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IPA理论的乡村民宿游客感知:重要性·满意度和差异——以广州市为例

    赵莹雪姚珍莲
    96-100,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宿逐渐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关于乡村民宿游客满意度研究对于民宿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以广州乡村民宿为例,基于游客视角,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等途径,使用IPA分析法对广州乡村民宿满意度进行实证.结果显示:在乡村民宿这一领域广州需要从基础设施、个性化服务、民宿氛围等方面改进,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改善民宿基础性设施,保障游客住宿体验;完善旅游线路与交通,增设停车位;增强服务意识,提供个性化服务;加强民宿氛围营造等.

    IPA理论乡村民宿游客满意度广州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全域旅游思维引领德州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研究

    徐朋朋
    101-105,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充分响应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定位,用全域旅游思维引领新时代中国美丽乡村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参与其中,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形成紧密的校政合作,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评价,发现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依据德州市全域旅游发展目标,提出依据"5245"模型建设美丽乡村及其规划实施路径,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打造全域旅游发展典型,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典型,树立发展新标杆.

    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美丽乡村

    乡村人才振兴背景下阿坝州纯牧区乡村旅游人才培育现状调查与研究

    刘霞林宏贵石卿周庆...
    106-11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内生动力,旅游业作为阿坝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在乡村振兴、"三次创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阿坝州旅游多年发展经验来看,目前制约州内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地区主要是纯牧区的乡村,关键制约要素是乡村旅游人才.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访谈法展开阿坝州纯牧区乡村旅游人才培育现状调研,利用SPSS.20软件进行数据资料分析,结合访谈资料分析,剖析出制约阿坝州乡村旅游人才培育的真正因素,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

    乡村振兴纯牧区乡村旅游人才旅游人才培育

    7种杀螨剂对铁线莲二斑叶螨的室内毒力测定

    陈瑞旭窦宏奇明浩宇杨鹤同...
    11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市面上常见的7种杀螨剂对铁线莲上二斑叶螨进行毒力测定.利用玻片浸渍法、叶片残毒法和盆栽毒力测定分别对二斑叶螨卵、成螨及盆栽铁线莲上的叶螨种群进行了毒力测定.对卵和成螨的毒力测定结果显示,除治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苦参碱、阿维哒螨灵、丁氟螨酯、联肼乙螨唑、阿维乙螨唑、螺螨酯和联苯肼酯.盆栽毒力测定显示,各种杀螨剂的LC50值都比室内毒力测定值有所提高.通过与其他已有研究结果比对发现,铁线莲上二斑叶螨的LC50值较高,表明在铁线莲上定殖的二斑叶螨对农药的耐受性更高.研究结果可为铁线莲上二斑叶螨的化学防治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铁线莲二斑叶螨杀螨剂毒力测定

    麦类壳多胞斑点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李金庆王英超邵秀玲季蕾...
    118-11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麦类壳多胞斑点病菌β-tubulin一段保守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麦类壳多胞斑点病菌的检测,并进行特异性与灵敏度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可达5 pg/μL,适合于麦类壳多胞斑点病菌的快速检测.

    β-tubulin基因麦类壳多胞斑点病菌特异性灵敏度

    蚯蚓肥对陕北毛乌素沙地土壤改良效应研究

    杨航赵俞李强赵江...
    120-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蚯蚓肥对陕北毛乌素沙地土壤改良效应,为解决陕北毛乌素沙地土壤性状差的问题提供方案.[方法]以中科羊草为指示作物,分别在沙地上施用不同含量的蚯蚓肥0 t/hm2(CK)、30 t/hm2(LE-1)、45 t/hm2(LE-2)和60 t/hm2(LE-3),测定含水率、孔隙度、容重等指标,分析不同处理下毛乌素沙地物理性状;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效磷含量、水解氮含量、pH等指标,分析不同处理下毛乌素沙地化学性状;测定作物的株高、叶面积、生物量等指标,分析不同处理下中科羊草的农艺性状.[结果]与CK相比,LE-1、LE-2和LE-3处理土壤含水率增幅为1.01%~7.90%,孔隙度增幅4.75%~5.31%,容重降低2.13%~4.14%;相较于CK,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幅118.33%~210.83%,速效钾含量增幅17.04%~94.84%,有效磷含量提升10.81%~116.22%,水解氮提升242.01%~261.27%,pH降低1.15%~1.39%;与CK相比,中科羊草株高增加15.95%~27.10%,叶面积提高15.00%~66.8%,生物量增加43.45%~94.87%.[结论]施用蚯蚓肥能够有效改善陕北毛乌素沙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并显著改善中科羊草的生物学性状.通过主成分分析表明施用60 t/hm2蚯蚓肥综合改良效果最佳,得分1.77.

