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施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和上部烟叶内在品质的影响

    蒋东来张保华张军仓马海涛...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及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及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大区试验,供试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采取低起垄、深栽烟、高培土的栽培措施,4月20日移栽,以施用不同有机肥为处理(A1为高效复合有机肥;A2为高效有机提钾肥;A3为常规施肥为对照),随机排列,其他施肥及管理措施按常规技术方案操作.[结果]与常规施肥相比,基施复合有机肥和复合有机提钾肥在烤烟生长期间长势优于常规施肥对照,使化学成分更加协调,显著提高上部烟叶主要致香物质,并使烟叶的物理特性显著提高,提高了烟叶在工业上的可用性,而复合有机肥和复合有机提钾肥两者相比,前者大田长势优于后者,而后者的烤后烟叶各指标均优于前者,尤其是基施复合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烟叶中的钾含量.[结论]烤烟生产中,施加有机肥是一种改善烤后烟叶内在品质的重要途径,在常年种植烟草的烟田,在移栽前基施有机提钾肥可有效解决轮作导致烟叶品质下降的问题.

    有机肥烤烟生长发育内在品质

    黑果腺肋花楸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马士超贾艳菊马启迪张寿常...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黑果腺肋花楸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探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对黑果腺肋花楸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采取正交试验法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黑果腺肋花楸多糖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25、提取温度30℃、超声功率360 W,在此条件下,黑果腺肋花楸多糖提取率为13.09%.在黑果腺肋花楸多糖浓度为6.0 mg/mL时,其对·OH清除率为73.08%;当浓度为0.60 mg/mL时,其在所选浓度范围内还原能力最大,吸光度为0.879,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97.99%.[结论]该研究可为黑果腺肋花楸多糖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并对其食品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黑果腺肋花楸多糖提取抗氧化活性

    莼菜多糖的提取及理化性质分析

    孙海红薛鲁燕孙永红张瑞巧...
    158-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莼菜多糖具有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生理活性.从莼菜(Brasenia schreberi)中提取胶质多糖,采用碱提和酶法预处理提取莼菜多糖,经过除蛋白、醇沉、透析得到多糖组分,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镜(SEM)等现代仪器技术和物理化学方法对其进行单糖组分、纯度及分子量测定等分析.莼菜多糖的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W/V),纤维素酶100 U/g、果胶酶100 U/g、木瓜蛋白酶1100 U/g,pH为5,预处理温度为50℃,时间3 h.再用0.02 mol/L NaOH溶液30℃加热3 h提取,得率为0.31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的莼菜多糖中单糖组成分为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岩藻糖,摩尔比约为1.0:1.0:6.8:2.0:0.3:3.0,凝胶渗透色谱测得分子量2.44×106.部分酸水解后单糖组成表明莼菜多糖的中心链主要为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支链的边缘结构或末端残基结构为鼠李糖、半乳糖、岩藻糖和阿拉伯糖和木糖.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可知莼菜多糖是呈网状交联的凝胶结构.

    莼菜多糖理化性质空间结构

    荭草提取物对大鼠CYP450酶的抑制作用评价

    吕婷潘洁陆苑孙佳...
    162-164,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荭草提取物对大鼠肝微粒体CYP450中6种亚型酶的体外抑制作用,从而预测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将荭草提取物分别与混合探针底物(非那西丁/CYP1A2、氯唑沙宗/CYP2E1、右美沙芬/CYP2D4、奥美拉唑/CYP2C19、甲苯磺丁脲/CYP2C11、睾酮/CYP3A2)共同孵育,UPLC-MS/MS检测各探针底物的代谢物生成量,采用GraphPad v5.0软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荭草提取物对大鼠肝微粒体中CYP1A2、CYP2E1、CYP2D4、CYP2C19、CYP2C11和CYP3A2的IC50值在85.75~345.00μg/mL.[结论]在临床剂量下,荭草提取物对大鼠肝微粒体CYP2C19、CYP2D4有弱抑制作用,对CYP1A2有强抑制作用.

    荭草提取物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作用药物相互作用

    水杨酸对秦艽愈伤组织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雷瑞祥杨冰月胡本祥高静...
    165-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添加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对秦艽愈伤组织生长量、总黄酮、总酚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秦艽种子为原材料诱导出秦艽愈伤组织,在秦艽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中加入0、10、50、100、150、200μmol/L的SA,暗培养25 d后,测定秦艽愈伤组织的生长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总黄酮、总酚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当SA浓度为150μmol/L时秦艽愈伤组织鲜重达到最大值,SA浓度为100μmol/L时秦艽愈伤组织干重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8635、0.2017 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鲜重和干重(P<0.05).秦艽愈伤组织SOD活性在SA浓度为150μmol/L时达到最大值,为183.95 U/g,是对照组的2.44倍;CAT活性在SA浓度为200μmol/L时达到最大值,为22.44 U/mg,是对照组的2.56倍;当SA浓度为200μmol/L时,POD活性虽有所上升,但仍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为61.16 U/mg,是对照组的0.40倍.SA浓度为100μmol/L时,秦艽愈伤组织总黄酮含量达到最大值,为0.77 mg/g,是对照组的1.35倍;SA浓度为50μmol/L时,总酚含量达到最大值,为0.98 mg/g,是对照组的1.31倍.[结论]一定浓度的SA处理下,有利于秦艽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适当浓度的SA对秦艽愈伤组织SOD、CAT活性有促进作用,而添加SA会对POD活性有抑制作用;当添加SA浓度为100、50μmol/L时,分别有利于秦艽愈伤组织中总黄酮、总酚含量的积累.

