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液体微生物菌剂在日光温室番茄的应用效果研究

    宋庆成季淑丽刘英然李兴华...
    132-13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2种液体微生物菌肥在日光温室番茄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番茄为试材,在添加"活粒"和"土康元"2种微生物菌剂的日光温室番茄中,通过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质、植株的生长性状、产量和品质,分析2种微生物菌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微生物菌剂处理土壤的EC值、碱解氮、速效磷的含量均显著低于CK;2个处理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都高于CK;平均单株产量和平均小区产量均高于CK处理,但差异不显著;果实可溶性糖、Vc含量均显著高于CK.[结论]微生物菌剂能够有效增强番茄植株长势、提升果实品质、降低土壤盐分浓度,其中,T1处理"活粒"菌剂效果更好.

    日光温室番茄微生物菌剂品质

    施用高原养殖黄粉虫废弃物对西藏大棚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张平李影周隆利索朗扎西...
    135-137,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完善以高原黄粉虫养殖为区域特色的种养循环体系,提升大棚土壤质量.[方法]在西藏洛扎县分别选取3个施用黄粉虫粪为主的养殖废弃物的大棚土壤,并以周边农田土壤作为对照,测定并比较土壤的基本农化特性、容重、孔隙度和土壤颗粒组成等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3个采样点施用黄粉虫养殖废弃物的大棚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毛管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小粒径土壤颗粒(<0.05 mm)占比显著高于周围农田土壤;而pH、土壤容重和大粒径土壤颗粒(>0.05 mm)占比显著低于周围农田土壤.[结论]在西藏高原地区,施用黄粉虫养殖废弃物具有通过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土壤肥力,通过改变土壤颗粒组成改良土壤结构的潜力.

    黄粉虫粪大棚土壤理化性质

    氮肥调控对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李芬李秀杰郭怀刚金迪...
    138-141,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氮肥施用量对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提高花生单产水平.以远杂9102、开农176、驻花2号、豫花23号4个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不施氮(0)、中氮(150 kg/hm2)和高氮(300 kg/hm2)3个氮肥处理,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氮肥处理对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氮处理中主茎高、侧枝长、结果枝数、果针数及荚果数显著高于对照和高氮处理,随着花生荚果的逐渐成熟,中氮处理在饱果率、百仁重和产量方面极显著高于对照和高氮处理.综合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中氮处理(150 kg/hm2)氮素施用量最好.

    花生氮肥农艺性状产量

    响应面法优化猫爪草多糖热浸提法提取工艺

    赫丁轩杨立军徐源刘敏杰...
    14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猫爪草多糖热浸提法提取工艺.[方法]以猫爪草块根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猫爪草多糖,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猫爪草的多糖得率作为响应值,运用响应面法对猫爪草多糖热浸提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热浸提法提取猫爪草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是提取时间2.16 h、提取温度82℃、液料比38∶1(mL∶g),在此条件下,猫爪草多糖得率最高,为3.160%.[结论]该研究为猫爪草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猫爪草多糖得率热浸提法响应面法提取工艺优化

    小口径容器天麻配制酒前处理方式研究

    杨川鹏邓济承曾建威程俐...
    147-151,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小口径容器中泡酒天麻较优前处理方式.[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不同前处理下小口径容器中天麻配制酒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该配制酒中天麻素含量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加,于35 d开始逐步趋于稳定;除个别处理对羟基苯甲醇含量随时间推移有增加外,大多处理对羟基苯甲醇含量于7 d已趋于稳定.不同前处理方式对小口径容器天麻配制酒中天麻素的析出、酒体色泽均具有较大影响,对对羟基苯甲醇的析出影响不大.[结论]综合考虑小口径容器天麻配制酒药效成分含量和酒体色泽差异,以蒸锅蒸制20~25 min为较优前处理工艺;天麻浸泡时间应不低于35 d.

