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稻氮高效利用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郑兴飞胡建林董华林王红波...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生态系统的逐渐恶化,粮食安全问题成了近年来讨论的热点.粮食作物的稳产高产优质是育种家的重要育种目标.在我国,由于农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及栽培模式的落后,使得粮食安全问题更加严峻.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确保水稻的持续高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氮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矿质元素,过少或过多施用氮肥均会造成作物的减产.因此,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与分配进行深入研究,有利推进化肥施用的精细调控,是实现现代生态农业研究的几个必须课题.综述了水稻氮高效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水稻氮高效育种利用提供参考.

    水稻氮素基因分子机理

    苯磺隆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吴新杰荣松柏江莹芬费维新...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学诱导雄性不育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经.苯磺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杂交剂.对苯磺隆诱导油菜雄性不育机理以及技术方法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技术进行展望.

    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化学杂交剂苯磺隆

    植物中γ-氨基丁酸的代谢及富集机制

    王姗姗刘小娇胡赟靳玉龙...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γ-氨基丁酸(GABA)由于功能多样,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简述了植物中GABA代谢途径及植物富集GABA的方法与作用机理.植物中GABA合成主要包括GABA支路和多胺降解途径,分解代谢则是在GABA-T和SSADH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琥珀酸.植物主要通过调节植物体内GABA的合成-分解代谢实现GABA累积.GABA富集方式主要为浸泡、发芽,并通过盐胁迫、缺氧胁迫、冷胁迫、热胁迫、高压、超声等手段的联合使用进一步增加富集量.GABA富集机制包括增加底物含量,如谷氨酸;增强GABA合成关键限速酶活性,如通过调节内环境pH或Ca2+浓度,增强GAD活性;改变细胞内区室划分,增强底物和酶的相互作用;抑制GABA分解代谢.

    γ-氨基丁酸代谢途径胁迫处理发芽富集机制

    银耳多糖研究进展

    高磊张帆王毅飞叶景润...
    13-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银耳多糖成为新近研究热点领域之一,其具有独特的生物学活性,市场应用前景广阔.伴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增加,国内医疗健康、膳食添加、天然化妆品行业的兴起,其制备工艺及功能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度发展,形成产业化体系.通过总结和比较近几年关于银耳多糖的相关研究,概括了银耳多糖的重要生物学功能、银耳的选材、不同种类的提取和纯化方法以及应用和产品开发的进展,重点指出对银耳选材研究的重要性,为银耳多糖深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逐步构建并完善产业化体系,促进其制备工艺和功能应用的开发.

    银耳多糖功能特性选材提取纯化应用开发

    不同移栽方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袁谋志谢春凤田辉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移栽质量好、移栽后还苗期短、提苗补苗用工少、田间整齐度高、抗旱抗逆性强、烟叶产质量高的烟苗移栽方式.[方法]以井窖式移栽方式为对照,对托盘假植烟苗移栽和营养坨假植烟苗移栽进行小区对比试验,分析比较各处理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病害发生情况、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等方面.[结果]营养坨假植移栽烟株在产量、产值、中上等烟比例、C3F烟叶化学成分等方面好于托盘假植移栽烟株和井窖式移栽烟株.[结论]综合多方面因素,可以大力推广营养坨假植育苗移栽方式.

    烤烟假植方式产量质量

    密度对分枝型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于德彬张鸣浩孟凡钢饶德民...
    2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吉林省引进分枝型大豆的品种特性,研究高肥条件下密度对分枝豆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旨在明确分枝型大豆品种高肥条件下最佳种植密度,为该类型品种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该品种随种植密度的增大,株高逐渐增加,茎粗、分枝数、茎重、粒重、荚重、百粒重逐渐减小;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在种植密度5.4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到2723.5 kg/hm2),但与当地主推品种吉育86产量相比仍具有较大差距,不适宜在该区域推广种植.