    秦艽愈伤组织水杨酸总酚总黄酮抗氧化酶活性

    山腊梅叶挥发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

    王延伍沙沙徐婷饶光玲...
    170-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山腊梅叶挥发油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银杏叶组、山腊梅叶挥发油高剂量和低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皆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2VO)复制VD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试验和旷场试验测定大鼠的认知功能,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病理变化,并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平台穿越次数减少(P<0.01)、垂直得分和水平得分下降(P<0.05)、SOD活性降低(P<0.01)、MDA含量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山腊梅叶挥发油高、低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多(P<0.05)、垂直得分和水平得分增高(P<0.05),血清指标SOD活性升高(P<0.05)、MDA含量下降(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山腊梅叶挥发油高、低剂量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较完整,排列相对密集有序.[结论]山腊梅叶挥发油具有改善大鼠血管性痴呆认知障碍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纠正大鼠脑组织氧化/抗氧化失衡,保护脑组织免于氧化损伤,并减轻海马区损伤有关.

    山腊梅叶挥发油血管性痴呆认知障碍改善作用

    热烫对希森6号马铃薯鲜切薯条色泽和质构的影响

    胡柏耿孙莎莎姜启兴唐小航...
    175-17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热烫灭酶处理对薯条色泽及质构的影响.[方法]测定不同热烫条件下薯条的中心温度、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确定灭酶条件;测定不同热烫条件下薯条的褐变度、色差及全质构指标,以确定热烫对薯条色泽及质构的影响.[结果]在85℃热烫120 s、在90和95℃热烫90 s可灭活多酚氧化酶.热烫初期,褐变度增大,此后随着热烫时间的延长而快速下降.在不同温度下热烫薯条的L∗值和b∗值均先降低后升高,最后趋于稳定,在30 s时达到最低点,L∗值从70降至50再升至70左右,b∗值从33降至15再升至30左右;a∗值先从3升至6再降至-3左右后趋于稳定,在30 s时达到最高点;在85、90、95℃下热烫温度下薯条色泽趋于稳定的时间分别为120、90和90 s.加热会使薯条的硬度和咀嚼性下降,黏着性上升,在85、90、95℃下热烫至达到灭酶条件后薯条的硬度分别为对照组的57.69%、55.65%和55.80%,咀嚼性分别为对照组的48.16%、56.97%和56.26%,此后保持稳定.[结论]热烫对鲜切薯条的灭酶效果良好,热烫后薯条的褐变度较小,灭酶后薯条的色泽接近于鲜切薯条,灭酶后再延长热烫时间对薯条色泽和质构的影响不显著,可根据工艺需要适当延长热烫时间.

    鲜切薯条热烫多酚氧化酶色泽质构

    响应面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新郑枣叶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郝红英田恒运赵功明周艳玲...
    179-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新郑枣叶中总黄酮的工艺,为工业化生产中从枣叶提取黄酮提供参考.[方法]在预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总黄酮的工艺.[结果]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如下:脱脂枣叶粉末2.0 g,乙醇浓度30.00%、料液比1:15、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35 min.在此条件下,新郑枣叶中总黄酮提取率为6.55%.[结论]该工艺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提取方法.

    新郑枣叶黄酮响应面法超声波辅助提取

    烤烟K326烤柔烤香精准烘烤工艺研究

    陈乾锦池国胜吴华建徐磊...
    183-185,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烘烤阶段不同温湿度、烘烤时长、风速大小的优化集成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效益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精准烘烤工艺下,烤后烟叶内外在质量均存在一定差异.中部叶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效益以YH2处理较优,化学成分协调性以YH1处理较优.上部叶烤后烟叶外观质量以CK与YH1处理较优,而经济效益与化学成分协调性以YH1处理较优.

    烤烟K326烘烤工艺烟叶质量

    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万寿菊中玉米黄质和叶黄素方法研究

    王红梅张琳
    186-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正相高效液相色谱(NP-HPLC)同时测定万寿菊中玉米黄质和叶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Inertsil SIL-100A(4.6 mm×250 mm,3μm),流动相为正己烷:乙酸乙酯=70:30(V:V),检测波长446 nm,柱温30℃.[结果]玉米黄质在5~50μg/mL呈线性关系(r=0.997),加标回收率为97.5%(n=5),检出限为0.055μg/mL;叶黄素在10~100μg/mL呈线性关系(r=0.999),加标回收率为97.3%(n=5),检出限为0.085μg/mL.[结论]建立的正相HPLC方法快速、稳定,能够为检测万寿菊中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含量提供有效方法.

    正相高效液相色谱叶黄素玉米黄质万寿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