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排湿方式的空气能热泵密集烤房烘烤效果对比研究

    陈泳纬田辉文陈永德刘世林...
    169-17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湖北襄阳地区新能源烤房的降本增效烘烤效果,开展3种不同排湿方式空气能热泵烤房与生物质烤房的烘烤效果对比试验.试验共设4个处理:S1,移动式生物质颗粒密集烤房为对照(CK);S2,开放式空气能热泵密集烤房;S3,密闭式空气能热泵密集烤房;S4,复合式空气能热泵密集烤房.对各处理的负载烘烤效率、烘烤关键温度控制、烘烤成本、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烤后烟叶经济性状进行对比分析,验证烘烤效果.结果表明:与生物质烤房相比,新能源热泵烤房烘烤效率稍低,但关键烘烤温度控制更精准,烘烤成本减少;新能源热泵烤房的单位干烟平均成本仅为1.20~1.52元/kg,远低于生物质烤房,下降了0.69~1.01 元/kg,降幅高达31.22%~45.70%,每炕烟能节省386.7~543.3元;热泵烤房烟叶内在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提升,以密闭式和复合式效果更加;密闭式空气能热泵密集烤房上等烟比例显著提升了5.92百分点,烟叶均价显著增加了2.27元/kg,总产值最佳.总体来看,热泵密集烤房与生物质密集烤房相比,省工降本,提质增效,具有十分良好的推广前景.

    烤烟排湿方式空气能热泵烤房生物质密集烤房

    江浙地区中华绒螯蟹氨基酸图谱数据库的建立

    方志娟李晓芹沈麒亮何新叶...
    173-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江浙地区不同产地(阳澄湖、太湖、洪泽湖、固城湖)中华绒螯蟹氨基酸组成差异,配合先进化学计量学分析,建立用于鉴别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氨基酸图谱数据库.[方法]样品用盐酸水解,净化后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样品中氨基酸成分.采用ChemPattern软件对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氨基酸图谱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建立识别模型.[结果]阳澄湖、太湖、洪泽湖、固城湖4 个不同产地之间中华绒螯蟹氨基酸组成具有明显差异;建立了分类识别模型将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准确鉴别.[结论]该研究建立的不同产地(阳澄湖、太湖、洪泽湖、固城湖)中华绒螯蟹鉴定系统具有简便、稳定、准确、重现性好的优点,为江浙地区中华绒螯蟹的产地判别提供科学的方案.

    中华绒螯蟹氨基酸图谱数据库江浙地区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豆分离蛋白中的嘌呤

    彭静雅林钦恒潘云山张飞...
    179-182,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豆分离蛋白中4种嘌呤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方法]采用三氟乙酸∶甲酸(V∶V=1∶1)将样品中的嘌呤进行水解和提取,并用水稀释.以含 0.002%甲酸水溶液-甲醇体系为流动相,选择安捷伦超高压色谱柱Poroshell 120 EC-C18分离4种嘌呤化合物(鸟嘌呤、腺嘌呤、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以质谱条件为电喷雾(ESI)正离子电离,MRM模式,外标法定量测定.[结果]在1~200 ng/mL浓度范围内,4种嘌呤均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不低于0.9991,定量限(LOQ)和检出限(LOD)分别在0.24~3.00和0.08~1.00 mg/kg.在3个浓度级别的加标水平下,4种嘌呤的平均回收率在81.7%~95.2%,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低于8.6%(n=6).[结论]该方法可操作性强、简捷快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回收率和精密度,可以同时检测大豆分离蛋白中的4种嘌呤化合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嘌呤大豆分离蛋白

    浅析苏州田园乡村农户庭院植物景观营造

    谢兰曼卢冠廷祝燕
    18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苏州典型田园乡村实例的调查着手,通过资料汇总、结合查阅文献,分析农户庭院植物景观的应用状况,提出了农户庭院植物景观营造要遵循的原则和景观营建时的关注点,以期提升田园乡村农户庭院植物景观营造的效果.

    苏州田园乡村农户庭院植物景观营造

    吊篮式自走移栽机的设计

    张贵明巢淑娟燕亚民
    186-189,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丘陵地区秧苗实时移栽,提高移栽质量,阐述一种吊篮式自走移栽机行走装置和移栽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分析计算及1∶1的建模,验证行走装置的工作速度和结构布局形式,以及移栽机构各动作的协调性及栽苗质量.根据建模分析的结果,确定设计的主要参数,从而设计出行走机构装置主要部件轮架机构、主驱动变速箱机构、机架、升降机构、水平调节机构及控制装置等,移栽机构主要部件移栽变速箱机构、株距调节机构、曲柄连杆机构、鸭嘴移栽器、自动喂料机构等.通过样机试制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具可完成移栽株距(260~600 mm)、移栽深度(80~160 mm)可调的目标,工作效率高,同时具有结构合理紧凑、维护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

