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西合浦县石湾镇油茶主要害虫种类及防治措施——以国有钦廉林场为例

    郭萍秦汉祥徐国梁罗来凤...
    101-105,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茶是世界四大油料植物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广西作为我国油茶种植传统区,随着近年来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油茶虫害问题也日益凸显.调查了广西国有钦廉林场种植的2种油茶的害虫种类,结果表明:害香花油茶的害虫有 41 种,为害岑软油茶的害虫有28种,其中,共有害虫种数15种,占害虫总数的28.3%.根据调查的害虫危害特点和发生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为该地区油茶害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油茶害虫种类为害特点发生情况防治措施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孝德湖公园植物多样性分析

    许雯李荣喜卢景希张夕...
    106-110,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公园的植物多样性以及植物的应用状况反映了一个城区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环境管理与公园规划建设的成果.为了解孝德湖公园植物多样性,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孝德湖公园的植物种类构成和植物群落进行分析.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孝德湖公园的调查为基础,对其植物种类、群落类型和结构进行了记录.在野外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情况下,通过对孝德湖公园植物应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孝德湖公园共有植物 61 科 118 属 136 种,其中乔木 48 种,灌木 42 种,草本 35 种,占比分别为 35.29%、30.88%、25.74%.乔木中应用频率较高的是黄金榕和樟树,灌木中应用频率较高的是红叶檵木、鸡蛋花、桂花.乔木在公园中的植物群落中占有一定优势.

    孝德湖植物多样性植物组成植物群落

    云新系核桃脂肪酸合成和种仁性状与酶活性相关性研究

    朱秋蓉赵壮和润喜石卓功...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云新系核桃脂肪酸合成、缩仁率等种仁性状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以"云新高原"和"云新 301"2 个云新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果实在不同成熟期脂肪酸合成相关酶的活性情况.结果表明:种仁中植物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植物丙酮酸激酶(PK)、植物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3种脂肪酸合成相关酶的活性从硬核期至果实近成熟期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在脂肪酸组分中,成熟核仁中含量最高的是亚油酸,达56.30%,其次是油酸 24.49%,α-亚麻酸 8.67%,棕榈酸 7.81%,硬脂酸含量最低 2.73%.总体来说,所测云新系核桃中的油脂组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远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5种脂肪酸与3个脂肪酸合成相关酶活性之间虽无显著相关关系,但是所测脂肪酸组分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ACCase、PK、G6PDH 3种酶活性在核桃脂肪合成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ACCase、PK 2种酶活性是影响核桃种仁脂肪含量的关键,也是影响核桃缩仁的关键因素.

    云新系核桃脂肪酸脂肪酸合成酶

    林下经济在融安县石门仙湖景区的应用实践

    刘雁玲杨开太谢劲松马坚炜...
    115-117,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广西融安县石门仙湖景区为对象,探讨了森林景观利用模式的林下经济助力经济发展和环境相互协调,统筹兼顾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统一,形成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的应用实践参考.

    林下经济森林景观利用石门仙湖

    紫薇种子无菌萌发与快繁技术研究

    闫娜王春彦华雨欣何岭...
    118-12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花瓣深粉红色的紫薇品种"彩霞满天"(Lagerstroemia indica'Caixia Mantian')的自然结实种子为试验材料,建立种子无菌萌发体系,以试管苗探索基本培养基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对不定芽增殖和根系诱导的影响,筛选出无菌苗"一步法"增殖、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紫薇种子无菌萌发最佳消毒方案为先用75%乙醇消毒2 min后,用2.5%NaClO消毒5 min;相同灭菌方案下接种于WPM培养基的紫薇较接种于MS的紫薇褐化率总体偏少,且较接种于1/2MS和MS中无菌萌发苗的茎粗壮且叶色浓绿;筛选出紫薇"一步法"增殖、生根最佳培养基为WPM+6-BA 1.5 mg/L+IBA 0.05 mg/L,试管苗叶色浓绿,增殖系数达到3.09,平均芽长为5.21 cm,平均生根率达75.00%,单株平均生根数为2.78.

