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提高金神农烤烟上部叶质量及工业可用性的关键生产技术

    黄凯周波刘岱松王义伟...
    37-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金神农烤烟上部叶质量及工业可用性,总结了金神农烤烟产区多年生产经验和研究成果,系统集成了土壤保育与修复、平衡施肥、适时移栽、合理种植密度、合理打顶留叶、优化烟叶结构、上部叶烟碱调控、成熟期赤星病绿色防控、上部4~6片烟叶一次成熟采收、中温中湿变黄慢定色烘烤工艺等关键生产技术,以解决金神农烤烟上部叶烟碱含量过高、化学成分不协调、烟叶组织结构紧密等问题,改善其香气质和香吃味,提高金神农烤烟原料高质量供给水平.

    金神农烤烟上部烟叶质量工业可用性

    降解地膜降解速度的比较及其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董灵艳贾立洪贾德新徐光东...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花生地膜覆盖技术,减少白色污染.[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地膜的降解进程,并分析了不同地膜覆盖花生处理对花生生育时期、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与不覆膜相比,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更能增加花生出苗率,加快花生生育进程;不同地膜的降解速度按由快到慢依次为降解1号、降解2号、降解3号,其中降解2和3号最后未完全降解.不同处理的产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降解2号处理、降解3号处理、降解1号处理、不覆膜处理、普通地膜处理;0.01 mm厚度的普通地膜影响花生果针下扎穿透地膜入土和荚果发育,从而造成减产.[结论]花生较宜采用降解2号地膜,但0.01 mm厚度普通地膜不宜全生育期覆盖.

    花生降解地膜普通地膜产量

    钙离子和锌离子对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陈玉斌张新伟顾家屹王晓林...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质量的Ca2+和Zn2+,研究其对金针菇菌丝生长、生物量以及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培养时,Ca2+浓度为1000~9000 mg/L促进菌丝的生长,当浓度超过12000 mg/L时抑制菌丝的生长;Zn2+浓度为10~100 mg/L时促进菌丝的生长,当Zn2+浓度超过150 mg/L时抑制菌丝的生长.液体培养时,Ca2+浓度为5000 mg/L时,菌丝体多糖含量最多,相比对照组提高139.2%;Zn2+浓度为6 mg/L时,菌丝体多糖含量最大,相比对照组增加141.8%.

    钙离子锌离子金针菇菌丝

    金针菇接种过程中环境微生物含量与污染率的曲线拟合分析

    张鹏刘雅晴熊炳辉赵光辉...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自然沉降法对一家企业接种箱进行杂菌含量测定,利用回归分析法对环境中杂菌含量和污染率进行线性回归、二次曲线回归、三次曲线回归,并对得到的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研究金针菇菌包污染率随接种环境中杂菌含量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3种模型的P值均小于0.01,说明3种模型均可以很好地反映环境中杂菌含量与污染率的关系,三次曲线模型的R2adj值最大(0.997),接近1,且各回归系数达显著水平,因此三次曲线模型最适合表征环境中杂菌含量与污染率的关系,回归方程为Y=0.203-0.489x+0.293x2-0.014x3.

    回归分析法污染率线性回归二次曲线三次曲线

    低温弱光对工艺葫芦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赵燕张雪吕童呼忠婷...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低温弱光对工艺葫芦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选用大八宝葫芦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程度低温弱光胁迫对葫芦幼苗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弱光下,叶绿素a+b含量、Pn、Gs、Tr、Fv/Fm、qP均下降;叶绿素a/b、细胞间CO2浓度随着低温弱光胁迫的加剧呈上升趋势;qN在中度低温弱光胁迫下,处理10 d后相比处理前增加了10.3%.

