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冬枣产业现状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郭慧静金新文张有成宋方圆...
    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冬枣是一个优质晚熟鲜食品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山东、陕西、河北、新疆等地,因其富含多种营养物质以及独特的口感,受到消费者的广泛青睐;此外枣树易于栽培和管理,产量和市场占有率较高,效益显著,受到广大种植户的喜爱.目前,保鲜技术应用水平是制约冬枣产业发展的瓶颈,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研学,结合实地调研和项目研究,归纳总结冬枣保鲜技术,并进行系统论述,旨在为冬枣保鲜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为冬枣产业的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及理论指导.

    冬枣产业现状保鲜技术

    雅安藏茶对亚硝酸盐清除作用的研究展望

    胡燕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亚硝酸盐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在人体消化道的酸性环境中可能会与人体吸收的食物或水中的次级胺结合,生成强致癌性的亚硝胺,清除人体内亚硝酸盐和阻断亚硝胺的合成是防癌的有效途径.雅安藏茶是一种地方特色性黑茶,属于后发酵茶,是藏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其富含的茶多糖、有机酸、膳食纤维、黄酮类化合物、没食子酸等活性成分对清除亚硝酸盐及阻断亚硝胺合成具有良好的效果,综述了这些活性成分对亚硝酸盐清除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深入研究雅安藏茶中的活性成分、多种活性成分的协同作用以及这些活性成分清除亚硝酸盐、阻断亚硝胺合成的具体作用机制进行了展望,以期引导人们科学饮用雅安藏茶,为对雅安藏茶防癌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和功能性藏茶饮料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雅安藏茶亚硝酸盐活性成分清除作用

    农艺措施对植烟土壤条件及烟叶生产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发勇李平杜永红荣凡番...
    9-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良好的土壤条件是烟叶产量和品质形成以及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发展的提前.综述了近年来国内烤烟生产的种植方式、施肥运筹和土壤保育改良对土壤条件及烟叶生产影响的研究进展,系统探讨了农艺措施对土壤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方面表现的调控效应,并对植烟土壤条件的改良与土壤保育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指导烤烟大田生产调控提供参考.

    烤烟种植土壤条件农艺措施

    双碳目标下农产品热泵干燥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张艳来陈培基陈驹黎赓文...
    12-1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重大战略目标之一,基于双碳目标,国家倡导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技术.热泵干燥技术具有节能减排效果显著、耗能少、能效比高、干燥品质好等特点,是农产品干燥行业中最具前景的技术之一,对我国完成双碳目标也有推动意义.介绍热泵干燥工艺及技术的应用现状,针对热泵干燥技术在农产品领域的应用优缺点,指出热泵干燥技术在不同应用领域的核心问题,展望热泵干燥工艺及其技术的发展趋势.

    双碳目标节能减排热泵干燥工艺

    木兰科植物在世界民族医药中的应用

    木楠朱开甫董君李仕裕...
    17-2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木兰科植物在世界民族医药学应用中的分布、药用部位、药理作用等,以期为进一步深挖木兰科植物的药用价值和进行保护性的开发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目前世界上具有民族医药学价值的木兰科植物共有7属51个种,木兰科植物可入药的部位极多,最主要的药用部位是树皮,其次是花.其中木兰属具有相对较大的民族药用价值,在中国和美国的应用较多,木莲属仅在中国有民族医药学应用的记载,含笑属主要应用在南亚国家.木兰属的部分种可以相互替代来治疗类似的疾病,但是这种替代应当慎重.古今药学专著未有记载的部位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木兰科民族医药应用

    植物SPL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葛奇席会鹏
    25-2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SPL(squamosa promoter-binding protein-like)基因编码的绿色植物所特有的转录因子,参与植物形态建成、花发育、根发育等过程,调控植物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变,维持植物育性,响应植物的外界胁迫,在植物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SPL转录因子的研究概况、结构特征、同源基因克隆情况、表达调控模式以及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进行SPL转录因子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SPL转录因子基因克隆表达调控生物学功能

    不适用烟叶去除方式对烟叶光合速率及产质量的影响

    阎轶峰姜超强胡焕亮沈嘉...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适宜皖南烤烟适宜的去叶方式,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云烟87为材料,根据不适用烟叶去除时间和数量设置4个处理:B1处理(打顶前10 d摘除3片脚叶、打顶时摘除1片顶叶),B2处理(打顶前5 d摘除3片脚叶、打顶时摘除1片顶叶),B3处理(打顶后5 d摘除4片脚叶),B4处理(打顶后10 d摘除4片脚叶),从烟叶光合特性、产量产值、化学成分、外观和感官质量等全面评价优烟叶优化结构的作用.结果表明,摘除不适用烟叶显著影响烟株剩余烟叶的净光合速率,B3处理较B1处理中部叶和上部叶的净光合速率分别明显降低46%和38%.B3处理烟叶上等烟比例和中上等烟比例均较高,分别较B1处理提高4.7和1.5百分点.B3处理可提高烟叶感官质量,可能是该去叶方式能够合理调控烤烟的光合作用和代谢强度,促进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B3处理能够保障种烟效益、提高烟叶等级结构、提升烟叶感官质量.综合可见,打顶后5 d摘除4片脚叶是皖南烟区适宜的优化烟叶结构措施.

    烤烟不适用烟叶去叶方式光合速率感官质量

    收获时期和方式对谷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凯王湛王勇罗世武...
    36-3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宁夏南部山区谷子收获技术水平低等问题,以峰红谷为研究对象,在谷子蜡熟期、成熟期和完熟期,分别采用割倒谷子植株晾干后脱粒、切掉谷穗晾干后脱粒、切掉谷穗直接脱粒晾干3种方式进行收获,研究不同收获方式和收获时期对谷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宁南山区谷子收获水平和机械化程度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割倒谷子植株晾干后脱粒收获,在蜡熟期谷子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较高,分别为4055.25 kg/hm2、12.1%;切掉谷穗晾干后脱粒和切掉谷穗直接脱粒晾干收获,在成熟期谷子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较高,分别为4026.15 kg/hm2、12.5%和3936.00 kg/hm2、12.2%,籽粒粗脂肪含量2种收获方式在成熟期和完熟期均显著高于蜡熟期.

    收获方式收获时期品质产量

    早中熟机采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管利军罗鹏李世奎朱晓平...
    39-4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101份早中熟机采棉种质资源品系的15个表型性状进行变异系数、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5个性状中,有6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超过了10.0%,其中株高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0.6%;整齐度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2%.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性状间存在不同的相互关联,14对数量性状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9对数量性状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主成分分析提取到了6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3.228%;聚类分析将101份棉花种质品系分成了4大类,各类群性状差异较大,可为棉花新品种培育提供不同特性的种质品系.

    机采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响应面优化法在绣球菌液体菌种培养中的应用

    贺立虎王文光李娟丽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取生物活性高的绣球菌液体培养菌种,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以菌丝生物量为指标,建立了菌丝生物量与培养pH、温度、装瓶量的数据模型,得到了适宜的培养条件,即pH为4.5,培养温度为23.9℃,装液量为114 mL,在此培养条件下,菌丝生物量达5.9 g/L.

    绣球菌菌丝生物量响应面优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