    大豆种植密度农艺性状产量

    生态环境对陆地棉品种主要产量和质量性状的影响及其稳定性分析

    孔德培拜克热·斯迪克王艳龚举武...
    22-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陆地棉品种主要性状在新疆不同生态区域的变异和产量的稳定性,选用10个陆地棉品种分别在5个试验点进行种植,分析了不同生态环境下陆地棉主要性状的变异规律,并利用GGE双图标分析了籽棉和皮棉产量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环境下各陆地棉品种的质量和产量性状变幅很大,不同环境下各性状表现有差异,变异系数最小的是纤维的整齐度指数,其次是衣分和纤维的上半部平均长度;棉花品质性状的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表现为环境效应大于基因型效应和G×E互作效应;其他性状均表现为基因型效应大于环境效应和G×E互作效应;籽棉产量和纤维的断裂比强度G×E互作效应最大,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运用GGE-biplot可以有效地解释G和GE互作的86.54%和84.87%的变异;中棉XP5和中棉XP4是高产类型品种;中MB13017是优质品种;棉花品质性状主要受环境的影响,而基因型则决定棉花产量,单铃重、衣分和马克隆值受G×E互作共同影响,衣分、纤维的整齐度指数和上半部平均长度受基因的遗传特性所控制,可以通过优化栽培条件显著提高纤维整齐度和长度以及衣分,从而夺取棉花优质高产.

    陆地棉基因型G×E互作GGE双图标

    井窖式移栽对烤烟前期温湿度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蔡秋燕阳显斌孟祥彭友...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揭示井窖式移栽方式对烤烟前期环境温湿度及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为井窖式移栽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采取田间试验方式,研究烟株周围空气温湿度及烟株性状变化情况.[结果]随移栽天数增加和时间变化,井窖式移栽较常规移栽更能减缓环境变化对空气温度、湿度的影响,井窖式移栽稳定空气湿度作用明显.井窖式移栽植株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最大根长、叶片SPAD值高于常规移栽,且在移栽5 d后差异达显著水平.井窖式移栽植株干物重在移栽后20和25 d较常规移栽增加14.68%、42.68%.[结论]井窖式移栽能稳定烤烟生长温湿度环境,促进烤烟前期生长发育.

    烤烟井窖式移栽温湿度植株性状

    肥料与密度对玉米新品种郧单21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周刚陈光勇杨虎李文品...
    30-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玉米新品种郧单21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主区为肥料因素(A),副区为种植密度(B),各设4个水平,研究肥料和密度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和密度对郧单21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显著.在4个施肥水平中,A3水平(复合肥750 kg/hm2、尿素450 kg/hm2)在穗长、穗行、出籽率、千粒重、产量等方面均达到最大值.密度对穗长、穗粗、穗行、行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均有显著影响,穗长、穗粗、穗行、行粒数、千粒重整体上均随密度的增高而降低,产量却随密度的增高而逐渐增加,当密度为B3水平(6.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不同种植密度、施肥量及两者之间的互作效应,导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产量随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密度和施肥量太高时,产量出现降低.综合考虑肥料和种植密度因子,最佳处理组合为A3 B3,即施肥量为复合肥750 kg/hm2、尿素450 kg/hm2,密度为6.0万株/hm2.

    玉米郧单21肥料种植密度农艺性状产量

    播量及秧土对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长秧龄秧苗素质的影响

    孙建荣王启琛章海坡赵琴...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莲优950制种父本为材料,比较了2个播量(2、3粒/穴)和2种秧土(自然土、1/2自然土+1/2商品育秧基质)条件下的长秧龄秧苗素质.结果表明,增加播量会抑制机插秧苗的生长,同时也会推迟始穗期,增加播始历期天数;自然土拌合育秧基质不能持续为机插秧苗提供养分,致使秧苗在5叶以后开始出现叶龄滞后,植株矮小,黄叶偏多的情况,同时秧苗其他地上部形态较差,秧苗地下部素质偏低.采用2粒/穴播量、自然土做秧土处理的秧苗在同一移栽期的条件下,始穗期与对照无差异,并且秧苗地上部形态高大、粗壮,根系发达,秧苗素质最好.

    杂交水稻播量秧土秧苗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