    葫芦幼苗低温弱光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特性

    基于CA-Markov模型的陕西省植被覆盖模拟及预测

    王丽霞张珈玮张双成隋立春...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陕西省作为研究区域,首先基于MODIS NDVI中国月合成数据计算研究区2000、2005、2010和2015年度的植被覆盖度并进行等级划分;而后利用CA-Markov模型,以植被覆盖度等级作为元胞类型,计算不同时期各植被覆盖度等级的转移矩阵,由此模拟2010和2015年的NDVI值;对比模拟NDVI结果和原始影像数据,评价模拟精度,并预测2020年NDVI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利用CA-Markov模型进行植被覆盖空间分布的模拟,得到2010和2015年模拟结果的Kappa系数分别为0.7975、0.8532,符合精度要求,可以用于植被覆盖空间分布的预测.陕西省植被覆盖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呈现出陕北—关中—陕南地区植被覆盖度逐渐递增的纬度地带性规律.2000—2020年各级植被覆盖区均有向更高一级植被覆盖区变化的趋势.总体上植被覆盖度上升趋势明显,尤以陕北地区北部变化最为显著,关中地区和陕南秦巴山区植被覆盖度增幅较小.

    归一化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CA-Markov模型模拟预测

    辽河辽中段浮游藻类研究及水质评价

    王艳陈柏旭孙亚飞吕丽斌...
    5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辽河水体中藻类群落特征和水质状况,于2019年6月调查分析了位于辽中县的老达房林业队的辽河水体中的浮游藻类种类构成、优势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并测定了水体的理化指标.共记录到浮游藻类37种,其中绿藻门18种,硅藻门9种,蓝藻门4种,隐藻门、裸藻门各2种,甲藻门和金藻门各1种.各藻类丰度为1×104~216×104个/L,其中丰度较高的藻类包括蓝藻门的伪鱼腥藻、硅藻门的小环藻和针杆藻,它们的优势度也较高.通过藻类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判断该段水体呈轻-中污染状态,而按理化指标判断该段水体的水质为V类,导致水质差的主要因素是COD指标偏高.

    辽河浮游藻类丰度生物多样性水质评价

    长湖流域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分析——以荆州市沙市区为例

    杨思雨谌婕妤焦雪敏王文荟...
    59-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长湖流域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了解高风险种植模式,以荆州市沙市区为例,采用流失系数法和遥感数据分析相结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7个乡镇农场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总流失量分别为539023、19850 kg,其中岑河镇最高,分别占沙市区氮、磷流失总量的45%、43%;沙市农场氮流失强度最高,立新乡磷流失强度最高.全区当季施肥造成的氮、磷流失分别占农田流失总量的28%、23%.15种种植模式中,氮、磷流失最大的模式分别为平地-旱地-大田、平地-水田,分别占农田流失总量的44%、46%.3种坡度中,平地的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量最大,分别占农田流失总量的91%、89%,陡坡地最小.4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旱地的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量分别占农田流失总量的49%、36%,水田分别占农田氮、磷流失总量的44%、53%.沙市农场和立新乡分别是氮、磷流失高风险区,平地-旱地-大田、平地-水田分别是氮、磷流失高风险种植模式.

    农田地表径流种植模式空间分布遥感数据氮磷流失

    有机酸对鹿藿铅锌尾矿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费友发陈小娇袁菊红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有机酸对鹿藿(Rhynchosia volubilis Lour.)重金属积累的影响.[方法]以铅锌尾矿砂为栽培基质,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外施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柠檬酸(CA)2种有机酸对鹿藿Pb、Zn、Cd、Cu积累的影响.[结果]EDTA和CA提高了鹿藿Pb和Cu的富集,尤其是高浓度EDTA显著促进鹿藿对Pb、Cu和Cd金属离子的吸收和向地上部分转运,高浓度EDTA有效提高了Zn向地上部分的转运.[结论]EDTA对重金属富集的促进作用优于CA.

    EDTACA鹿藿积累

    浙江水稻主产区农户低碳生产行为调查——以化肥施用为例

    朱海华
    69-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富阳、余姚、衢江、缙云、开化5个地区实地调研获取351份农户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模型、相关性分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对于低碳农业的意义了解不够深入,不同地区的农户有不同的地域种植方式,农户还是比较依赖于土方法种植,对于一些新兴技术的认知度不高,以致于不能很好地运用新技术低碳生产.

    低碳生产行为化肥施用浙江水稻主产区