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珍稀濒危树种金钱槭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研究

    吴晟昊杨丽向松竹胡茜茜...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高效提取金钱槭基因组DNA的方法.[方法]以金钱槭幼嫩叶片为材料,采用 4 种不同方法提取金钱槭基因组DNA,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扩增保守基因片段等方法比较不同DNA的提取效率.[结果]高盐低pH法因操作时间较长导致DNA损失较多,提取到的DNA虽然杂质含量较低,但浓度也较低.SDS法提取效果不佳,提取到的DNA含量少且完整性差.尿素法提取的DNA质量最差,降解严重,难以用于后续分子生物学研究.改良CTAB法可以大量提取能够用于酶切及PCR扩增的DNA.[结论]金钱槭DNA高效提取方法的确定可以为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

    金钱槭DNA提取CTAB法

    不同类型肥料对重庆地区"长林"系列油茶3个品种幼树生长的影响

    曾清苹晏巧李果李彬...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获得重庆地区油茶幼树生长的最佳肥料配方,对定植后的2年生油茶"长林"系列3个无性系幼树进行为期3年的施肥试验,筛选出适宜油茶幼树生长的最佳施肥比例,为提高油茶经济效益奠定基础.[方法]设置4个处理,即每年11月施用复合肥(C0.5,0.50 kg/株),复合肥+油茶专用有机肥(C0.25O0.5,无机肥0.25 kg/株,有机肥0.50 kg/株),油茶专用有机肥(O1,1.00 kg/株)以及空白对照(CK),测定油茶幼树的树高、地径及冠幅等指标来比较和分析肥料类型间的差异.[结果]施肥促进油茶高生长,但影响不显著(P>0.05),其中以复合肥+油茶专用有机肥效用最好,与CK相比,长林3 号、长林4 号、长林40 号增长量分别为38.46%、10.77%、22.22%;施肥显著影响油茶地径、冠幅生长(P<0.05),以复合肥+油茶专用有机肥处理增长量最大,与CK相比,地径增长量分别为 125.33%、47.76%、12.87%,冠幅增长量分别为30.30%、13.00%、46.75%.[结论]复合肥与油茶专用有机肥配施对"长林"系列油茶提质增效具有积极作用.

    肥料类型长林系列油茶树高地径冠幅增长量

    杉木林下七叶一枝花各器官的主要养分含量及其分配特征

    潘江灵柏明娥徐梁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和掌握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chinensis花期各器官的养分含量及其分配特征,为其林下栽培和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下人工种植的七叶一枝花为研究对象,于花期进行采样,统计分析各器官的N、P、K、Ca、Mg等主要养分含量、分配特征及各养分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七叶一枝花各器官中的N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叶、花、须根、块茎、茎,叶中N含量最高达29.61 g/kg;P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花、叶、须根、块茎、茎,花中P含量最高达4.75 g/kg;钾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叶、花、茎、须根、块茎,叶中K含量最高达 25.23 g/kg;Ca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块茎、须根、茎、叶、花,块茎中Ca含量最高达4.75 g/kg;Mg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叶、花、须根、块茎、茎,叶中Mg含量最高达3.11 g/kg;七叶一枝花各器官养分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N、K、Ca、Mg、P;各器官养分含量间除了块茎中的N与Mg呈显著负相关外(P<0.05),其余指标间的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结论]七叶一枝花花期各器官的养分含量主要集中在叶和花中,N和P可能是限制七叶一枝花生长的主要营养元素.

    七叶一枝花器官养分含量分配特征

    邓恩桉种源幼龄材树皮率·心材率和基本密度变异

    雷仕锐袁寄威陈海泉周先梅...
    103-105,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质量法、体积法及排水法测定了邓恩桉种源幼龄材树皮率、心材率和基本密度,结果表明:5 年生邓恩桉重量树皮率、体积树皮率、心材率、基本密度分别为17.003%、15.139%、16.950%、0.484 g/cm3.3 个性状在不同种源间差异不显著.10 个种源木材基本密度属于中等密度,满足纤维用材要求.

