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内齿位置对双向流道灌水器水力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于东平李海洋孙志勇魏立山...
    167-171,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向流道灌水器加入1个或2个内齿,构成4种内齿相对位置不同的单内齿双向流道灌水器和4种内齿相对位置不同的双内齿双向流道灌水器,以此探求加入内齿前、后双向流道灌水器水力性能的优劣,对于每种灌水器,通过AutoCAD对灌水器流道进行三维建模,采用AnsysFluent对流道内部流体的流动状态进行水力性能模拟,计算流道的局部损失系数,同时通过回归分析获得其流量系数和流态指数.结果表明:改进型双向流道的局部损失系数为11.24~56.89,与原双向流道相比明显提高;改进型双向流道的流量系数均小于原双向流道,当单内齿位置在支流道入口上时,流态指数最优,相较于原双向流道降低了5.6%;内齿的位置可影响双向水流配比,进而影响水力性能,验证了主支流道不同流量比与水力性能的内在关系.该研究可为双向流道灌水器结构的优化、水力性能的提高提供参考.

    灌水器双向流道内齿位置数值模拟水力特性

    不同气象干旱指数在北疆绿洲农业区适用性分析

    张燕肖风劲张新王超...
    172-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北疆绿洲农业区11个气象站1961—2020年的数据,按月尺度计算降水距平百分率(PA)、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K指数和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5种干旱指数,通过比较这些指数的相关性、不同等级的干旱发生频率以及在典型干旱年份的识别能力,分析各指数在该区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PA和SPI对降水亏缺有敏感的反应,但对温度的关联较弱,未充分考虑增温对干旱的影响;MCI与温度和降水的关联均较弱,倾向于低估重旱和特旱;SPEI和K指数与温度和降水均有较好的关联,但K指数过多地报告中度至重度干旱,而SPEI则全面考虑了温度和降水对干旱的综合影响,其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由于SPEI计算蒸散发采用的Thornthwaite方法可能高估了温度对干旱的影响,在降水显著偏少、温度偏差较小的情况下,SPI的监测结果可能比SPEI更为严重,因此,建议结合SPI使用,以弥补这一不足.

    气象干旱指数月尺度适用性北疆绿洲农业区

    河西5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及障碍因子分析

    史爱玲王昕贾坤莹杨佳仪...
    178-183,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河西5市2006—2020年数据,建构包括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城乡融合四大子系统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障碍度模型对河西5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评.结果表明:从整体视角来看,河西5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但增速较缓,在2019年有下降趋势;从空间维度来看,河西5市市域农业农村现代化空间差异显著,区域差异随时间演进不断增大;从障碍因子来分析,农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是阻碍河西5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要实现河西5市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各市农业科技合作,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农业农村现代化时空格局熵权TOPSIS法障碍度模型河西5市

    数字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

    马晨李瑾
    184-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数字科技加速向农业农村各领域渗透应用,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提供重大机遇.但是,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现有研究中数字科技对整体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缺乏理论阐释,由此可能造成夸大或者弱化数字科技在乡村振兴中作用的后果,影响数字科技、乡村振兴、数字乡村等相关政策的制订.在梳理数字科技概念与研究边界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科技的4个发展特征,结合乡村振兴的实现目标,理论阐述了数字科技推进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剖析了以数字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乡村背景下数字科技促进乡村振兴建设的实现路径.

    数字科技乡村振兴内涵特征作用机理现实挑战实现路径

    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分析——基于国家层面政策文本

    杨柠嘉王见
    18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然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推动力量,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体系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从政策工具、政策内容和政策结构3个维度对我国2012—2022年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进行文本量化研究,探讨政策的发展变化.结果表明,政策工具以环境型工具为主导地位、供给型与需求型政策工具相对使用不足,且政策子工具使用不均衡;资本是内容涉及最多的因素,土地要素涉及最少,发展要素内分布也存在较大差异.提出应优化政策工具、扩展资金支持渠道、完善制度机制建设,提高土地流转交易、重视人才建设,建立人才招募机制、完善政策落实与绩效评估机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政策工具文本量化

    基于文献计量的滨州市农业科技研究热点分析

    王新亮王健刘惊雷贾晶晶...
    196-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滨州市近10年农业科技相关研究热点,对2013—2022年中国知网收录的1920篇滨州市农业科技相关中文文献的研究机构、作者、关键词等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以来,滨州市农业科技相关文献的年度发文量在150~300篇.滨州市农业科技相关文献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的数量为473篇,发表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的文献数量为203篇,分别占总数的24.64%和10.57%.从事滨州市农业科技相关研究的科研机构之间形成了以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滨州学院、滨州职业学院和山东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为主要中心的复杂的交流合作网络,主要围绕农作物耐盐品种选育和种植技术、动物流行病、病虫害防治、土壤盐碱化改良与利用等方面开展.

    文献计量农业科技研究热点滨州市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视域下赋权富农的内在机理·现实困境与路径指向

    杨德民
    202-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本质体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提升农民财产性收入、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以财产权作为切入点,探讨农民财产权实现对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意义,并通过对当前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面临现实困境的剖析,尝试为当下以财产权赋能农民共同富裕提供符合实际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农村地区加快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可行思路.

    财产权共同富裕农民增收

    扎根理论研究范式下乡村文化记忆再生产模型搭建——基于广东省吴川市黄坡镇林屋村的田野调查

    陈倩倩
    206-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记忆再生产是解决乡村文化"空心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答题.采用扎根理论研究范式,基于文化记忆主题,对当地居民进行深度访谈和问卷调研,形成原始素材并进行三级编码,构建出乡村文化记忆再生产的前中后3个维度、13个范畴,共49个概念的结构模型.乡村文化记忆再生产模型是一个闭环系统.前期的场域搭建是前提,中期的过程实操是核心,后期的结果反馈关键.结果反馈是本轮实操效果的呈现,也是下轮场域搭建的起点.乡村文化记忆就是在这一闭环系统中不断追问、逐渐达成再生产目标.

    文化记忆乡村振兴扎根理论结构模型

    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王继玥石登红
    211-214,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了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解决策略.贵州省积极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出台配套措施,提出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致力于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民增收,保护山地生态环境."十三五"以来,通不过深入推进山地农业产业革命,12个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农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国前列.这将为贵州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同时也为其他山地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贵州省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对策

    烟草企业科技评价问题与改革思路探索

    梅运鹏陈超谭嘉琦刘芳...
    215-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评价是烟草企业科研管理的核心环节,科技评价方法是实现科技评价改革目标的关键.通过对烟草企业科技评价存在的科技评价导向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科技评价方法整合不到位等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以科学计量学为核心,以客观、公正的评价过程为保障,探索多维度的科技评价模式、构建科技分类评价体系、采用科学计量学与同行评议相结合的科技评价方法等改革思路及应用,以期推动科研质量的提升,为烟草企业科技评价以及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烟草企业科技评价科学计量学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