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背景下海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现存问题及其对策建议

    吴丹赵昕
    254-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海南省加快推进自贸港建设以来,全省对于如何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效流转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主要从提高现有土地利用率、提升农民收入以及促进海南农业产业全面升级等方面入手.对海南省土地交易现象进行研究,发现当前海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产权模糊、流通率较低、交易方式略为单一、流转交易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一定程度上,这些问题已经阻挡了海南农业经济的发展,甚至乡村振兴战略的执行.最后,从政府服务、监督、措施和宣传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土地流转规模化经验农业现代化

    基于SWOT法的台州茶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王文明
    257-259,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叶是台州传统特色农产品,在省内竞争处于劣势,茶产业是台州农业经济支柱产业,其健康发展对促进产地山区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商的兴起,台州茶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风口,在全面了解台州茶产业现状基础上,运用SWOT法,从内部优势及劣势、外部机遇及威胁4个方面对台州茶产业进行全面分析,梳理产业优势和面临的问题,最后给出促进台州市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台州茶产业SWOT法对策

    兵团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徐榕阳李华
    260-264,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0-202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14个师的样本数据,构建了适用于兵团乡村振兴水平评价的5 项一级指标和相对应的20项二级指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综合赋权TOPSIS模型对14个师进行测度排名,用以评价兵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兵团乡村振兴水平总体偏低,但随着时序变化呈现出增长趋势;14 个师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这5项一级指标的贴近度排名波动较大,各师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均处于不均衡状态.兵团各师需要推动特色化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打造特色产业体系、改进人才资源体系、提高连队治理水平,因地制宜的带动区域振兴.

    乡村振兴熵值法提升路径

    阿拉善盟肉苁蓉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张珺程建飞许浩翔石媛媛...
    265-269,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了解阿拉善盟肉苁蓉产业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以推动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实地调研和梳理相关文献研究,总结阿拉善盟肉苁蓉产业发展现状特征,剖析阿拉善盟肉苁蓉产业现阶段发展存在的短板,提出阿拉善盟肉苁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选择,对实现农牧民增收和沙产业赋能增效、筑牢"三北"生态屏障,推进林下经济现代化发展和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研究表明,阿拉善盟自然环境适宜肉苁蓉种植,且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种植加工技术体系、产品体系和品牌宣传推介体系初步形成,产业政策日趋完善.阿拉善盟肉苁蓉产业发展过程中,自然条件恶劣,标准化种植程度不高,产业价值链短,产业集群效应和品牌效益不明显,产品精深加工不足,产品附加值低,营销建设不足导致产品在大健康市场缺位.针对上述短板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走出具有阿拉善盟特色的肉苁蓉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把肉苁蓉产业打造成为阿拉善盟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样本产业.

    肉苁蓉产业发展现状对策生态保护阿拉善盟

    动物科学一流专业建设视阈下畜牧草地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黄桠锋任春环程箫王强军...
    270-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农科和动物科学一流专业建设为畜牧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标准与要求.为了切实提高畜牧草地学课程教学质量,以学生视角分析了畜牧草地学传统教学模式、课程内容设置及考核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通过深挖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手段、拓展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为专业水准高、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创新型畜牧专业人才培养及其他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一流专业畜牧草地学课程建设人才培养

    乡村振兴背景下畜牧领域农业硕士培养模式探索——以西南大学为例

    张淑婷赵中权
    273-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再次强调,西南大学对畜牧领域农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断探索,以期为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输送应用型高层次人才.针对畜牧领域农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现存的问题,从课程体系、导师制度、专业实践和评价体系4 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提高畜牧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措施,旨在为增强畜牧领域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乡村振兴畜牧农业硕士培养模式

    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研究——以益阳开放大学为例

    易卓
    276-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面了解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情况,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益阳在读农民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意义、当前益阳市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表明,提升农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需要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强化课堂双创思维;需要加大双创典型宣传,发挥实践基地的作用;需要搭建竞赛交流平台,做好双创实践指导.

    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路径

    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异化与重构

    黄润春
    279-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教育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能推进落实国家战略要求,助力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乡村社会共同富裕.当前,乡村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出现教育制度的"失衡"与"失真"、乡村人才"留不住"与"引不来"、乡村文化的"虚化"与"退守"、乡村治理的"僵化"与"偏离"等异化现象.因此,急需重构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从制度赋能、人才赋能、文化赋能和技术赋能4个角度出发,力求改善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异化现象,推进乡村更好更快发展.

    乡村教育教育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