    紫薇无菌萌发离体培养继代增殖

    神农架林区生态旅游生态安全的空间差异及其驱动因素

    刘丽梅
    12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 DPSIR 模型和脆弱性评估方法,运用分析网络过程(ANP)模型和K-means聚类方法,构建了适用于神农架的EES评估指标体系,包括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5个类别59个指标,对神农架林区的EES状况进行了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神农架林区的EES指数在0.281~0.357,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布特征,东部高于西部,南部低于北部,沿着湖北和重庆的边界呈现出梯度变化.影响EES状况有效的指标是物理和经济活动、生物多样性损失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反映了神农架林区的生态旅游业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与冲突,以及生态旅游业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与适应.

    神农架林区生态旅游生态安全空间差异脆弱性评估

    耕地保护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路径探析——以新疆伊犁为例

    何芷闫子敬
    129-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为数据源,采用空间叠加法构建专题图,对新疆伊犁地区自然资源、耕地及旅游景点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在守住耕地数量、质量的基础上,探讨农业和旅游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空间.从伊犁全域布局,通过区域协作和资源整合,从线路设计、民族文化、餐饮服务、民宿建设、农产品创收等方面提供建议,挖掘和延伸景点中转过程中游客的内在要求,获得乡村全域旅游的深度体验,走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经济和生态双赢特色路.

    耕地保护乡村旅游全域布局伊犁可持续

    果生刺盘孢菌LFD-RPA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潘锐徐会永臧昊昱谷春艳...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针对果生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的快速、准确、简便的检测方法.根据果生刺盘孢菌的基因序列设计了特异性检测引物和探针,建立了重组酶聚合酶扩增与侧流层析试纸条(LFD-RPA)相结合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果生刺盘孢菌的方法.该检测方法与其他病原菌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且检测灵敏度达1 pg/μL.该检测方法无需 PCR 仪等复杂设备,在39℃恒温反应 12 min 即可完成检测过程,为果生刺盘孢菌的检验检测和早期预警提供了技术支撑.

    果生刺盘孢菌LFD-RPA可视化快速检测

    罗丹明B在3种作物中传导能力研究

    魏宏李猛王振周洪友...
    140-144,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罗丹明B荧光示踪剂在大豆、玉米、烟草幼苗上的传导能力.结果表明经水培处理的植株幼苗地上部均能检测到罗丹明B,其中大豆幼苗真叶部含量较高,玉米幼苗叶鞘中含量高于叶,烟草幼苗茎中含量高于叶.经罗丹明B处理后的植株鲜重与未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同时以烟草幼苗作为模式作物,借助活体成像技术发现叶片和茎分别经质量浓度为15 mg/L和30 mg/L罗丹明B处理后的荧光强度最高.

    罗丹明B植物传导活体荧光成像

    东北油豆角蓟马室内药剂筛选及田间防效试验

    马新智毛芙蓉刘燕妮田松...
    145-147,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出防治东北油豆角蓟马高效、低毒、安全的农药.[方法]选用乙基多杀菌素、溴氰虫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7种药剂对东北油豆角蓟马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分别对致死率、LC50、虫口减退率、校正防治效果4 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从致死中浓度来看,溴氰虫酰胺和啶虫脒室内药效较好且对东北油豆角安全,LC50 均在 0.000 3 以下;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从速效性和持效性整体来看,溴氰虫酰胺、溴虫氟苯双酰胺、啶虫脒这3种药剂效果较好,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与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相吻合,溴氰虫酰胺和啶虫脒药后1 d防效分别为75.64%和73.83%,7 d防效均在45%以上.[结论]溴氰虫酰胺和啶虫脒对东北油豆角蓟马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杀虫剂东北油豆角蓟马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