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文旅融合研究——以大别山区G镇四景点农家书屋为例

    翁畅平李景成
    254-257,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从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视角,探讨了农家书屋融合乡村景点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以大别山区G镇四景点的农家书屋为例,从空间建设、资源建设、管理体制、服务创新等方面,研究农家书屋文旅融合建设的策略,以期提升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增加旅游景点的游客黏度,提高农家书屋的使用效率,增加农家书屋用户满意度,推动区域民俗文化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文旅融合农家书屋乡村景点

    农房盘活视角下宅基地利用合法化新解

    李宏茂温超侯艳芳蔡锋...
    258-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房盘活有其政策背景,既有政策激励也有政策限制.将适度放活农房使用权的政策意蕴分解后,厘清"适度"之界限与"放活"之方式,结合试点地区"盘活"之形式,得出以转移所有权为锚而分为未转移农房所有权与转移农房所有权并加以阐述.考量现有政策分析得出,宅基地使用权并非无期限,且宅基地使用权依附于房权,房权可以吸收地权.为适度放活农房之使用权以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提出建构宅基地有权使用制度,辅之以农房使用寿命为期限的盘活制度,但原农房所有权人(宅基地使用权人)之权利会因是否转移农房所有权而有所不同.未转移农房所有权的农民,在农房灭失后,可基于成员资格重新申请宅基地使用权,形成了物尽其用和权利保障的良性循环,反之则不然.从而引申出农房盘活的构想,包括农房盘活中的主体确定、盘活形式的扩张与限制、盘活的期限设置、盘活的底线坚守与盘活的登记与备案.

    农房盘活依附宅基地有权使用转移农房所有权

    农业硕士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

    杨红朝刘彩虹
    263-265,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新理念.新农科背景下,推进农业硕士课程思政建设必然要求涉农高校找准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出知农重农爱农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从完善高校课程思政体制并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研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新方法4个方面对农业硕士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提出建议,以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建设路径农业硕士

    应用型本科院校涉农专业劳动教育教学模式构建

    曹辉王玉海李庆亮韩慧...
    26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涉农专业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涉农专业劳动教育的教学模式,包括从课前导学环节、课中研学环节、课后反思环节3方面介绍了教学过程,从目标性评价、全方位评价、多元化评价、科学性评价4方面介绍了教学评价的构建,最后阐述了耕读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即在理论课堂、实践课堂和第二课堂中开展劳动教育.

    应用型本科院劳动教育涉农专业新模式

    "双万计划"背景下动物科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探讨

    王祚万发春
    270-271,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万计划"是新时期加快本科院校专业建设,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大举措."双万计划"突出了学科专业培养目标重全员、培养取向重特点、培养目的重教育、培养实施重程序的特点."双万计划"背景下的动物科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要适应愈发错综复杂的国际竞争局面,更加强调学科、专业、课程协调培养,满足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管理标准要求以及应对更趋精细化的学科构建流程等全新挑战.因此,要采取更精准的人才培养管理新理念,切实构建学科建设与管理新机制,促进形成学科、专业和课程协调构建的新形态,提高动物科学一流专业建设品质.

    "双万计划"动物科学一流专业双一流高校

    "一中心·二融合·六支撑"的食品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吴娜徐明生王文君黎冬明...
    272-275,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通过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联动式育人机制、"多元体系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基于"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内/外部支撑体系3个方面的探讨,构建"一中心、二融合、六支撑"的食品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为推动新工科形势下高等工程人才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食品卓越工程人才学生交叉融合支撑体系

    课程思政融入畜产品加工学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姚瑶吴娜钟婵赵燕...
    276-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在充分肯定畜产品加工学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基础上,从明确课程目标、深挖课程思政要素与案例、优化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方式4个方面系统介绍了课程思政融入畜产品加工学教学体系的探索和实践过程,旨在为相关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课程思政畜产品加工教学改革

    农业职业教育赋能乡村生态文化振兴的地域模式与实践策略

    黄振夏繁茂石峰朱凌云...
    280-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赋能乡村生态文化振兴的关键在于产教、科教"双融合"驱动乡村农业职业教育培养生态文化创新人才.以枣庄职业学院农业职业教育为例,基于产教融合的适切度不够、"科教融汇"驱动的新动能不足、"多元协同"育人共同体缺失等问题导向,构建了"产教融合、培养生态人才,科技创新、发展绿色农业,文化嵌入、促进多元协同"的创新育人模式,从而打造了地域实践策略,如产教融合,促进生态文化振兴;科教融汇,创新农科育人模式;文化引领,协同赋能多产融合.

    乡村生态文化振兴农业职业教育地域模式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