超声包埋条件,以芯壁比、温度、时间为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来优化饱和溶液法包埋条件.[结果]超声法的最优化工艺条件为芯壁比1:7、超声温度35℃、超声功率500 W和超声时间40 min,饱和溶液法的最优化条件为芯壁比1:7、搅拌温度35℃、搅拌时间70 min.其中,超声法明显优于饱和溶液法,在最优条件下其包埋率可达81.37%.相比未经包埋的大蒜油制品,经超声法β-环糊精包埋后,其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及长期常温贮存稳定性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大蒜油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提供参考.

    大蒜油β-环糊精包埋稳定性

    猫须草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部位研究

    郑英换潘显茂李兰婷
    17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猫须草不同提取物对多种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筛选出猫须草的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采用MTT法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研究猫须草提取物分别对人回盲肠癌细胞(HCT-8)、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猫须草乙醇提取物分别经石油醚萃取、乙酸乙酯萃取后对3种肿瘤细胞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而正丁醇萃取物和萃取后的水层无抗肿瘤活性作用.[结论]该研究为后续开展的抗癌活性化学成分单体的提纯和体内抗肿瘤药理试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猫须草肾茶体外抗肿瘤试验DMSO肿瘤细胞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