    毛乌素沙地蚯蚓肥土壤性质中科羊草

    东江流域中下游典型土壤分类及养分特征分析——以惠城区为例

    康轩杨佛新张桂兴严学东...
    126-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惠城区为例,对东江流域中下游典型土壤进行分类,通过采集1619个土壤样品进行化验分析,研究东江流域中下游典型土壤养分特征.结果表明,惠城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均属中等偏上水平;青泥格田、花岗岩红泥田等土属有机质含量较高,而乌泥底田、砂页岩赤红地、红色砂页岩赤红地等土属含量较低;青泥格田、花岗岩红泥田、石质土、花岗岩红黄泥田等土属全氮含量较高,而乌泥底田、砂页岩赤红地等土属含量较低;土壤全氮含量与有机质含量之间呈极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0.0398X+0.3769,相关系数为0.65;有机质、全氮含量累积基本符合不同分类土壤形成规律.土壤碱解氮含量总体上属中等偏上水平,平均含量水平达到三级标准;土壤有效磷含量总体上属上中等水平,平均含量水平达到一级标准;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含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不同土属类型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含量差异均较明显,没有明显规律可循,主要是受人为施用化肥影响较大.

    东江流域中下游平原惠城区土壤分类养分特征

    大豆根瘤菌与菌根真菌的协作对盆栽大豆生长的影响

    颜尘栋吴书凤张鑫鹏黄德龙...
    133-135,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大豆为原材料,通过盆栽试验,设置单接菌根真菌、单接大豆根瘤菌和同时接种菌根真菌和大豆根瘤菌处理,以都不接为对照.研究不同接种对植株株高、茎粗、根长、结瘤数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灭菌的发芽率高于未灭菌的发芽率.大豆根瘤菌的每盆中大豆苗的株数最多,所结根瘤数量最多,说明大豆根瘤菌能够促进大豆苗的生长,菌根真菌与大豆根瘤菌混合处理植株茎粗最高,所结的根瘤单个重量为0.007 g,添加菌根真菌的处理,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氮含量最低,大豆的发芽率最低,但单株所结根瘤数最多,说明菌根真菌与大豆根瘤菌混合施用可以促进根瘤的形成和发育.

    菌根真菌大豆根瘤菌盆栽

    施肥对陇东苜蓿生产性能和牧草营养的影响

    陈少锋秀花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不同施肥配比对陇东苜蓿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最佳施肥配比.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共设计10个施肥配比处理,不施肥处理作为对照.结果表明,I处理株高最高,达62.89 cm,是对照的1.59倍,方差分析表明速效肥料和有机肥料对株高的影响不显著(P>0.05);不同肥料配施对茎粗影响不显著(P>0.05),鲜草产量是对照的1.32~2.73倍;干草产量是对照的1.17~1.72倍,方差分析表明处理A鲜重和干重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从各处理的营养分析来看,各施肥处理各指标均高于对照,表明施肥处理可以提高苜蓿营养品质.隶属函数分析表明处理A的综合表现最好,即N、P、K分别为75、150、150 kg/hm2综合表现最好.

    陇东苜蓿生产性能营养品质隶属函数分析

    蚯蚓原位处理牛粪产生蚯蚓粪对设施番茄产量和土壤改良的影响

    吕洋朱志刚赵静高媛...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比较蚯蚓原位处理牛粪产生蚯蚓粪和常规有机肥处理对设施番茄产量和土壤改良的影响,为设施蔬菜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2个番茄品种为材料,利用上茬温室蔬菜收获后的栽培垄,在垄上直接接种蚯蚓种和牛粪,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和番茄的产量、品质.结果表明,合理的控温、控湿度可以创造蚯蚓生存环境,蚯蚓原位处理牛粪产生蚯蚓粪降低了土壤容重(P<0.05),提高了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P<0.05),主要集中在2.0 mm≤Ф<3.0 mm和0.5 mm≤Ф<1.0 mm.对土壤全盐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不同盐基离子的影响因品种的不同效果不同.土壤微生物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2个品种的番茄产量分别提高14.4%和24.7%.但对番茄品质的影响因品种的不同产生不同结果.综上所述,蚯蚓原位处理牛粪产生蚯蚓粪可显著提高设施番茄产量,显著改善土壤的物理指标,建议设施农业周边有蚯蚓养殖厂的条件下,推荐使用该方法.

    蚯蚓原位处理番茄土壤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