    邓恩桉树皮率心材率基本密度变异

    大学校园森林植物群落景观单元定性定量评价

    肖万娟唐健灵骆姚瑶刘冶敏...
    106-11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柳州市大学校园森林为研究对象,从大学校园绿地5个功能区中选取33个植物景观单元,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植物景观评价模型,对大学校园森林植物群落景观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权重值排序为生态功能(F1,0.508 7)>实用功能(F2,0.247 0)>文化功能(F4,0.132 7)>景观功能(F3,0.111 6);指标层总排序权重前5 位分别为植物种类多样性G1(0.274 5)>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多样性G2(0.151 1)>可停留度G6(0.113 3)>植物生活型结构多样性G3(0.083 1)>抗干扰能力G5(0.059 2);科教区(7.158)、游憩区(6.912)、体育活动区(6.159)位于前3位,学生宿舍区(5.763)居于最末,景观质量有待加强;最后推荐3 个优秀植物景观配置模式供参考.AHP法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对大学校园森林植物景观营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为大学校园森林植物景观评价提供了方法.

    大学校园森林植物群落景观定性定量评价AHP法

    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人才培养路径

    李东刘辉燕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叠加资源、市场、政策等多重效应,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占尽天时、地利条件,同时面临人和困境,人才成为制约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最大短板.通过分析民族地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新机遇、新内涵,指出民族地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需要管理、规划开发、文化创意、生态环保、市场营销5类人才.基于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高质量发展,提出健全教育培训的机制、构建教育培训的体系、创新教育培训的方式、激活教育培训的动力等建议,以建立适应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人才队伍.

    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人才类型教育培训

    乡村民宿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

    樊昊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其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和活跃乡村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乡村民宿的发展也给乡村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因此,从乡村的角度出发,在探究乡村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乡村民宿的起源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乡村民宿发展给乡村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乡村民宿的发展契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有利于缓解乡村民宿发展给乡村带来的消极影响,推动乡村民宿的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民宿乡村振兴乡村民宿

    栝楼根腐病镰孢菌拮抗菌SJ1623发酵代谢物的抑制活性

    余利孟祥涛陈甦潘怀松...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测了6株拮抗菌发酵上清液对栝楼根腐病菌的抑制活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优势拮抗菌不同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发酵上清液抑菌活性的影响,测定了不同稀释倍数的发酵上清液和脂肽粗提物对栝楼根腐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对栝楼根腐病菌抑制活性最高的拮抗菌为SJ1623,种子液培养时间为10 h,0.75%(体积比)的接种量效果较好;发酵上清液稀释 10 倍对病菌的抑制率为87.6%,脂肽粗提物50倍稀释液对病菌的抑制率为83.1%.

    栝楼根腐病拮抗菌发酵液抑制活性

    实验室自繁大豆菌核萌发影响因素研究

    李易初孟庆林石凤梅马立功...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人工繁育菌核进行萌发试验,研究人工繁育菌核与自然菌核萌发区别及培养时间、形成菌核的菌龄和保存方式对菌核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PDA平板培养菌核萌发时间较少,采集菌核萌发时间最长及萌发率最低;PDA平板15 d形成菌核萌发时间短,培养30和45 d菌核萌发时间无明显差异;不同菌龄形成菌核萌发无差异;繁育菌核直接培养萌发时间最短,干燥储存时间越长,后续萌发培养时间越长.

    核盘菌大豆菌核萌发人工繁育

    茶皂素和博落回生物碱复配对4种病原菌的联合毒力

    杜晓静梁浩
    125-127,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混配对棉花立枯病菌、棉花枯萎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和柑橘炭疽病菌的联合毒力,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博落回生物碱、茶皂素及其不同配比混剂对4种病菌的毒力,通过交互测定法测定了茶皂素和博落回生物碱的毒性比例和增效系数.结果表明: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复配对棉花枯萎病的联合毒力主要为拮抗或相加作用,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复配对苹果轮纹病的联合毒力主要为相加作用,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质量比为1∶48.7的混剂对棉花立枯病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536;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质量比为1∶20.2的混剂对柑橘炭疽病菌表现出较好的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537.

    博落回生物碱茶皂素植物病原菌联合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