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基于23个省(市)的文本分析

    刘悦婷王哲
    242-246,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重要措施.以23个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布的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词频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索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手段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各省(市)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重点内容是构建产业链条完整、服务多样、机制健全、利益联合紧密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因此,在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多元政策协调、壮大全产业链发展的龙头企业,发展农业新兴业态、重点落实发展扶持政策.对比政策举措发现,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绿色农业,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村三产融合词频分析社会网络分析

    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协同发展的路径探析

    张栋
    247-249,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在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的关系,既要加强乡村的生态保护,也要推动乡村产业的可以持续发展.通过厘清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的关系,深入分析两者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培育生态资源优势、实现生态产业化,壮大乡村产业、实现产业生态化,构建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协同发展保障机制助力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协同发展.

    产业振兴生态振兴协同发展

    社会工作参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

    杨承钢杨佳佳
    250-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征程中的重大任务,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实现共同富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部分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难点.从社会工作参与的角度,分析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探索实践并进行反思,论述了社会工作参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而提出具体路径:立足发展思维,培育乡村人才;运用情感逻辑,参与乡村治理;利用优势视角,共建乡村文化.

    社会工作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广西芒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对策

    胡瑶杨兆杏曾玉凤何新华...
    257-260,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广西芒果产业集群建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高标准果园建设,延链强链补链,培育龙头企业,强化品牌打造等方面对策建议,为推动芒果产业形态由"小芒果"升级为优势特色"大产业"提供参考.

    芒果产业集群现状对策广西

    乡村振兴背景下产学研助力数字渔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

    马晓飞沈楠楠贺艳辉段金荣...
    261-263,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产学研有效结合是促进数字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措施.通过整理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央及地方渔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环境,以泰州市为例总结分析渔业及数字渔业发展现状,针对现状介绍产学研助力数字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模式,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化美丽渔村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乡村振兴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美丽渔村泰州市

    新农科背景下农业政策学课程思政实践与思考

    邢大伟
    264-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农科背景下"知农爱农"高素质农村人才培养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举措.农业政策学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通过农业政策学课程思政实践调查,总结具体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进一步推动农业政策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新农科农业政策学课程思政

    国家双高计划畜牧兽医高水平专业群"课堂革命"的对策研究

    段小凤朱锋钊杨佳琪杨帆...
    267-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课堂革命"作为新时代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推进教学改革,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国家双高计划畜牧兽医高水平专业群实施了课堂革命对策研究与实践.采用问卷、访问等多种形式调研分析畜牧兽医专业群课堂教学现状,剖析现状和问题原因并提出对策;将课堂教学作为切入点,以学生为中心,掀起"课堂革命",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实施课堂革命,形成具有现代山地农牧文化的思政教育格局,教师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胜任能力,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课堂革命"对策的实施取得了实效.

    职业教育课堂革命课程思政课堂教学

    高素质职业农民高职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以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与装备课程为例

    王波徐迪娟
    271-274,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高素质职业农民学生学习特点,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高素质职业农民招生专业设施农业与装备的核心课程之一——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与装备为例,从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课程思政、考核方案等方面对课程教学总体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通过"无土栽培设施安装与运维"学习模块任务的教学实施过程分析,展示了课程教学团队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为更深层次的课程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高素质职业农民高职课程教学设施农业装备实践

    新农科背景下园艺植物育种学"三位一体"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探讨

    罗莎周庆红朱强龙单楠...
    275-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农科背景下,高校应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聚焦国家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立足培育一批专业知识扎实,既有一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又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人才的培养依托于优质专业课程的建设,园艺植物育种学是江西农业大学园艺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通过前期探索实践,该课程构建了"三位一体"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对农科相关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新农科园艺植物育种学三位一体课程思政

    产业数字化转型下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内涵·模式和路径——以农业机械化转型为例

    曹元军
    279-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数字化转型,为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赋予了新内涵,需要高职院校拓宽产业教育视野,重新定位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框架,重构创新"双向、四主体、五螺旋"的关键能力培养模式,需要政校行企形成"产教融合共同体",通过行业企业明确关键能力培养目标、参与关键能力课程开发及其关键能力教学、以"融生"理念建设关键能力教学实习基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农业机械化向数字化转型高职教育关键能力培养模式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