    吊篮移栽机曲柄多连杆机构水平调节机构鸭嘴

    咸阳市霜冻日期时空变化及气象因子分析

    王英乔丹杨王薇王孜萱...
    190-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1971-2022年咸阳市11个国家气象站逐日地面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突变检验及相关统计分析等方法对霜冻的分布规律及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咸阳各县(区)初霜日出现在10 月中旬到11 月上旬,终霜日出现在 3 月下旬至4月下旬,无霜期北部短、南部长,呈初霜日推迟、终霜日提前、无霜期显著延长趋势;初霜日、终霜日、无霜期突变点分别出现在2004、2007、2005年,突变后分别呈显著推迟、提前和延长趋势;初霜期以辐射霜冻最多,云量越少对应的霜冻日数越多,相对湿度和地面最低温度越小,出霜率越低.终霜期以混合霜冻为主,与天空云量关系不大,与初霜期相比湿度偏小,温度偏高,风速偏大.

    霜冻日期时空分布气象因子咸阳市

    乡村振兴视域下南疆鸽产业振兴模式探索与实践

    刘娜娜蒲娟刘佳佳
    194-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支撑,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基础.基于乡村振兴视域,结合新疆南疆鸽产业发展现状,着重探究鸽产业振兴的模式,指出当前鸽产业振兴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鸽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南疆鸽产业发展过程中主要有6 类模式:产业化模式、"五统一"模式、基地养殖模式、联合生产模式、农企合作模式和庭院鸽养殖模式;不同类型的鸽产业发展模式涉及主体也有所差异;南疆鸽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旧存在发展形势不稳定、养殖成本较高、鸽产品品牌各异等问题.基于此,从建立健全鸽养殖全产业链,提升鸽养殖生产技术,注重优质鸽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加大养鸽户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振兴鸽业的对策建议.

    乡村振兴鸽产业振兴模式新疆

    黑龙江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徐然马凤才
    199-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关键性作用.利用 2011-2022 年统计数据,构建黑龙江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黑龙江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水平.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呈现整体提升的趋势,其中农业科技服务稳步增长,农业生产服务增长最快,农业金融服务发展较为缓慢,其他各项服务波动程度大,发展不稳定.为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水平,应增加农业科技服务投资,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完善农业保险服务,以保障农户农业生产的稳定;改善金融信贷服务,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强化政策支持,构建良好发展环境.

    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评价熵值法

    农地流转对农户绿色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

    李彩玉
    202-205,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农业绿色技术体系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我国农业农村"三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借助2022 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江苏省的入户调研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Probit模型和PSM模型,研究农地流转对农户绿色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转入对农户绿色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农地无偿转入形式不利于农户技术采纳.此外,研究还发现农户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家庭收入和种植面积对农户绿色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年龄、是否兼业、风险偏好对农户绿色技术采纳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应该推动农地流转工作有序开展,创新社会化服务模式,引导农户适度开展规模经营,进而促进农户绿色技术采纳,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地流转农户绿色技术采纳

    2001-2022年河南省花生生产动态变化

    李忠峰曹地马兴立张幸果...
    206-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生含有丰富的食用植物油和蛋白质,是我国食用植物油的重要来源之一.明确河南省各地市花生生产相对优势,优化花生生产布局,进一步提高全省油料综合生产能力.基于2001年以来的河南省油料生产数据,利用集中度和比较优势分析了河南省域内花生的时空演变特征.2001-2022年,河南省花生年度总产量增加1.09 倍,占河南省油料作物总产的 73.6%~90.7%.2001 年以来,花生分布集中趋势更加明显,南阳和驻马店2地花生年产量位居全省前2位,集中度指数(CR2)由28.1%稳步增加至53.0%.南阳市、周口市和商丘市的花生效率优势指数分别为1.03~1.35、1.03~1.31、0.97~1.35.南阳、驻马店、开封 3 地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优势指数分别为1.07~1.91、1.56~2.14、1.39~1.83.2001-2022年,开封市花生生产综合优势指数为1.12~1.50;南阳市优势指数从1.08 升至1.41;驻马店市综合优势指数从0.81增加至1.44,表明这3地具有较高的花生综合生产优势.花生是河南省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分布呈集中趋势.南阳和驻马店是河南省2个核心花生产区,花生产量占比超过全省总产量的50%.开封具有明显的花生综合生产优势,但主要依赖其突出的相对种植规模.此外,周口和商丘花生单产水平较高,但是相对种植面积偏少.

    油料作物时空变化花生集中度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