    天麻配制酒小口径容器前处理方式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

    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蒜秸秆蒜素提取工艺优化

    张一鸣吕绪强和法涛初乐...
    152-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山东莱芜白皮蒜秸秆为主要原料,以蒜素主要成分二烯丙基二硫醚含量为指标,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3个因素对蒜秸秆蒜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通过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对优化试验结果进行模拟分析并寻优,结果表明:蒜秸秆蒜素提取最优工艺为提取温度38.5℃,提取时间1.5 h,液料比2.4∶1.在该工艺下蒜素主要成分二烯丙基二硫醚含量为657.21μg/mL.

    蒜秸秆蒜素提取神经网络工艺优化

    转基因玉米对5种储藏物昆虫的影响

    卢少华高诗梦鲁玉杰
    158-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转基因玉米种子对储藏物昆虫的影响.[方法]通过比较转基因玉米和非转基因玉米营养成分的差异,分析转基因玉米对5种储藏物昆虫取食偏好性、体重和体长的影响.[结果]转基因玉米较非转基因玉米有更高的蛋白质含量,二者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差别不大;与非转基因玉米相比,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和玉米象显著偏好选择转基因玉米,而米象和锯谷盗显著偏好选择非转基因玉米;转基因玉米对5种储藏昆虫的体长均没有显著影响,但取食转基因玉米饲料后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和锯谷盗的体重分别增加了约0.55、0.64和0.42倍,玉米象和米象的体重分别降低了约26.78%和33.15%.[结论]转基因玉米对不同昆虫的选择偏好性影响不同,增加了粉食性昆虫的体重,降低了蛀蚀性昆虫的体重.该研究结果将为指导转基因玉米的品种选育以及其产后储存期间害虫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转基因玉米储藏物昆虫抗虫玉米抗除草剂玉米害虫防治

    基于KRK26烤烟品种特性的打叶复烤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赵唯琦王子冲汤云海李义鑫...
    162-167,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烟叶在打叶复烤加工过程中需要经历铺叶摆把、润叶筛沙、打叶风分、叶片复烤等一系列工艺环节.不同品种的烟叶具有不同的加工特性,在加工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烟叶外在质量以及内在品质,使烟叶质量充分满足工业公司配方需求,该试验对KRK26烟叶外观指标和力学特性进行分析,旨在为该烤烟打叶复烤加工参数制定、模块化配方技术研究奠定基础,并为提高KRK26烟叶使用价值提供基础数据.

    打叶复烤品种特性工艺参数产品质量

    不同等级茉莉花茶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陈军海刘盼盼邓亮汪瑶...
    168-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感官审评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6个不同等级茉莉花茶样品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等级茉莉花茶共检出52种香气化合物,包括酯类、醇类、烯类、醛类、酮类、酚类和其他化合物;酯类和醇类是关键呈香化合物,乙酸苯甲酯、芳樟醇、顺-3-己烯-苯甲酸酯、邻氨基苯甲酸甲酯、水杨酸甲酯和苯甲酸甲酯是主要的呈香成分;顺-3-己烯-苯甲酸酯、吲哚、T-杜松醇、丁香酚、α-法尼烯等16个香气组分与茉莉花茶香气品质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r≥0.83);进一步研究发现利用XFJTF指数可以较准确地区分不同等级茉莉花茶香气品质的优劣.

    茉莉花茶茶叶等级香气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相关性分析

    基于GC-MS及主成分综合评价广东不同产地益智挥发油成分差异

    陈卫明范会云黄勇谢黎黎...
    173-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广东5个主产地的益智挥发油成分的差异性,为益智的合理利用和资源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不同产地的益智挥发油进行提取,用GC-MS法对所得挥发油组分进行鉴定分析,同时进行谱库检索,并通过SIMCA+P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广东5个主产地的益智果实挥发油含量均大于1.00%;采用GC-MS技术共鉴定出58个化合物,共有化合物53个,其中γ-松油烯的含量最高;利用主成分分析将53个指标简化为4个综合指标,主成分综合得分从高到低排序为高州、阳春、罗定、信宜、化州;聚类分析表明,5份益智样品在欧氏距离d=8.00的水平上,可划分为3大类群.[结论]广东省5个不同产地益智挥发油化学成分在组成和含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益智挥发油GC-MS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